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書評書介
顧爾德
6 月 27,2013
【書評書介】缺乏安全感的巨龍
書名:尋求安全感的中國: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 作者: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施道安(Andrew Scobell) 譯者:何大明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0日 從《尋求安全感的中國》這個書名,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和施道安(Andrew Scobell)...
歷史書寫
藍弋丰
6 月 26,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二:追趕跑跳蹦
摩根在牛圈之戰中展現教科書等級的完美戰術之後,大陸軍與康華利斯開始你追我跑的遊戲,康華利斯為了彌補牛圈之戰的損失,發誓非追上摩根,一戰消滅他不可……最起碼還能搶回俘虜與物資。 康華利斯追擊摩根卻撲了個大空,摩根還有空好整以暇的把俘虜都轉送走,再跟格林會合。這是因為康華利斯在牛圈之戰中,損失所有行動最快速的部隊,他剩下的部隊行動緩慢,追不上摩根的輕裝步兵。 為此,康華利斯作出重大犧牲,...
歷史書寫
林濁水
6 月 25,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二、還泰源烈士本來面目:追思會我為什麼缺席
過去我「228消失的社會菁英⋯除王添燈外絶大多數是寃死的,卻被尊為英烈,在人類歷史上絶無僅有;相反的那些進攻高雄炮台壯烈而亡的,如今不見追崇也是奇蹟。」說法,肯定的不多,批評的不少,很挫折,因此當聽到施明德比我一針見血地說「台灣人不能只懂得對寃魂哭泣,不知道崇敬真正的烈士」時很佩服,他要以「和解」做訴求,在立法院舉行「敬烈士追思儀式」,邀請跨黨派紀念「泰源事件五烈士」時,當然就非常支持。(詳見...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林衡哲
6 月 25,2013
【時事想想】菲律賓國父黎剎在天上掉眼淚
亞洲第一位和平主義革命家黎剎,他的一生堅持和平革命,除了天主教的信仰之外,他認為從事武力革命者,今天雖然是奴隸,但掌權後可能就會變成暴君,甘地的非暴力革命就是受到黎剎的影響,因此如果他地下有知,知道他的菲律賓不肖子孫,冷血射殺台灣手無寸鐵的漁民洪石成,他一定會在天上掉淚。 黎剎在被西班牙獨裁政權槍斃前,寫下的「訣別詩」中,曾寫下:「我將去之國,沒有暴君也沒有奴隸,...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6 月 21,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特色vs.民族風味
1970年代,台灣風雨飄搖,保釣運動、退出聯合國、台日斷交、蔣介石去世、台美斷交,中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掀起另一波堪稱文化上的八年『抗日』運動,宛如基本國策」。 官營的中影公司政府推出《英烈千秋》(1974)、《梅花》(1976)、《八百壯士》(1976)、《筧橋英烈傳》(1977)、《望春風》(1977)、《香火》(1979)等等在中國本土和日本治下台灣的抗日行動政宣「愛國」...
歷史書寫
藍弋丰
6 月 19,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一:戰神的典範
格林雖然為部隊定下的方針,簡單的來說就是毛澤東(另一說是朱德先提出)所提出的準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不過格林將部隊分為兩部之後,也給予摩根隨時應變的權力,一旦形勢允許,也可改變這個方針,進行更有利的作戰,而摩根也正打算這麼做。 他首先選擇了牛圈(Cowpens)這個地方作為等待塔列頓前來決戰的戰場,牛圈這個地方,以前是一個保王黨在此放牛之處,因此得名,此地夾在闊河...
電影戲劇
李拓梓
6 月 16,2013
【週日想想】法海你不懂愛
轉個眼,一年即將逼近一半,年初時老把年度寫錯的習慣,當下也該調整妥當了,而後,端午就來了。傳統都說端午左右是換季時節,冬衣冬被都當拿來烈日下曝曬,換上短衣短褲。蟬開始鳴了、蚊子多了起來,爬山也偶見蟲魍。 端午是台灣人的傳統大節,從臉友們的活動便可探知一二,除了必然有幾位特別樂於戶外活動者會參加龍舟大賽外,中午左右臉書都會被「立蛋」照片洗版,當然前後幾日南北肉粽對決的「戰南北」...
文化研究
Mattel
6 月 15,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從BBS到WWW
今年春節前夕,有網友在臉書上預言大家的春節假期活動是:每天都在滑手機螢幕。的確,在台灣,隨處可見年輕人滑著手機螢幕上網路,顯見網路普及率之高,已讓台灣人的生活與網路綁在一起。網路有多重要?以現在台灣便宜行事的電子媒體為例,如果把台灣網路關閉,這些電子媒體應該就沒什麼新聞可以報導了;因為這些電子媒體,都是上網路找影片、抄新聞。 表一是台灣自1996年到2012年6月的「經常上網人口」...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6 月 14,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混搭台語搭錯車?
即將於8月上映的《總舖師》,號稱「台式史詩喜劇」,有報導謂其代表台灣社會與影視作品「國台語混搭」風潮,代表新世紀台灣電影復甦主幹的新台語片,看來要再添力作。 主流華語之外的在地語言「混搭」,是1980年代興起的台灣新電影的主要特徵之一,對照的是之前的純華語片,以及1950、60年代純講台語的老台語片。 以1983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6部入圍影片為例,得獎作品陳坤厚導演的《...
歷史書寫
藍弋丰
6 月 12,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書生與戰神
南方戰場上,已經連續換了三個指揮官,最初是羅勃‧郝(Robert Howe,與英軍的郝將軍同姓,不過沒有親屬關係),他在卸任前丟了薩瓦納,大陸議會指派林肯將軍取代他,卻在查爾斯頓全軍投降,接著大陸議會又指派蓋茲將軍,他在康登會戰全軍覆沒。 這下子大陸會議不敢再自己指派南方指揮官了,他們改請華盛頓來指定南方指揮官,不意外的,華盛頓指定了他的左右手:格林將軍。這個自學兵法的將領,...
‹
…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