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新電影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9月 13,2014
【我看台語片】九把刀電影前世今生
九把刀電影作品在台港等地造成流行風潮,以其所反映的開放社會創意特質,和網路小說文藝脈絡,試做在地視角論述與台式文本解析。 不同於過去獨尊的純文學品味傳統,是看待從網路空間出發的九把刀作品的一個必要的角度,九把刀熱心參與近年的社會運動,也反映其網路創作與閱讀社群的關懷與氛圍。 網路文學「輕小說」和電視偶像劇的「輕戲劇」,相對於既定文學體制和主流戲劇品味的「輕」,...
Ko Tsì-jîn
11 月 29,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還好,是台語的
今年適逢金馬獎50週年,頒獎典禮鋪排著重傳承意涵,歷屆影帝、影後、最佳導演排排坐。可以想見,在這1960年代根源於反制當年流行台語片的「華人」影壇盛會,其歷史巡禮中,老台語片是沒有位置的。 所以,有頒獎人揭開得獎名單時脫口而出「還好不是台語的」,與其說是烏龍,不如說是這個華人電影獎的語言文化潛意識,a Freudian slip。以主演新台語片《艋舺》(2010)...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7 月 05,2013
我看台語片:台灣(新)電影的兩條主線
上週五(06/28)開幕的台北電影節,系列活動包括邀請影人選出一部最喜歡的台灣電影,包括陳玉勳、林育賢、楊力州、吳朋奉等名導名演都指名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1986),命中率居首。 另外,侯導的《童年往事》(1985)以及《兒子的大玩偶》(1983)中影公司數位修復版也在今年台北電影節首映。主辦單位表示,《兒子的大玩偶》改編自黃春明小說,開啟當年鄉土文學改編電影的浪潮;《...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五月 17,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 光陰的故事,心事誰人知
本文主要想試著回答一個問題:1980年代興起的新電影,為何在轉向了台灣自己的身世和語言之後,除了國際影展的肯定,以及台北主流文藝界的高蹈迴響外,台灣社會內部的回應卻頗為淡然? 沈文程演唱經典代表作〈心事誰人知〉。影像來源:Youtube 或可做個對照的是,和電影圈有密切共生關係的流行音樂界。和新電影起跑之作《光陰的故事》(1982)上映同一年發行的沈文程專輯《心事誰人知》,...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五月 03,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不要「內地化」,台片做自己
前年2011年金馬獎,由兩大正「港」「台」片獲得大獎,魏德聖導演繼2008年帶動台片市場復甦的《海角七號》獲得年度傑出台灣電影,以《賽德克.巴萊》拿下最大獎,獲頒最佳劇情片,許鞍華導演的《桃姐》則獲最佳導演獎,同時也是影後(葉德嫻)與影帝(劉德華)得主。 劉德華領獎致詞提到香港電影低迷,希望也能看到像台灣電影近年來的復甦現象。《桃姐》有評論指為「最後本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