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想想】 在商言商,以色列和中國大步向前

今年四月,在以色列中部的一個城市裡,舉辦了一場大型的國際會議。主題和農業科技有關。長期以來,先進的農業技術就是以色列的強項。透過高科技,讓以色列種植出反季節作物,甚至成為歐洲冬天的「菜籃子」。有趣的是,這場會議裡,中國代表團的人數就佔了全部人數的10%。

中國人大舉湧向以色列的場景,也出現在另一場以色列舉辦的網路安全峰會上。中國電商巨頭阿裡巴巴還派出規模不小的代表團親臨與會。看準了以色列的網路科技能力,今年一月,阿裡巴巴就入股了以色列一家研發二維條碼技術的科技公司。

以色列的對外經貿「再定位」

這兩場會議背後所隱含的,不只是一般的國際經貿會議,也召示以色列對外經貿戰略的「再定位」(re-pivot)。以色列對外經貿戰略的「再定位」有其重要的背景,值得台灣探究深思。

長期以來,歐盟和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堅定且強大的政治及經濟伙伴。尤其是歐洲,更是以色列第一大貿易夥伴,一年的貿易總額超過3000億歐元,主要商品多是化學原料、機械、石油礦產、運輸設備等等;美國(眾所皆知)則是以色列的重要盟友,海外的猶太人超過7成居住在美國,成為影響美國中東政策的幕後推手之一。

【科技創業專欄】 專訪500 Startups校友 Trance,舞蹈熱忱孕育科技創業

自2005,美國與全球創業育成計畫如春筍冒出。這些三至六個月的培育計畫使得新創公司有管道能接受指教、有效籌資並打入市場。美國知名培育計畫如YCombinator、500 Startups、 TechStars、DreamIt  已成功孕育多家如Airbnb、Heroku、Dropbox、Makerbot、LevelUp、 SeatGeak與Stripe等市值億萬美金之新創科技公司。

三國演義不是這樣用滴

《三國演義》有一句名言是:「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不管你我認同不認同,至少我們的馬英九總統在兩岸關係上,是這麼想的。前些日子,馬總統在總統府接見美國三藩市傳統僑社首長訪問團時,就是這樣來形容當下的台灣、中國間的兩國關係。

在三國的歷史上,由於東漢末年的宦官亂政、朝廷腐敗無能,導致群雄興起、天下豪傑紛紛割據為王,在一番戰亂後,才形成了曹魏、東吳、蜀漢三國鼎立的局面;但誠如大家所知的,縱使《三國演義》將諸葛亮描繪地如此神機妙算,蜀漢終究難逃被曹魏併吞的下場,結束在蜀地偏安的命運。

馬英九總統,如果您這麼愛引用三國演義,應該知道有一個著名章節叫作「武鄉侯罵死王朗」,諸葛亮率軍北伐,遇到王朗、曹真一行人,王朗力言曹魏乃有德之人,天命自然歸曹魏所有。諸葛亮聞畢,在車上大笑回應:

大阪都構想公投反映的「南北格差」

5月17日晚間由大阪市長橋下徹力推的「大阪都構想」公投,最終在66.83%高投票率表態下,以反對票數略多於贊成約1萬票、0.8個百分點差距,否決了這項公投提案,讓橋下徹所希望實踐的改革受挫。

其中大阪市全24區有11區贊成票數高過反對票數,13區反對票數多於贊成票數,從分布區域看,明顯看出贊成的區皆集中在北大阪,反對的區幾乎集中在南大阪及港灣地區,好比台北市東西區在政治傾向上呈現的顯著藍綠差異般。這樣的地域支持差異,除反映大阪市南北不同的歷史發展背景,實際上這樣南北差距的發展背景,也充分反映到日本不同階級對政治改革意向的支持程度。

胖陸遜

作者為很肥的陸遜。革命議會中央常務委員,政治大學台史所碩士生。

https://www.facebook.com/naoki0128

搭分配時光機,看分配正義的關鍵作為

依瑞信銀行2013年的報告,全世界前10%富人掌握86%財富。台灣呢?前20%占比為72%。台灣脫離日本統治時,分配是一張白紙,70年後惡化速度驚人。即或經濟成長趨勢衰退,筆者估計,再過30年,台灣前10%富人將掌握90%的財富。歷史告訴我們,富人掌握的財富比例逐步提升,階級流動只在少數人之間。Corak的蓋茲比曲線(Gatsby Curve)實證,除北歐國家,階級流動很不明顯(註1)。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台灣分配不均有多重的結構性因素,與外國的因素差異不大,只是影響輕重不同而已。現在就來搭乘分配時光機,回顧台灣的財富集中歷史。

一,富人財富的首次集結

非基改食材讓校園午餐革命改變成真

上周末,台灣才熱熱鬧鬧參與由英國名廚奧利佛所發起的食物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活動。此全球串聯行動自2012年首度舉辦以來至今已邁入第四年,期盼讓喜愛食物的人們能分享飲食知識、技能和資源,共同關注世界食物議題並嘗試做出改變。不管是學校、餐廳、當地企業或農夫市集,都能透過這個行動連結當地社群,鼓勵人們改變現有飲食習慣,提供更好的食物與更普及的教育。

去年十月大選前,一群民間志工家長發起的「基改食材退出校園午餐」行動,便是奠基於基因改造科技橫跨生態環境、人體健康、生命倫理、公平正義與糧食自主等領域,由於其安全風險尚未獲得普遍共識,加以有農藥嘉磷塞殘留過高疑慮,因此呼籲依循預警原則應避免生長期學童食用基改食品。此舉不僅獲得全國十九位縣市首長,包含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齊聲響應,更積極體現了「食物革命日」的倡議精神。

舞鞋不停,時代前進——紀念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逝世十週年

如果說曾經有一個時代值得我們懷念,那麼在日本殖民統治下逐漸覺醒的人們,屢屢受挫卻仍然用行動與意志證明自己的存在——黃土水、江文也如此,蔡瑞月亦是,在在都是以堅持終至開創,確立寶島兒女的姿態與靈魂。

永不停息的舞鞋

每一個理想年代的展開,往往在極大的社會矛盾中誕生。日本統治與台灣本地社會的折衝,殖民地的壓抑氣氛與日本內地的民主開放,使得二十世紀初期的台灣少年、不分男女的成為留學東京的青春築夢人。蔡瑞月女士(1921-2005)於中學畢業以後前往日本,向石井漠、石井綠學習現代舞蹈,戰爭期間,她在隨勞軍團於日本、東南亞等各大城市巡迴表演中擴展了舞風,奠定了她厚實的表演基礎。

陳政亮

作者為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英國Lancaster 社會學博士。任職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

內藏毒藥的勞動彈性化:看看《教師待遇條例》的爭議

正在立法院審議的《教師待遇條例》因為切割了公立與私立學校教師的待遇,日前引起了高教工會的抗議。簡單的說,這個法案的爭議點在於:它將原先應當要以法律保障的教師待遇之「加給」部分,放手交由私立學校自行與教師協商決定。而在目前私校辦學一切向錢看的狀況下,私校教師極可能面臨任意刪減待遇的未來。我認為,此條例的原意應是保障不分公私教師的待遇,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合理的學術工作環境與保障學生的受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