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內外】1960年代台日電影合作變奏曲

友善列印版本

武漢肺炎肆虐之際,多位日本知名藝人不幸過世,近日是82歲的動作巨星千葉真一。他的演藝生涯當中,以動作片成名,也以此與美國、香港的電影合作,成為國際級演員。其實,千葉真一也與台灣有些淵源,1966年的《カミガセ野郎 真昼の決斗》正是日本與台灣電影的合作,他也親身來台灣拍攝。不過,讓人困惑的是,在網路搜尋這部電影的相關資料時,將會發現兩個中文片名——《白日之銀翼》與《海陸空大對決》,到底那一個片名才正確?

追索片名何者正確之際,也不免讓人聯想到1960年代其他兩部台灣中影與日本合作的電影——《秦始皇》(日本片名為《秦.始皇帝》)與《海灣風雲》(日本片名金門島にかける橋)。這兩部電影堪稱大製作,因而也受到特別的關注。合作為何出現?過程出現什麼狀況?又為何中斷?千葉真一主演的電影在台灣又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這是一個台灣電影史較少被討論的問題。

台日電影為何合作?

冷戰結構下,台灣以「自由中國」自居,195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與香港電影開始合作,既有的台灣電影史對此已多所敘述。較少被注意到的是台灣與日本的電影合作。

1950年代,日本電影已從二戰的挫敗中重新站起,東寶、松竹、日活、大映等電影公司帶動了市場的逐漸繁榮,黑澤明的《羅生門》、《七武士》,溝口健二的《西鶴一代女》、《雨月物語》、《山椒大夫》與衣笠貞之助的《地獄門》等作品更是接續在威尼斯與坎城影展獲獎。同時期的台灣,雖然蔣介石在1954年的《主義育樂兩篇補述》當中提到應該重視電影、廣播等媒介作為宣傳之用,不過,政府所屬的電影公司都還在起步階段,倒是台語電影從1950年代中期迅速發展。

1960年代台日合作的三部電影當中,台灣方面中影是主角,分別於1962年與大映合作《秦始皇帝》、同年再與日活合作《海灣風雲》(原名金門灣風雲),至於千葉真一演出的《海陸空大對決》,則是民間的國光電影公司與東映的合作。

中影是不折不扣的黨營事業,戰後初期日本與台灣雖然有外交關係,但國民黨對八年抗戰耿耿於懷,為什麼會在1960年代初期選擇與日本合作?最重要原因應該是冷戰結構下,雖然日本也是美國陣營同盟,不過,中國與日本的左翼團體多所交流,例如中國電影在左派團體的活動當中放映。不僅如此,日本左翼政界人士例如社會黨的淺沼稻次郎1959年訪問北京、1960年也有包括大江健三郎在內的「日本文學代表團」訪問北京。

這也是台灣必須有所回應的根本原因。相較中國電影多在左派團體活動放映,還未能在日本全國性的放映系統放映,中影鎖定的就是日本電影公司,希望透過全國性的放映系統達成宣傳的目的。然而,台日電影資源相差甚大,誰來穿針引線進行折衝,讓合作成為可能?

1961年上任中影第四任董事長的蔡孟堅就是執行者,中影兩部台日合作案都是他任內完成。蔡孟堅曾在東京大學讀過研究生,也有在日本工作多年的經驗。導演潘壘,在蔡孟堅任內賦予重任,對蔡有一定了解,按《不枉此生—潘壘回憶錄》所述,蔡孟堅為蔣介石親信,1950年代駐留日本,聘請除職的將校軍官來台擔任軍事教官。可以看到,蔡孟堅在日本有一定人脈,這是推動合作的優勢。不過,他的劣勢在於並非電影出身,這也導致合作的結果為媒體批評乃至高層不滿。

《秦始皇》合拍的同床異夢

合作過程當中,兩個難題考驗中影,一是1960年代初期中影自身在台灣都還尚未完全能夠立足。就製片能力來說,1960年代台北十大賣座電影當中,過半都是香港電影,就經費來說,更是難以跟日本電影公司相比。真正的難題則是中影想要透過電影達到意識形態的宣傳效果,日方則是市場考量。

首次合作的《秦始皇》就充分說明這些問題。大映在1950年代已是出品《羅生門》與《雨夜物語》等知名作品的大公司,步入1960年代,更是雄心勃勃地拍攝歷史題材電影。1961年鉅額拍攝的《釋迦》,是日本第一部70釐米寬銀幕電影,而後,也準備繼續歷史題材大片路線。按《聯合報》1961年12月19日〈秦始皇籌拍幕後〉所述,蔡孟堅帶著香港作家南宮博的「秦始皇」的劇本前去日本與大映董事長永田雅一商談,雙方對題材的大方向有所交集。

不過,大映希望既然是合作,雙方應各出一半資金,按估算,中影所應負擔的金額是50萬美元。按當時匯率換算,約為2000萬台幣,同時期台製所拍的彩色寬銀幕電影《吳鳳》已是高額製作,其經費在200萬台幣左右。簡言之,《秦始皇》的製作經費可以在台灣拍10部豪華電影。

最終的結果,中影只出了總體預算的二到三成,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轉折?中影與大映磋商談判過程當中,蔡孟堅安排了晉見蔣介石的行程。按《聯合報》1962年3月14日的報導,會晤當中,蔣介石對秦始皇「暴政必亡」的主題大表贊同,並將全力協助拍攝。其結果是動用國軍支援拍片,《秦始皇》裡的臨時演員高達1萬多人。對大映來說,他們欣喜看到如此龐大的人力動員來打造大片,這也是中影投資金額能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過,中影對《秦始皇》內容的失落還是出現了,大映是市場取向,電影的結局著重秦始皇雖然豐功偉業,但內心卻是孤單的,這與蔣介石、中影所期待的暴政必亡大相逕庭!此外,按1963年接任中影總經理的龔弘的回憶訪談錄《龔弘—中影十年暨資料彙編》當中所述,蔣介石對於《秦始皇》的不滿,還包括劇本由日方主導,等於中國歷史由日本人來寫,台灣方面演員只有唐寶雲一人,而且還是配角。蔣介石因而震怒,著手準備更動中影董事長。

《海灣風雲》的雜音

不過,蔡孟堅的中影董事長一直到1963年才離任,也就是完成中影第二部與日本合作的電影《海灣風雲》之後轉職。《海灣風雲》原訂名稱是《金門灣風雲》,是中影與日活的合作。特別的是,這次不是歷史題材的合作,而是主打日活的招牌,也是日本新興的青春偶像石原裕次郎。

石原裕次郎是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弟弟,1955年還是一橋大學學生的石原慎太郎發表小說〈太陽的季節〉,隔年獲得芥川賞之外,這部電影也搬上大銀幕,主演的正是石原裕次郎。他以青春叛逆形象博得人氣,「太陽族」成為流行語彙,石原裕次郎也開始傳奇的演藝生涯。

《海灣風雲》當中的台日合作模式,類似《秦始皇》,中影經費有限,但對日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台灣政府大力協助。中影的導演潘壘與日活的松尾典昭合作拍攝《海灣風雲》,《不枉此生》當中便提到製作經費36萬美元,中影日活各半,但中影實質僅支付2萬美金,其餘部份以三軍支援拍攝抵銷。

《海灣風雲》以八二三砲戰為背景。石原裕次郎飾演在東京生活的醫生武井一郎,女主角楊麗春則由台灣演員王莫愁飾演,她的未婚夫是戰地記者,在砲戰中失蹤,因而一路找尋未婚夫下落。楊麗春因病倒與武井一郎相識,也因而擦撞出愛情火花,楊麗春回到台灣之後,武井一郎而後也來到台灣並大膽表白。不過,楊麗春的養父因戰爭曾被日本人炸傷因而痛恨日本人,反對兩人婚事,要求楊麗春嫁給劉上尉。

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台日兩個版本的結局不同。按潘壘的回憶錄所述,日本版的《海灣風雲》,其結局是楊麗春最終仍去找武井一郎,但卻被砲火擊中,死於武井的懷中。至於台灣版的《海灣風雲》,則是武井一郎最終死去。兩個版本的處理,可以說各自照顧本國市場,石原裕次郎是偶像巨星,在日本版不會以死去作終。至於台灣版,可能因為此前《秦始皇》台灣女演員只有配角戲份引發高層不滿,索性讓主演女主角的王莫愁,其戲份從開始到最後沒有折扣。

雖然《海灣風雲》的合作模式相較於《秦始皇》運作較為平順。不過,媒體評論的風風雨雨卻沒少過,其主要的意見包括石原裕次郎是「太保」形象的演員,他來擔任男主角合適嗎?附帶一提,觀眾與媒體的態度可能有所差異,按1962年9月30日《聯合報》報導,石原裕次郎抵達松山機場時,有多達1000多名粉絲接機,足見他的人氣。此外,也以媒體質疑王莫愁所飾演的角色,拋棄國軍軍官心繫日籍醫生,這有辱國軍形象。

千葉真一與台灣的兩度緣份

至於千葉真一演出的《白日之銀翼》,則是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白日之銀翼》是台灣的國光電影公司與日本東映的合作,國光電影公司是台南幾位西藥商投資的電影公司,與日方的合作是典型的市場取向。《白日之銀翼》的主題,是為了爭奪二戰期間所藏價值200億日圓的鑽石,各方人馬想盡辦法尋找鑽石下落,這樣的劇情,自然也是為1961年以動作明星出道的千葉真一量身訂做。此外,千葉真一的好友高倉健也友情客串一角,至於台灣方面的演員,則有台語電影明星白蘭參與演出。電影中各路人馬爭奪的場景,就在電影合作的雙方—台灣與日本拍攝,台灣的部份是1965年年底日方演員與工作人員前來拍攝。

不過,日本版在1966年就上映,台灣版卻在電影審查時遇到問題。依1967年4月27日《經濟日報》〈陸海空大決鬥大動手術〉的深度報導,電影中爭奪鑽石的打鬥場面也在台灣出現,有人甚至一下飛機就遭到暗殺,在電影審查官員眼中,這等於是說台灣是治安糟糕的國度。片商於是將片中的台灣改為香港,雖然日月潭與阿里山等場景依舊出現,儘管名實不符,但電影審查總算是因此勉強通過。電影片名也從《白日之銀翼》改為《海陸空大決鬥》,電影總算在1967年4月底開始上映。

1960年代台灣與日本的電影合作當中,黨營事業的中影與日本的合作,可以看到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這樣的色彩也展現在媒體。至於千葉真一,他與台灣電影制度的運作兩度交錯,第一次是文中所說的電影審查。第二度的背景是1972年日本與台灣斷交之後,台灣政府為表抗議不再進口日本電影,直到1981年金馬獎國際影展專案引入日片作為觀摩之用。

此舉也引發輿論期待開放日片的呼聲,1984年開始專案進口4部日片,其中的《203高地》因主題是日俄戰爭,而戰爭的主要戰場在中國東北,引發軍國主義爭議,這部電影於是退出,取而代之的就是千葉真一主演的《魔界轉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