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版的戰爭與和平

友善列印版本

自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後,李安似乎拍3D拍上癮了。

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3D、4K、每秒120格」宣告革了電影形式的命。當導演李安踏出了電影革命的一大步,我們豈有理由不進戲院?身為電影迷,當然得瞧瞧左手商業、右手藝術,這位人老心不老的電影頑童,究竟變出什麼新玩意?

有人形容該片像是HD規格的電視,但我不這麼認為。

你能想像螢幕有人跑出來?這不是伍迪.艾倫的《開羅紫玫瑰》,這是李安的新片。沒錯,眼球起初可能不太習慣演員活生生在你眼前演戲——但後來就習慣了,慢慢地入戲了,演員開始在你眼前打一場看似「正義」的伊拉克戰役。

殺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該片描述比利(Joe Alwyn飾演)一夕之間,從無名小兵變成美國人人稱道的戰爭英雄,並回國受邀在美式足球超級盃的中場時間,並接受表揚的故事。其中最吸引李安拍攝的橋段,自然是比利在伊拉克戰役殺敵(戰爭)與感恩節超級盃前後(和平)如何交叉剪輯,此交叉剪輯在電影中表現得宜。

另外,全片最高潮或反高潮的段落,聚焦在比利如何殺人(或殺敵)的身上,這恐怕也是李安為什麼要拍成3D的關鍵之一。我們可以先回想楊德昌《一一》裡頭的角色胖子,談論電影為何是延長人類生命的原因,胖子說:「我們沒有人殺過人,可是我們都知道殺人是怎麼一回事,而且有過好幾次各種殺人的經驗,這就是我們在電影裡面得到的。」

那麼,我們在觀賞完李安新片後,得到了什麼?很簡單,絕對不要殺人。為什麼?因為19歲的比利殺了人,就此認定這是他人生最悲慘的一天。那天,B班同袍蘑菇(Vin Diesel飾演)被殺,他為了救蘑菇,也殺了人。殺過人的他,整個世界觀都變了,世界再也沒有和平、簡單幸福的可能性,短暫回到美國的他像是驚弓之鳥,覺得四處好像有敵人或砲彈攻擊,總總跡象顯示:他極有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上過戰場的軍人,才理解什麼是軍人的宿命

誠如上述,該片描述上過戰場,甚至殺過人的美國軍人,為何無法重新適應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導出戰爭與和平的巨型反諷。說明原來看似和平、繁華的美國生活背後,卻是由無數個B班軍人,有如電影般「英雄犧牲」才能捍衛永恆的美國夢。更慘的是:美國人只需要電影英雄,不想要理解軍人的日常,李安偏偏反其道而行,硬是得拍出美軍的日常生活。

更有趣的是,電影描述超級盃前後展現出B班的同袍情誼,徹底說明:只有上過戰場的軍人,才理解什麼是軍人的宿命,也解釋了為什麼電影結尾,比利做出了這番抉擇。畢竟,在美國本土的民眾,只是當他們是電影英雄,根本不想理解其實軍人,也是人。

有時候,沒有比有還要好

片中提到比利是愛國英雄,有英雄,自然就有人想藉B班英雄們的故事,改翻拍成電影撈一票。毫不意外地,有人慫恿B班的哥兒們說,這故事絕對可以拍成一部電影,事成後,每個B班同袍都可領到不少錢,至少十萬美金。但最終,算盤打得精的出資者,只願出資每人五千五百美元。出資者對比利說,人們總以為有一點,總比什麼都沒有好。比利卻反擊說:「有時候,沒有比有還要好。」

至此,看似反戰電影的背後,李安溫情地透過該情節,捍衛身為美國軍人的基本尊嚴——反戰,但不反軍人;反殺人,但不反因果宿命。於是,回到電影裡頭為什麼會論及命運、或是印度教的因果觀念。或是,為什麼蘑菇要耳提面命地對比利說:「只要找到一個超越自己的東西就行。」我們終於理解何謂軍人的宿命。

反戰,又要用3D拍攝殺人橋段,為了救人而殺人,其實是反高潮。李安選擇不安全的電影之路,又說了一個兩面不討好的故事。看完電影後,沒有歡笑與快樂,體察比利的戰場殺人經驗後,步出電影院的我,直覺日常生活、馬路上好像也有什麼暴力性似地。

「有時候,沒有比有還要好。」我在心底默念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