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李拓梓
3 月 10,2013
【週日想想】政治人物是世界上最可怕嗎?
世界上令人討厭的東西很多,有人討厭蟑螂、有人害怕老鼠,雞一定很不喜歡來拜年的黃鼠狼,而人們討厭政治,好像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幾日前,備受敬重的知名導演柯一正在一場反核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政治人物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聲明他反核「沒有政治力介入」,並呼籲政治人物從反核議題上退駕,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面對批評,在非核家園議題上努力近三十年的民進黨也從善如流,...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6,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四)
中國需要怎樣的農村金融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6年以來以市場化為導向農村金融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失敗的改革。一個個以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的商業金融機構,在國家退出後將觸角伸向農村。它們好像一條條抽血的管道,將農村本已薄弱的金融資源抽離農村的機體,投向利潤率更高的城市工商業部門。 從中共建政以來農村經濟與金融演變的大視角來看,農村金融先後經歷了國家的掠奪之手,以及市場的抽取之手...
林全
3 月 18,2013
核四是病徵,獨占是病源
長期以來,台電主張興建核四廠的理由是台灣有缺電之虞,而且核能發電較其他發電成本為低。 但核四預算通過迄今,三十年來並未完工運轉。台灣隨著產業結構改變,電力供給過剩現象反而越趨明顯。這項事實讓台電為核四的必要性辯護時,難免左支右絀。 美國德州大學名譽教授,也是國際電機電子學會院士的陳謨星先生指出,美國沒有一個核能電廠的發電成本,會比其他火力和水力發電便宜。...
環境經濟
汪生
3 月 20,2013
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中)
反觀台灣,先不論核四已投入的2838億元,還有還要追加的462億錢坑。 「高階核廢料」經「密集化處理」後置放在核電廠冷卻池的高階核廢核燃料棒,已累計達1萬5459束:核一燃料池5514束,核二7544束,核三2401束,密度世所罕見;除此之外,原能會與台電為永久處理核廢料可謂心機用盡,各式五花八門的情節,如小說般精彩,茲整理如下: 1. 中國(1990):中國曾願意接收核廢料,...
夏安澄
3 月 22,2013
There is, literally, no “the Voice of Taiwan”.
你看過或知道「The Voice」, 或「中国好声音」嗎? 這兩個節目,前者是美國NBC公司在2011年開始製作,後者是去年由中國浙江衛視開播的真人歌唱節目。參賽者在初選的時候,由四位評審坐在背對參賽者的椅子上,只憑藉從耳多聽到的歌聲,來決定參賽者是否入選比賽。這樣的評審方式, 因為不受到參賽者本身外型因素的影響,所以能客觀地決定入選比賽選手的資質或演唱實力,因此大受歡迎。 實際上...
媒體觀察
沈政男
3 月 22,2013
談話性節目需要升級
李濤暫別「2100」,李艷秋離開「新聞夜總會」了,在兩夫婦每晚三個小時霸佔政論call-in節目時段十幾二十年以後。 節目收視下滑,或者也有人際衝突,導致改朝換代,固然沒錯,但一個更大的氛圍的變革是:談話性政論節目,大家看膩了,覺得無趣了。 回不去了,這不是個別節目、主持人的問題,而是大環境不一樣了,隨著政治議題在台灣社會退燒、大選投票率逐漸下降,...
藍弋丰
3 月 26,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十九:特雷頓風雪夜襲
華盛頓在紐約一敗再敗,但他的衰運還沒停止,英軍再度背後登陸,迫使他放棄哈林高地,過不久,連以他自己為名的華盛頓要塞都丟了,要塞守軍全軍被俘,剩下的民兵再度撤退,丟槍棄砲、彈盡援絕,士氣低到谷底,戰前自以為天下無敵的民兵,現在開始一個個陣前開溜,甚至軍官們也開始質疑華盛頓的領導能力。 在冬季將至時,華盛頓的部隊情況極為悲慘,他們越過紐澤西州的鄉野,逃離英軍的追擊,所有士兵都全身破爛,...
歷史書寫
劉進興
3 月 26,2013
《台灣民主國的藍底黃虎旗》 (上)
二二八公園的台灣博物館,正在展出「黃虎旗再現」特展(註一)。藍地黃虎旗是曇花一現的台灣民主國國旗,這次展覽以旗的修復為主題。但我導覽的觀眾對黃虎旗背後的歷史更感興趣。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的起因,看過韓劇【明成皇后】的人都知道。一八九四年三月,東學黨起義,清國派兵幫忙平亂,日本也以保護使館為由派軍入韓。亂平之後日本不肯撤兵,反而發動六月政變囚禁高宗,...
黃佳玉
3 月 29,2013
士林王家一年後:誰的居住正義?回歸都市更新本質
士林文林苑事件將屆一年,黃樹仁老師日前(25日)所寫之〈文林苑 誰的正義〉一文中,針對文林苑事件至今尚未落幕進行評論,認為社運人士不應搞錯聲援對象,延滯都市更新。然而,其所指居住正義之內涵,以及事件究竟為何延滯處理,實在有待討論。 根據都市更新條例第一條:「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之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 都市更新之本意在於公共利益,然而文林苑事件中,...
歷史書寫
藍弋丰
4 月 02,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將軍們勾心鬥角
打從《獨立宣言》的討論過程中,大陸會議就不斷提起要爭取國際支持,但爭取國際支持不是嘴巴講講,國際就自動會支持,獨立戰爭開打至此,都還是英美之間的戰爭,1776年12月,華盛頓在冰天雪地中苦戰的同時,班傑明‧富蘭克林來到法國,爭取法國支持美國獨立。 身為英國的死對頭,法國對任何能給英國帶來麻煩的事都有相當大的興趣,但是法國才剛在七年戰爭中損兵折將,更造成相當大的財政負擔,要法國出錢出力,...
‹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