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混搭台語搭錯車?

友善列印版本

即將於8月上映的《總舖師》,號稱「台式史詩喜劇」,有報導謂其代表台灣社會與影視作品「國台語混搭」風潮,代表新世紀台灣電影復甦主幹的新台語片,看來要再添力作。

主流華語之外的在地語言「混搭」,是1980年代興起的台灣新電影的主要特徵之一,對照的是之前的純華語片,以及1950、60年代純講台語的老台語片。

以1983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6部入圍影片為例,得獎作品陳坤厚導演的《小畢的故事》、楊德昌導演的《海灘的一天》、虞戡平導演的《搭錯車》,以及入圍其他獎項、侯孝賢等導演的三段式《兒子的大玩偶》,都「混搭」了或多或少的台語。

當年入圍最佳劇情片的作品,還包括改編自黃春明的小說、王童導演的《看海的日子》,去年底一場與王導的座談,主持人提到本片「是1983年的作品,當年還有《兒子的大玩偶》跟《小畢的故事》,《看海的日子》全國票房2300萬元,是票房最好的。」

這裡漏掉了票房還要好很多的《搭錯車》,倒是很符合這部電影本身在台灣演藝史上「歌比片紅」的某種隱晦形象。類似新台語片神作、台灣影史上台片/華語片票房冠軍《海角七號》在2008年的金馬獎境遇,當年國產片票房冠軍《搭錯車》獲得11項提名,最終獲頒的除了最佳男主角(孫越)之外,主要是電影配樂和歌曲等音樂類獎項。

《搭錯車》插曲和電影原聲帶創造了主唱人蘇芮旋風,擁有《酒矸通賣無》、《一樣的月光》、《是否》、《請跟我來》等名曲,樂評謂其繼前一年羅大佑《之乎者也》專輯這顆「改變流行音樂史的原子彈」之後,成為「隨之揭竿的革命先聲」,「改變了當時許多人對國語流行歌曲的觀感,並進而影響流行音樂的型態」,其中《一樣的月光》「唱出台北人心中最底層的沉鬱」。(《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1975-2005》,p.23)

電影《搭錯車》。影像來源:liuyyss

相對於《搭錯車》電影歌曲在台灣流行音樂史上光芒四射,本片在台灣電影史上新電影初崛起的年代,光芒大概都給同一年《小畢的故事》以及先德先賢的《海灘的一天》和《兒子的大玩偶》等鉅作給掩蓋了。

這裡所掩蓋的,以後見之明來看,是新電影萌芽時期未即時發展的面向,用虞戡平導演自己的話說,就是「透過一個比較通俗的故事,去展現一個時代的風華」,所謂「通俗」的面向就是在都會違建區長大的平凡女孩成了大歌星,而所謂「時代風華」是指一個不可逆的命運,也就是原先位在大安森林公園現址的違建區遭到拆除,《搭錯車》是「對舊時代的緬懷,同時也呈現出都市轉型變化過程中無可奈何的事情。」

這樣的緬懷,這樣的無可奈何,按照當時主流演藝準則,顯然是不適合以蘇芮吶喊式的、情緒糾結的唱腔來表現的,不適合以虞導所謂「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去呈現一個主題」的創新MV方式來主導的。

再從語言使用的角度來看,《搭錯車》既沒有《兒子的大玩偶》裡同名段落只講台語的純粹,也缺乏《小畢的故事》和《看海的日子》裡華語化的單純,而是大段江霞演出的生活台語和女主角文藝腔華語口白夾雜交替的明顯「混搭」風格。

《搭錯車》在新電影回歸在地文化歷史的藝術脈絡下,另外還「混搭」著「通俗」電影裡的專業演技派演員身影,如飾演外省家庭父子兩角的李立群,以及飾演本省媽媽的江霞;李立群幾年後在楊德昌的《恐怖份子》裡成就了新電影其中一個最深刻的角色,江霞演繹多重悲傷層次的優異表現多年後仍令虞導對其未拿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耿耿於懷。

虞導對《搭錯車》的總評是,裡面的人物「從不同的地方到了違建區裡面,是講命運上搭錯了一個車子」,而本片也同樣混合了不同的元素進到了一個「混搭」違建區,不過命運上不算是搭錯了車子,而是要搭得比較久、比較遠,才能到達後來類似風格的新台語片所能引領前往的一個比較真實的目的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