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勵志的光輝

友善列印版本

台語歌後江蕙演唱會日前開唱,秀出李安給台灣的一封信,「她的好,是一種理所當然」,成為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也是台灣影歌史的一個思考點。

1992年,江蕙突破百萬張銷售量的《酒後的心聲》專輯,締造其演藝生涯顛峰,也奠定了台語歌曲的主流地位。前一年年底,中影推出李安首部作品《推手》,票房影評俱佳,導演新秀開始嶄露頭角。

江惠《酒後的心聲》突破百萬銷量,奠定台語歌主流地位。影像來源:Youtube

1980年代,李安在美國取得電影學位後蟄伏多年的經歷,才子懷才不遇的點滴心頭,個人生涯選擇的努力自持,如今散發著勵志的光輝。

換一個層面來看,同一個年代與之前江蕙走唱和唱片事業崛起過程中,台語文化的蟄伏與壓抑,則是在「國語」威勢罩頂下,一整個族群語言的集體辛酸與悲愴。

1970年代,江蕙和家人從高雄搬到台北後,開始走唱生涯,江蕙曾回憶在基隆酒吧唱《雨夜花》,「熟悉的台灣歌謠幾乎都是哀傷的詞曲,很符合我淒苦的命運,唱這些歌好像在唱自己的身世給人聽一般」,「那些只顧喝酒調笑的美國大兵,他們聽得懂嗎?有誰關心呢?」(《苦情姊妹花》,1987)

其實,何止美國大兵,當時全台灣黨國機器轟轟然產出的新一代「國語人」,也都沒機會聽懂,沒有空關心吧!

江蕙在北投度過了好幾年歌手、吉他手、鼓手三人組團的那卡西走唱時光。北投地區在1960年代號稱台灣好萊塢的台語片攝製榮景後,1970年代仍是日本觀光客愛去的溫泉勝地,另一位台語歌後黃乙玲稍後也曾在北投唱日本歌展開走唱生涯,是台灣在地影歌傳奇之地。

歌星楊烈兩年前在北投區競選立委,喊出「風華再現」,造勢演唱會必唱台、日、英、華四語歌曲,演歌風華很有老北投調調,但還是不敵當地中國國民黨六連霸立委的「中華再現」。

1980年代初,沈文程唱的《心事誰人知》走紅,打開了沉寂多年的台語流行歌曲市場,江蕙(當時藝名江惠)初灌唱片也錄了這首歌,1983年推出台語歌曲《你著忍耐》,「踏出社會為著將來,離開故鄉走天涯…」,連主唱者自己也不抱期望,江蕙回憶進錄音室唱了一遍覺得「唉,真沒意思,這麼土的歌會紅嗎?」

當年《綜藝一百》等電視節目流行高雅脫俗、楚楚動人、一口清新「國語」的「玉女」歌星,而台語歌手就如江蕙自述的,「唱片新人好可憐啊,尤其是唱台語歌的!人家一看你的土樣子,就懶得搭理」,四處請託想上電視,「頂多是上一次無人知曉的『今日農村』之類的節目,已經千恩萬謝了」,只能到中南部四處拜訪廣播電台。

從1960年代初到1970年代初陸續成立的官營老三台,配合政府推行「國語」政策,電視節目嚴格管控台語歌曲和節目播出,以影響力迅速遍及社會各階層的新興媒體之姿,對本土語言灑下嚴密箝制的天羅地網,進一步造成台語邊緣化、土俗化,和1950、1960年代老台語片裡做為中堅社會階層的台語,差距極大。

當年,台語能力曾是演藝人員晉身階,如老台語片紅星金玫曾接受訪談回憶說,當時從完全不會講台語開始慢慢學,還因此在片場被嘲笑,矮仔財當時鼓勵她認真學,講更好給人聽,於是金玫「在片場就認真聽別人的發音,一字一句學起來」,終於講了一口溜台語。

原來,學習台語也曾經散發著勵志的光輝,江蕙從當年「唱台語歌的土樣子」,到如今連主流華語歌手都難以超越的演唱會連滿盛況,似乎也散發著同樣的光輝,不只代表個人演藝生涯的精進,更是台語文化上升的集體榮光。

江蕙的滿座演唱會上,長居海外的李安來信寫道,「我對台灣的情感已非身在其中的熱絡,卻是愈來愈抽象純淨,既是一種思念與回味,更是一種內斂,深切而稠密的依戀。」李安不是新電影的核心代表人物,上述「抽象純淨」、「內斂」、「稠密」等詞,卻頗能道出新電影的風格標記。

隨著愈趨都會化的台語曲風,江蕙唱歌似乎也愈發「抽象純淨」了起來,然而台語歌後所代表的一部台語流行文化發展史,以及本土演藝事業的流離風霜,對台語人而言,總是不那麼抽象,不那麼純淨,而多了一份實在的滄桑與豐饒。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