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不要「內地化」,台片做自己

友善列印版本

前年2011年金馬獎,由兩大正「港」「台」片獲得大獎,魏德聖導演繼2008年帶動台片市場復甦的《海角七號》獲得年度傑出台灣電影,以《賽德克.巴萊》拿下最大獎,獲頒最佳劇情片,許鞍華導演的《桃姐》則獲最佳導演獎,同時也是影後(葉德嫻)與影帝(劉德華)得主。

劉德華領獎致詞提到香港電影低迷,希望也能看到像台灣電影近年來的復甦現象。《桃姐》有評論指為「最後本港特色」,因為香港影人已經習慣北上賺人民幣,和「內地」合拍電影,純港味電影逐漸式微。

「港味」的一個指標,是周星馳的電影,《功夫》(2004)和《少年足球》(2001)高掛香港華語電影累積票房排行榜首兩名多年,直到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以接近6,200萬港幣的票房成績登上榜首。

周星馳執導的《長江七號》(2008)在香港票房稍遜,尚高居上述排行榜前10名,新作《西遊:降魔篇》則創下近年來周星馳作品在港票房新低,在台灣於今年2月農曆春節期間上映,票房不如1年前上映的《桃姐》(全台約6千萬),更遠遠不及同檔期的台片《大尾鱸鰻》(全台逾4億)。

然而,《西遊:降魔篇》憑著廣大的「內地」市場,超越在美國取得逾億美金票房的《臥虎藏龍》(2000),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失之港台,收之「內地」,市場運作是成功的。

就我個人而言,周星馳的《功夫》和《長江七號》,總覺得前者看來比較有興頭,比較過癮,但也不確知個中原因,直到看了香港文化評論家林沛理2008年的文章〈香港電影怎麼了〉,算是得到一種解釋。

他說,《功夫》是「飲香港電影奶水長大」的作品,「對粵語長片、武俠小說、邵氏電影與李小龍的指涉、挪用和致敬」,港人看得「眉飛色舞」,而《長江七號》卻純然瞄準「內地市場」,「試圖透過對貧窮以及窮人的美化和浪漫化來討好內地觀眾」,香港觀眾看來「味同嚼蠟」。

相對於香港電影「內地化」現象,近年來的台灣電影復甦,走的是在地文化路線,無論是領頭的新台語片《無米樂》(2005)和《海角七號》,還是講華語的《不能說的秘密》(2007)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都是台味盎然,「主體性」十足。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台票房逾4億,更成為香港史上華語片票房冠軍,台港共同看得眉飛色舞,以兩地票房加總而言,成績超越了九把刀稱為「神作」的《海角七號》,成為一大台片奇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火紅的原因,除了一般指出的校園純愛主題、kuso情節、改編自暢銷網路小說等原因,還包括相關評論點出的內容和情節的十足「台灣味」,沒有對其他市場作任何妥協,也就是說不是「內地化」的作品。

今年的台片《阿嬤的夢中情人》,向1960年代流行的老台語片致敬,在香港上映時,當地評論也指出台灣電影的「吸引之處」,「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台灣電影,沒有所謂的合拍元素,大部分的創造均是充滿當地氣息的作品。」

 

用林沛理的話說,就是香港電影被翻譯成「中國或者大中華電影」,「香港電影的主體性和香港性」被稀釋甚至丟掉了,所以香港電影變得「沒精打采、有氣無力」,而近年來新台語片領頭的台灣電影則像金光三太子一樣活跳跳。

1960年代,是台灣電影上一個活跳跳的時候,當時台灣有「國語片」與台語片的並存,香港也有「國語片」與粵語片的並存,兩地到了1960年代後期都由「國語片」產量勝出,不同的是,粵語片在香港短暫停滯後隨即恢復生產,台片裡台語的使用以及在地文化的重新彰顯,則要等到1980年代初的「新電影」運動了。(廖金鳳,《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2001,p.192-194)

台灣新電影的語言文化精神,遲至新世紀來臨才在新台語片裡開花結果,這是台灣電影抗衡洶湧氾濫「內地化」的本錢與內涵。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