本文作者是法國巴黎第五大學政治學博士、永社理事、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鑑委員
法國在今年三月舉行了地方選舉,選民透過選票對第五共和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現任總統歐蘭德表達強烈的不滿,結果當然就是執政的社會黨兵敗如山倒,從原本大大小小共509席的地方首長一下子掉到只剩349席,除了經營巴黎頗富人望的Bertrand Delanöe卸任市長成功交棒給社會黨女性候選人Anne Hidalgo之外,其中包括人口超過十萬人的23個城市也一舉被右派拿下,比選前多了10席,讓左派只剩下19個城市。總的來說,右派陣營從原本的433席增加到了572席,這個改變所影響的除了地方的政治生態以外,連帶還影響到了九月的參議院選舉結果。(果不其然,九月時右派便贏回過半的參議院議員席次。)
面對這個地方選舉的挫敗,歐蘭德隨即進行內閣更動,選舉結束的隔天馬上換上內閣中最有人氣的內政部長Manuel Valls擔任總理,接下來免不了的當然就是內閣人事異動。但這個內閣調整的動作意味著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要回應選民不滿的呼聲,因此歐蘭德更換內閣成員作為執政不力的代價,履行責任政治的義務。
雖然有人認為地方選舉與中央執政關聯性不大,但果真如此嗎?無論是All politics is local 抑或是All politics is national 的爭辯,其實最終都應該回歸到責任政治的脈絡裏檢視,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依然是連帶的,對選民而言這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氛圍,做不好就該換人,如果選民心中渴望的是一個新人新氣象、面目一新的局面,在沒有像美國期中選舉制度設計的國家裏,選民就會藉由最近的一次選舉來表達不滿、用選票教訓執政黨,因此地方選舉遭遇挫敗重大時,中央政府的內閣跟著地震,何錯之有?
面對這樣的結果,也有若干人認為台灣選民是因為過於情緒化,感覺討厭某人所以就會一面倒地將選票灌到反對黨的身上,換句話說,此般詮釋間接地指責選民不會理性地思考政黨好壞與推出人選良莠,無法真正地選賢與能,只會隨著社會風向與媒體操作起舞,暗喻絕大多數選民都是盲從、無判斷能力的平庸之輩,這當然也是無視於民主政治機制與敗選病灶的說法。全面執政,天經地義的就應該全面負責,況且總統身兼國民黨黨主席的馬英九動員所有黨政資源全台走透透進行輔選,以及郭台銘也撩下去強力幫忙敲邊鼓、毫不隱諱地用鉅額投資計畫公然買票,種種鋪天蓋地的強勢介入地方選舉、替國民黨候選人背書的舉止,然後選民不願意買單、用神聖的一票唾棄國民黨,直接告訴馬英九人民已經受夠了,這豈是一句選民過份情緒化就能解釋的單純問題?
政治界線是很難切割清楚的,伴隨著權力而來的責任歸屬也是,從來不會中央歸中央、地方歸地方。尤其是在台灣的憲政體制底下,國民黨所具有的黨國角色極為特殊,它在威權統治時期所留下的諸多毒瘤仍未被清除,在數不清的領域依舊黨國不分、用國家機器為黨服務,光看選舉時期對於MG 149爭議行政部門、檢調單位、審計、立法院全體出動對於柯文哲的全面圍剿,然後現在有人說中央照理說不用為地方敗選負責,這能夠說得過去嗎?
其實真正應該令人感到奇怪與不解的,是歷經九合一選舉海嘯的席捲之後,政府改組事宜反而不是政壇關注的主要焦點,所有目光的聚焦處竟然是執政黨主席的接替人選,把救黨存亡的優先順序遠遠擺在救國家之前的反民主思維,把黨的利益當成最重要的利益,先黨後國的死性不改,這才是台灣現在所面臨的迫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