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4 月 12,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電影的語言大旗
台灣電影史上,從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的台語電影黃金時期,到1960年代起而和台語片競爭,並於1970年代盛極一時的華語片時期,配合政府「國語」政策的語言教化與浸染,電影典範轉移主要由「語言取代」來表現,也就是從「全台語」轉換到「全華語」模式,整體電影風格則大致相仿,都是文藝、武俠、奇情等類型片充斥的通俗娛樂模式。 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崛起,語言表現再次轉變,在地語言交雜,...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陳瀅仙
4 月 13,2013
隱身的伊斯蘭:一位台灣穆斯林首飾設計師的訪談
第一次接觸伊斯蘭文化,是世界音樂課中聽了叫拜樓裡的穆斯林吟誦古蘭經,游移的音符形成的空間感,頓時刻劃在我的腦中,那次台上台下的師生,熱烈討論著這樣的聲響是否為「音樂」,但那聲響的力道卻已讓我在心裡默默地做了定義。 為了能聽到真實的古蘭經吟誦,我前往清真寺,卻沒想到因身著短褲,被門口賣印度烤餅的大哥提醒不能進入。 這個好奇一直潛藏在心底深處,因為工作的因緣巧合,認識了永惠,...
音樂藝術
林濁水
4 月 15,2013
【鄉巴佬異藝錄】三、胡德夫找回本色的命運之旅
胡德夫的經典名曲是《匆匆》和《美麗島》,其實胡德夫絶佳的本色在這兩首歌中聽不到。 稱讚胡德夫的歌聲的文化界名家太多了,余光中,蔣勲,林懷民,王明輝,嚴長壽⋯而贊語呢,「台灣最美麗的聲音 」、「台灣最動人的呼喚」、「台灣唯一的世界級歌手」,「深沉的大風箱」⋯措詞全猛得不同凡響,所以比較起來好些年前我寫胡德夫的文章這樣的開頭「有一種聲音,像山一樣雄偉、海一樣寬闊、微風一樣溫柔、野馬一樣奔放,...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4 月 19,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電影的趣味
1963年,前一年剛開辦的金馬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得最佳劇情片、導演(李翰祥)、女主角(樂蒂)等六個獎項,其中凌波因反串男角,頒給男或女主角獎都不是,索性特設「最佳演員特別獎」,也為凌波熱再添一筆。 當年,香港邵氏公司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轟動全台,連續放映長達半年,吹響「國片」衝鋒號角,導演李翰祥炙手可熱,於年底來台成立國聯影業公司,...
歷史書寫
,
運動休閒
李拓梓
4 月 20,2013
【週日想想】歷史與歷史小說:走訪「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如果不是司馬遼太郎,這世上的人,恐怕也不會記得龍馬這樣的人物吧?有關他的大河劇一拍再拍,他所居所行的地方,莫不以他為特色,大力觀光行銷,不僅有龍馬鑰匙圈、龍馬T恤,還有龍馬便當、龍馬清酒,儘管福山雅治主演的大河劇已經退燒,龍馬還是廣受歡迎。不禁要想,對於歷史的詮釋,文學家似乎比歷史學家更有影響力,善寫歷史的司馬遼太郎,當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司馬遼太郎的書房 我是從《龍馬行》...
王大腸
4 月 24,2013
是誰?率禮教殺人?
最近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一張照片,貼出這張照片的網友U Travel是這樣說的 ........ 波士頓馬拉松自1897年開辦以來,從來都只是讓男生參加的比賽。 直至 1967 年,當時 19 歲的女生 Kathrine Switzer 偷偷參與賽事。那天,Kathrine 開跑才 6 公里,便被巡航巴士上的職員發現。總監看見她後勃然大怒,更立即跳下巴士,衝上前去拉扯...
音樂藝術
林慈音
五月 01,2013
【時事想想】郭芝苑 最沉默的在野作曲家
2013 年 4 月 12 日,高齡 92 歲的台灣作曲家郭芝苑闔上雙眼,告別人世,他的辭世就如同他的人,如同一粒種子無聲無息地落入土裡,用自己的生命開展出枝葉花朵。 郭芝苑形容自己走音樂的這條路就『好像是穿著紅鞋的人生一直放不開,才一直作這件事情。』這裡說的,正是安徒生童話裡,那個穿上紅鞋就受其驅使,止不住跳舞,一路跳到生命終結的女孩的故事,對照郭芝苑的人生經歷,的確如此,...
音樂藝術
李拓梓
五月 05,2013
【週日想想】有幸同為東海人:許瑜庭個展「麗」小記
我號稱出身於藝術家庭,但所知道的本土藝術家,除了書裡會出現的那些人像是楊三郎、李石樵或者廖繼春之外,其實不多。其中年輕的,更是屈指可數,尤其進入外傳很黑暗政治圈之後,生活與藝術家的交集更形少數,許瑜庭是我少數認識的年輕藝術家,她最近以「麗」為名,在天母的新畫廊YESART AIR GALLERY舉辦個展,展出有關近幾年在台灣各地旅行的心中所見。 我們是東海大學的同學,但說是同學,...
電影戲劇
,
音樂藝術
Ko Tsì-jîn
五月 24,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勵志的光輝
台語歌後江蕙演唱會日前開唱,秀出李安給台灣的一封信,「她的好,是一種理所當然」,成為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也是台灣影歌史的一個思考點。 1992年,江蕙突破百萬張銷售量的《酒後的心聲》專輯,締造其演藝生涯顛峰,也奠定了台語歌曲的主流地位。前一年年底,中影推出李安首部作品《推手》,票房影評俱佳,導演新秀開始嶄露頭角。 江惠《酒後的心聲》突破百萬銷量,奠定台語歌主流地位。影像來源:...
歷史書寫
林濁水
五月 31,2013
【鄉巴佬異藝錄】十六、向泰源事件烈士致敬——兼論對寃魂哭泣到向烈士致敬
5月30清晨,43年前的這時刻,泰源事件5烈士壯烈成仁。 1970年2月8日,台東泰源監獄臺獨政治犯鄭金河、陳良、詹天增、鄭正成、謝東榮、江炳興聯合駐紮該地執行警衛任務的臺灣籍士官兵幾十人,以及當地的臺灣原住民知識青年等共100多餘人,發動監獄革命,並計劃奪取輕裝師武器,佔領廣播電台,向全球廣播宣傳台獨聲音,失敗後6人中除了鄭正成外全部壯烈成仁。 今年5月30,施明德、...
‹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