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歷史書寫
藍弋丰
五月 15,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六:鐵與血的紀律
前回說到李將軍的政治考量造成意想不到的大潰敗,而華盛頓憑著個人領導力隻手挽回,大陸軍又重回戰線。當時,拉法葉親眼目睹華盛頓以冷靜的勇氣停止了士兵的恐慌,然後又激勵他們重回戰場,對華盛頓佩服得五體投地。 但戰役還在進行,英軍尾隨潰退的大陸軍追擊而來,眼下許多大陸軍還在潰逃中,華盛頓一面布置部隊死守,同時他在他們之後四處奔波,重整一條戰線,大陸軍與英軍激烈交火,...
文化研究
林濁水
五月 13,2013
【鄉巴佬異藝錄】十一、李安勵志誌與反叛記
李安回答聽眾針對他的電影《與魔鬼共騎》的提問,無疑的是5月10日李安龍應台對話中最精采的一段。 5/10「我的時代和我」李安與龍應台對談。影像來源:Youtube 中國從一窮二白中崛起,如今成長速率還遠超過台灣,「拒絕西方模式,皈依儒家精神是關鍵」,崇拜中國巍然崛起的,幾乎這樣異口同聲。這透著古怪____儒家核心精神是反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歷史書寫
李拓梓
五月 12,2013
【週日想想】為什麼「學者治國」很恐怖?
某日閒來無事,在網路上不小心瀏覽到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博士當官前在台大發表「我的學思歷程」的講稿,才知道他在質詢台上那種「不要命的自負」(The Fatal Conceit),是來自當年「努力就會成功的」學術訓練所養成。 不過這位計量經濟學的高手,在政治實務上顯然適應不良,才會對GDP不如預期解釋出「沒料到消費這麼疲軟」這種鬼話。其實,物價上漲導致人民的實質所得降低,自然消費就會疲軟,...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五月 10,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新電影 & 新台語片
1950、60年代台語片研究先驅黃仁前輩,今年出版新編著的《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2013),所謂「新台灣電影」,包括1980年代興起的「新電影」、1990年代興起的「新新電影」,以及新世紀年輕導演的創新作品。 黃仁前輩的分類,主要以電影使用的語言為標準,1980年代的新電影「首創國語片運用台灣母語,打破國、台語片的界限」,客語也有表現,其後的新新電影有許多「國語、...
歷史書寫
林濁水
五月 10,2013
【鄉巴佬異藝錄】十、 遮在228和平運動上的菁英面紗
在習於228是國訂紀念假日的今天,很多人很難想像228是一個被禁錮了40年以致於差一點被歷史遺忘的悲劇。這禁錮的力道強度非常怕人,據學者統計,在新生、中時、聯合三大報中,1949年前他蒐集到473則228事件的報導,1987到2002蒐集到1131則,但在1949到1987,戒嚴禁錮的38年期間,相關報導竟只有6則! 國民黨可以把這樣一個台灣歷史上最慘烈的悲劇禁錮到這程度實在是奇蹟...
歷史書寫
藍弋丰
五月 08,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五:理論派與實戰派
在一個組織中,常常有理論派與實戰派之爭,以大陸軍而言,華盛頓代表的大概就是理論派,他飽讀群書,但一般認為他的實戰經驗有所不足,華盛頓身邊也圍繞著許多和他類似的將領,如書店出身的諾克斯,以及「跛豪」格林,兩人都是自學兵法起家的理論派,實戰經驗是戰爭開打後才累積的。 李將軍則可說是實戰派的代表,他歷經七年戰爭,轉戰葡萄牙、波蘭,在獨立戰爭之初,不論軍中還是議會,都認為他是經驗豐富的實戰派,...
文化研究
林濁水
五月 07,2013
【鄉巴佬異藝錄】九、外省教授台灣兒子 ____《重構台灣》的幾個有趣觀點
書名: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作者:蕭阿勤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0日 曾有一位外省教授沮喪地說,回到家裡,我的兒子居然對我脫口而出「你們中國人」。 無疑這對他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這並沒什麼稀奇,各式各樣的調查都顯示這20年來台灣的認同迅速地從中國人認同轉向台灣人認同,其中以年輕人變得最快,...
文化研究
丁允恭
五月 07,2013
【週二想想】我們不遠處的馬奎斯式叢林
終究還是黑暗的,因為有人把燈給關了。 馬來西亞一場投票率八成的大選,引動了許多台灣人的共感與關切。選前種種直接間接卻不論真偽的消息傳來,讓人興奮起來,我們甚至天真地想著,一種反威權、爭民主的文化社群,將在亞洲穿越國境而形成,那也讓我們可以走出幾近無技可施的苦悶,從他人的地方,看見自己所相信的價值一樣被相信著。當然那不是所謂的「亞洲價值」。然而一切功虧了不止一簣。 對於馬來西亞...
音樂藝術
李拓梓
五月 05,2013
【週日想想】有幸同為東海人:許瑜庭個展「麗」小記
我號稱出身於藝術家庭,但所知道的本土藝術家,除了書裡會出現的那些人像是楊三郎、李石樵或者廖繼春之外,其實不多。其中年輕的,更是屈指可數,尤其進入外傳很黑暗政治圈之後,生活與藝術家的交集更形少數,許瑜庭是我少數認識的年輕藝術家,她最近以「麗」為名,在天母的新畫廊YESART AIR GALLERY舉辦個展,展出有關近幾年在台灣各地旅行的心中所見。 我們是東海大學的同學,但說是同學,...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林濁水
五月 03,2013
【鄉巴佬異藝錄】八、天母傳奇
這幾天,天母水道祭正熱熱鬧閙地舉辦中,日期從4月27日到6月25日,內容有三玉宮祈福祭典 ,千人變裝踩街遊行, 生態環保主題展覽,祈福卡&海報展覽,琳琅滿目。 這麼盛大,時間拉這麼長,而且看到「祭」這個充滿傳統神祕氣息的字,不要因此誤會他的歷史有多悠久。你一定不相信,雖然年年辦,但是今年才是第11年而已。 天母水道祭從2003年才開始第一屆,...
‹
…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