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想想】打狗吹水:朝鮮半島風雲的「蝴蝶效應」在台灣

友善列印版本

(寫在【週四想想】之前)「打狗」(Takao)是高雄舊名;「吹水」則是香港口語,類似台語的「卡唬爛」或者閒扯淡之意。取名「打狗吹水」,除了用打狗指涉出地理位置上的南方性之外,更希冀本專欄可以有政治意義上的「南方」觀點。

政治上,「南方」通常有著濃厚的對抗意味,如北方國家與南方國家的說法;因此,「打狗吹水」將是一個標舉「南方」論述,以對抗帝國與權力所在北方的園地。同時,「南方」常常也是某種政治烏托邦的想望與解放應許之地,如同日本作家奧田英郎在《東京大夜逃》與《南方大作戰》中,那個傳說想望中的政治權力遙不可及的「南波照間島」一般。

「打狗吹水」,期待能以論述帶領著想像,一起找尋那個可能改造台灣社會與政治的阿基米德點的所在!)

原本劍拔孥張的朝鮮風雲,在中國派出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訪問平壤的消息傳出後,漸有緩和之跡象。然而,由於媒體刻意地放大和操作台韓體育競爭的風波,以便將本該對動輒打壓台灣的中國敵意轉移至南韓身上,導致於台灣社會對朝鮮半島的緊張對峙,好一點者漠不關心,心懷恨韓者,不是抱持著幸災樂禍,便是期待南韓產業因戰事受創而讓台灣漁翁得利。但從歷史來看,朝鮮半島風雲的「蝴蝶效應」卻屢屢影響台灣至鉅,對此台灣人民不得不慎。

從整體大部而觀,1895年的日清甲午戰爭,即是在日本圖謀控制朝鮮而驅趕雄踞其上的清國勢力的背景下展開,當然結局便在日本正式領有台灣下落幕。同樣的,1950年6月爆發的韓戰,更讓國民黨流亡政權重獲美國關愛與庇護,而免於中共的棘手催花,更招致目前仍在行進中的「中華民國〔殖民〕在台灣」的歷史進程裡。

至於局部而論,台灣個別城市發展,也曾受到朝鮮風雲所衍生的「蝴蝶效應」而影響深遠呢。

 

高雄港開港的推手:「日俄戰爭」

1934年時,高雄市尹松尾繁治便曾說:「高雄港是高雄的生命線。」由此可見,高雄港與高雄市的共棲和伴生關係。事實上,近代高雄港的開港,實可歸功於一百多年前的一場戰爭:「日俄戰爭」。談到1905年在中國遼東半島旅順港開打的「日俄戰爭」,可溯及1895年的「日清戰爭」後,李氏朝鮮終止跟清帝國臣屬關係。清廷勢力的出缺,便由俄羅斯瓜代;於是,「日俄戰爭」就在爭逐朝鮮與東北勢力的背景下展開。

「日俄戰爭」帶來的戰後經濟榮景,讓台灣島內產業勃興,米、糖和阿裡山林場的木材等,大量集中於高雄港等待輸出,再加上1908年的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更讓打狗港成為南台灣物資輸出的前哨站。是故,為擴增打狗港的貨物吞吐量,1908年高雄港第一期築港工程便順勢展開,並奠下高雄港晉身現代化港灣的基石。

1949年,國民黨政權倉皇撤退台灣,當時國民黨的第二把交椅陳誠將軍來高雄港訪察後說出:「這麼大的港區不用敵人炸,只要來條破船往港口一丟,就堵住了,港就被封了。你們研究,再開一個港口。」這席軍事觀點的建議,直至1962年海軍將領出身的李連墀擔任局長時聽聞,便戮力奔走二港口的開鑿。

秋山真之(Akiyama Saneyuki) の魂在高雄港

事實上,陳誠這席話很可能是受「日俄戰爭」的戰史影響所得。「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作戰天才秋山真之,將其在1898年以「觀戰武官」身份考察古巴聖地牙哥灣上的「美西戰爭」時所學的「閉賽戰法」(用沉船封死港口),在日俄戰爭中進行三到四次的操作,嘗試封鎖旅順港。

儘管,日俄戰事中的「閉賽戰法」成效有限,但戰役由日本慘勝,在當時便意味著弱小亞洲殖民地戰勝強大歐洲殖民宗主國之政治象徵,而孫文更明言:「我們把日本人的勝利,看成是自己的勝利」。因此,日俄戰爭的戰史過程,勢必廣為孫文的國民黨信徒們所熟悉,遑論陳誠也是軍人出身哩。由此可見,「日俄戰爭」實是今日高雄港一、二港口開港,並以優良港灣基建替高雄港繁榮打下基礎的無名推手!

小心,朝鮮風雲「蝴蝶效應」的再現?!

4月25日,數個本土社團聯袂拜會美國在台協會,並提交一封給歐巴馬的信件,信中不斷強調美國必須尊重台灣人民應有的自決權。此次拜會的一個背景則是,為了讓金正恩的搗蛋恫嚇,美國國務卿凱瑞央求中國出面約束,為此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藉機反要求美國必須恪守中國核心利益—台灣。

為防朝鮮風雲的蝴蝶效應再次以台灣為質押兌現,我們必須小心緊盯朝鮮風雲的發展軌跡,而不能短視地抱著看好戲,或唱衰南韓的幸災樂禍。畢竟,從歷史上來看,朝鮮風雲衍生的大小蝴蝶效應,可是常常波及台灣,並帶來各種決定性的影響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