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還好,是台語的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適逢金馬獎50週年,頒獎典禮鋪排著重傳承意涵,歷屆影帝、影後、最佳導演排排坐。可以想見,在這1960年代根源於反制當年流行台語片的「華人」影壇盛會,其歷史巡禮中,老台語片是沒有位置的。

所以,有頒獎人揭開得獎名單時脫口而出「還好不是台語的」,與其說是烏龍,不如說是這個華人電影獎的語言文化潛意識,a Freudian slip。以主演新台語片《艋舺》(2010)而成為近十數年來空前的本土金馬影帝的阮經天,因提早離席而眾口交責「不禮貌」,然而回顧早先的老台語片,對於旨在獎勵「國語」片的金馬盛會而言,豈只不禮貌,更是不道德、不入流吧!

今年的表演節目,《不能說的秘密》(2007)和《海角七號》(2008)的配樂演奏,召喚近年台灣電影復甦的起點,然而這兩部分別代表新台語片大傳統與台式情意小傳統的新世紀台片指標作品,在當年金馬獎眼裡,就是音樂不錯的賣座電影而已,想拿其他獎項,請先讀讀頒獎舞台上的「爆冷」唇語吧!

說是爆冷,其實是評審一面倒好評的新科金馬影帝李康生,所主演的新科最佳導演蔡明亮的作品《郊遊》,深獲今年評審團主席李安讚賞。李安和蔡明亮,皆於1990年代初嶄露頭角,屬於1980年代新電影浪潮之後旁出的支系,今年金馬最佳影片、來自新加坡的《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表示,台灣新電影是他的啟蒙。

新電影和老台語片一樣,在台灣影史上佔有樞紐的地位,然而相較於後者隱微不顯的分量,前者自同一時期1960年代的李行導演「健康寫實」源頭,一直到30年後老台語片早已煙消雲散、新台語片仍待再興的李安時代,新電影前世今生鮮明活絡的進步文藝形象,造就了雙李崇隆,儼然台灣電影之父與電影之子的浮華氣勢,豈是遺落於華語主流文化潛意識之外的老台語片所能爭輝於萬一。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安擔任今年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的發言,並不是問題所在,整個台灣氣虛,格局小,基礎不穩,也不只是電影而已,真正問題在於台灣社會長久以來賦予雙李的一種電影「正統」的高度,那個全自動到位的進步文藝意象,才是值得好好反思的。

相對於李安此次回台再度重申,「欠台灣一部電影」。已經獻給台灣《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等鉅作的魏德聖導演,最近接受媒體專訪又發下宏願,期許承擔至少15億元的資金風險,以台南為背景拍攝原住民族史詩的「台灣三部曲」,不做行銷,不賣片,不出DVD,不參加影展,而要蓋一座電影院,結合劇場,藝術造鎮,連續放10年、20年「台灣三部曲」回收資金,創造台灣人一輩子應該來看一次的儀式,同時完整保存電影場景,長期培養電影人才。

曾擔任楊德昌助導的魏德聖,其台灣在地題材與在地角度,代表新電影脈絡的傳承與超越。

回顧老台語片沒落之後,從李行到侯孝賢再到李安,亦即從新電影的前導期和高峰期然後來到後發期,和台灣本土文化內涵分別保持語言抽離、有限回歸、主題抽離的關係,直到魏導帶動的新台語片風潮,在語言和主題上才又開始深度回歸台灣文化基底。

新台語片重新找回台灣電影的在地視野與人氣,這是實實在在的格局、基礎與真氣。還好,是台語的!

我們敬重李安對台灣影壇的溫情與付出,然而台灣人更應珍視《海角七號》十百倍於《色.戒》的格局與價值,深切期許魏導監製、明年春節上映的日治時期嘉農棒球隊故事KANO,以及未來台灣人成長儀式的「台灣三部曲」。

別問誰還欠台灣什麼電影,要問自己,還欠台灣什麼樣的認識,與真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