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五月 03,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不要「內地化」,台片做自己
前年2011年金馬獎,由兩大正「港」「台」片獲得大獎,魏德聖導演繼2008年帶動台片市場復甦的《海角七號》獲得年度傑出台灣電影,以《賽德克.巴萊》拿下最大獎,獲頒最佳劇情片,許鞍華導演的《桃姐》則獲最佳導演獎,同時也是影後(葉德嫻)與影帝(劉德華)得主。 劉德華領獎致詞提到香港電影低迷,希望也能看到像台灣電影近年來的復甦現象。《桃姐》有評論指為「最後本港特色」,...
歷史書寫
藍弋丰
五月 01,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 之二十四:走出谷底
前回提到薩拉托加會戰伯哥因全軍被俘,成為獨立戰爭的轉捩點,但同時,華盛頓對抗郝將軍卻落居下風,不但連戰連敗,丟失了首都費城——雖然大陸會議已經先行離開——連他慣用的反戈一擊,也沒能成功。 華盛頓在郝將軍進入費城之後,對駐守德國鎮的英軍發動反攻,但是突擊行動卻因為烏合之眾組成的各部隊在戰場上無法協調行動,甚至彼此誤擊,演變到只能自己退兵,讓華盛頓灰頭土臉。...
音樂藝術
林慈音
五月 01,2013
【時事想想】郭芝苑 最沉默的在野作曲家
2013 年 4 月 12 日,高齡 92 歲的台灣作曲家郭芝苑闔上雙眼,告別人世,他的辭世就如同他的人,如同一粒種子無聲無息地落入土裡,用自己的生命開展出枝葉花朵。 郭芝苑形容自己走音樂的這條路就『好像是穿著紅鞋的人生一直放不開,才一直作這件事情。』這裡說的,正是安徒生童話裡,那個穿上紅鞋就受其驅使,止不住跳舞,一路跳到生命終結的女孩的故事,對照郭芝苑的人生經歷,的確如此,...
歷史書寫
林濁水
4 月 30,2013
【鄉巴佬異藝錄】七、新北投車站傳奇
先聽一首歌。 陳明章。來源:Youtube 「心愛ㄟ老車站」,這是2005年陳明章特別為聲援新北投老火車站回家運動創作的一首歌。 為了蓋捷運,1989年老火車站被拆了,這使社區的一些居民非常捨不得,幸好李重耀建築師努力奔走,又遇到了愛好歷史古物的施金山,施金山以象徵性的一元買下來,再花了千萬元把車站拆解到彰化縣台灣民俗村內重組,新北投車站才逃過一劫,...
運動休閒
Mattel
4 月 29,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棒球三冠王
自從3月的世界棒球經典賽熱潮以來,今年台灣職棒的話題不斷,進場觀眾人數熱絡,感覺棒球真的就是國球。但回顧台灣的運動發展史,棒球在台灣發展已經超過百年,但棒球成為國人注目的焦點歷史,也不過才四十多年。 1968年,來自台東的紅葉少棒隊以7:0擊敗剛奪得世界少棒聯盟冠軍的日本和歌山調布少棒隊;瞬間,少棒成為振奮國人的運動。在紅葉擊敗日本後,當年不僅發生了少棒的棒球、球棒等球具缺貨的狀況...
書評書介
4 月 28,2013
【書評書介】一個經濟學家的世界之旅——閱讀索爾孟
書名:金融海嘯後的世界——一個樂觀者的日記 作者:索爾孟(Guy Sorman) 譯者:陳正傑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他一直在旅行,但從來不是個普通的觀光客。」 康奈爾 閱讀索爾孟(Guy Sorman),不知不覺地就會透過他來理解我們的世界。他在《伊斯蘭製造...
音樂藝術
林濁水
4 月 26,2013
【鄉巴佬異藝錄】六、鄉土熱與農民關懷
受到後期印象派,野獸派的主導性影響,也許也受到漢文明文人畫的潛在影響,台灣日據晚期,戰後初期的前輩畫家,繪畫的題材幾乎全集中在風景畫上面。等到戰後1977年-1978年鄉土文學論戰掀起了本土風後,台灣又有一股回歸鄉土的風景畫風流行。 但在風景畫中,最貼切我真實記憶的,無疑的是畫出了真實的泥土的陳來興。他的風景畫不美麗,沒有幻想,沒有前輩畫家野獸風咄咄逼人的熱情,他甚至不做什麼想像,...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4 月 26,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片/歌的「文化教養」
1980年代末期,國家電影資料館展開搶救1950、60年代流行的老台語片,1989到1997年任館長的井迎瑞教授在去年一篇專訪提到,「整個台灣電影發展過程中大概有1,200部台語片!但是搶救下來的,能夠在今天還能夠公諸於世,然後繼續能夠讓他服務人群的不到200部吧!這是一筆很重要的發現。」 這個重要的發現,20多年來逐漸填補台灣電影史上一個巨大的斷裂與空缺,...
音樂藝術
許建榮
4 月 26,2013
請閱讀兒童心中的車諾比核災
27年前的今天,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位於烏克蘭的前蘇聯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四號反應爐發生爆炸,輻射污染蔓延北半球。這場災變中,受到核能輻射污染的動植物不計其數,廣大的土地一夕間成為輻射荒原。 根據聯合國國際原子能原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的2006年報告,銫-137(Caesium-137)污染的範圍,...
歷史書寫
新一
4 月 25,2013
【周四想想】打狗吹水:朝鮮半島風雲的「蝴蝶效應」在台灣
(寫在【週四想想】之前)「打狗」(Takao)是高雄舊名;「吹水」則是香港口語,類似台語的「卡唬爛」或者閒扯淡之意。取名「打狗吹水」,除了用打狗指涉出地理位置上的南方性之外,更希冀本專欄可以有政治意義上的「南方」觀點。 政治上,「南方」通常有著濃厚的對抗意味,如北方國家與南方國家的說法;因此,「打狗吹水」將是一個標舉「南方」論述,以對抗帝國與權力所在北方的園地。同時,「南方」...
‹
…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