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台語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05,2020
【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下)
往前閱讀:【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上) 郭國基與傅斯年有關台籍學生與華僑、外省學生的差別待遇爭議,除了宿舍與校舍的問題之外,華僑、外省學生入學比率偏高,有一個實際數據可以看出其中的高度偏頗: 根據台大學籍資料的統計,從1946年至1949年間,台大各學院入學學生總人數是2,196人,省籍人數與比例為:台籍學生人數1,275人,佔58.1%;...
文化研究
南方客
五月 09,2018
哀哉!我們將成為台灣的「末代客家人」嗎?
小英總統日前蒞臨彰化舊成功營區,參加全台灣第一座「台語文創意園區」的揭牌儀式,並全程以「台語」(按:台灣河洛語)致詞,她還指出,現在台灣囝仔說「台語」也不輪轉,「我也是當黨主席之後才開始說台語」…云云。 看到此新聞,身為弱勢客家族群一員,並長期為復振母語(推廣、傳承)而打拚的筆者,羨慕之餘,不免心生感觸,自問「客語文創意園區」可能出現嗎? 台灣本土語言(河洛語、客家語、...
教育文化
周盈成
12 月 05,2017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下)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上)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中) 在去(2016)年的一篇文章我已說過,如果真的追求語言多元,那麼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要做的,很清楚,就是「向華語爭空間」,包括一定要進入公共場域。只准在家裡說,...
教育文化
周盈成
12 月 03,2017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中)
文接【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上) 關於台灣本土語言,很多人的心態還沒解嚴,表面接受多元,實際充滿禁忌,走投無路還是只好「大家說國語」。繞了一大圈,跟威權時代禁「方言」沒有太大差別。如今在學校裡,老師不命令孩子們互相糾舉了;但在社會上,成人們自願這樣做。 關於這些扭曲心態,...
電影戲劇
素樸勛
10 月 16,2017
《大佛普拉斯》:三字經的情境式問候
演藝圈前輩徐乃麟三字經事件剛落幕,中氣十足的三字、五字箴言片段,經由網路媒體無限轉載、重製、二創,或戲謔或批判地,不只成為點閱率保證也已經成為警世教材。而一樣是髒話字眼,躍上本世紀最狂台語電影《大佛普拉斯》螢幕的三個單字「幹你娘」,幹起來卻是另外一種體驗與感受。 用聲調來讀 語言的惡意與否,是要看情境與聲調的。「幹你娘」作為一種有鏗鏘有力的語言,不需要特別註釋「請用台語發音」...
教育文化
Cheng
6 月 22,2017
台灣語言政策思考
國民政府所施行的「國語政策」一直存在於我們熟悉的台灣語言政策歷史中,而國語運動也一直是政府推行的主力,除了限制在官方場所、教育場所需使用國語,更進一步的限制被他們稱為方言的客語、台語、原住民語……等等其他語言,使得語言的多樣化與多元性在台灣的社會中快速的凋零,直至今日雖開始有各類型的母語教學政策相應而生,卻早已無法挽回台灣語言趨向單一化的困境。...
教育文化
王翌帆
2 月 20,2017
本土語言教育何去何從?對於近日「臺語作業好難」新聞的反思
漢字難?拼音難?源頭是語言教育的方式 近期有兩篇討論本土語言教育的新聞,分別報導了臺灣閩南語(為利讀者閱讀,以下簡稱為「臺語」)的漢字教學(註1)與羅馬字教學(註2)的問題,引發軒然大波,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質疑、嘲弄本土語教育方向的錯誤。 筆者想先帶各位回顧百餘年前的中國。時值清末民初,西方思想漸次傳入,許多文人志士遂主張應當廢除中國慣用的漢字,而改用西方式的羅馬拼音來書寫漢語。...
音樂藝術
晏山農
10 月 11,2016
【山農說書】餘香繞樑的燒肉粽──郭金發的時代之歌
以一曲《燒肉粽》紅遍全台逾半世紀的台語低音歌王郭金發,於重陽前夕的一場表演中倒下不治,眾人在震驚、不捨之餘才驚覺郭金發如同空氣與水,少了他方知記憶之牆剝落了,庶民文化硬是少了塊沃土。 郭金發讓我聯想到兩個月前辭世的王拓,1944年出生的兩人都可歸屬到戰後嬰兒潮成員,祇是較戰後初期呱呱墜地者沾到一點戰爭餘焰,這樣的世代和當代台灣發展是相隨與共,他們身上有太多故事,...
書評書介
許家旗
4 月 29,2016
太初有道,道成萬象──陳舜臣《青雲之軸》中的多重語言與身分飄移
記得大學修習世界文學課程,開天闢地第一章就是《聖經》的〈創世記〉。 混沌初始,神說有光,霹靂成萬象──區隔日夜、劈開天地、劃分水陸、燃點日月、化生草木、畜養禽獸。神先以語言展其大能之存有,終以其形象現世造人。然而,創世不曾停歇,在伊甸園中,神授與人之父祖──亞當命名萬有之權,世界運作的邏輯納入人類的語言秩序。 蒙昧到理性,語言是神之無限權柄,是人之啟蒙開端。在陳舜臣自傳體小說《...
文化研究
周盈成
3 月 01,2016
【你怎麼不想想】 為什麼多講點台語更多元
日前,食安專家立委吳焜裕用台語質詢。果然,新聞底下就冒出很多指控「沙文主義」的留言,有些人氣沖沖質問,那講客家語、原住民語,也可以嗎? 站在支持多元本土語言的立場,這從來不是個問題,當然可以啊。真正有意思的是:為什麼質問者自認為這話有攻擊力?難道他們心裡認為不准講客家話跟各原住民族語?而且為什麼當別人使用華語時,他們就不質問了? 就連筆者在媒體發表區區的台文作品,也曾被網友罵是「...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