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想想】 在商言商,以色列和中國大步向前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四月,在以色列中部的一個城市裡,舉辦了一場大型的國際會議。主題和農業科技有關。長期以來,先進的農業技術就是以色列的強項。透過高科技,讓以色列種植出反季節作物,甚至成為歐洲冬天的「菜籃子」。有趣的是,這場會議裡,中國代表團的人數就佔了全部人數的10%。

中國人大舉湧向以色列的場景,也出現在另一場以色列舉辦的網路安全峰會上。中國電商巨頭阿裡巴巴還派出規模不小的代表團親臨與會。看準了以色列的網路科技能力,今年一月,阿裡巴巴就入股了以色列一家研發二維條碼技術的科技公司。

以色列的對外經貿「再定位」

這兩場會議背後所隱含的,不只是一般的國際經貿會議,也召示以色列對外經貿戰略的「再定位」(re-pivot)。以色列對外經貿戰略的「再定位」有其重要的背景,值得台灣探究深思。

長期以來,歐盟和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堅定且強大的政治及經濟伙伴。尤其是歐洲,更是以色列第一大貿易夥伴,一年的貿易總額超過3000億歐元,主要商品多是化學原料、機械、石油礦產、運輸設備等等;美國(眾所皆知)則是以色列的重要盟友,海外的猶太人超過7成居住在美國,成為影響美國中東政策的幕後推手之一。

然而,再堅定、強大的政經伙伴,仍有齟齬、矛盾、內部危機的情事發生,且在過去6年來,愈來愈檯面化。例如,2008年的美國金融風暴及2010年的歐債危機,讓十分仰賴海外創投資金抑注的以色列,深受創傷。

但真正讓以色列決心要進行對外經貿調整的,則是歐洲和美國內部對以色列的政治態度。

歐洲反猶主義興起

歐洲的「反猶主義」有捲土重來,甚至白熱化跡象。2012年,法國圖盧茲猶太學校遇襲、2014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猶太博物館被炸、今年1月巴黎猶太超市槍擊案、2月份的丹麥哥本哈根猶太教堂致命襲擊,都讓潛藏許久的反猶火山逐漸噴發。當前的歐洲的猶太人正面臨艱困的抉擇,究竟是離開歐洲,或繼續留下來?

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Netanyahu)更是一再呼籲海外的猶太人,盡可能「回到」以色列這塊猶太人的家園,尋求庇護。

這股反猶勢力部分原因,來自以巴衝突。每當以巴衝突升高,就會刺激歐洲的反猶太主義勢力更加高漲;歐盟也不只一次向以色列施壓,試圖抵制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設立的屯墾區所生產的商品。

部分歐盟國家認定,這些產品是以色列佔領他國領土的「不義之財」,希望採取經濟抵制或貿易制裁,逼使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問題上做出退讓。

同時,愈來愈多歐盟國家也開始透過「承認巴勒斯坦為一個國家」,堅定支持以巴關係「兩國論」的立場。但就結果來看,歐盟的作法至今尚未成功。去年,出身右派政黨,又任國防部長的摩西.亞龍(Moshe Ya'alon)就回嗆歐盟:「寧可忍受歐盟的抵制,也不願特拉維夫被火箭彈攻擊!」

歐盟逼迫以色列撤離巴勒斯坦屯墾區的各種作為,反倒逼使以色列積極調整對外經貿戰略,並試圖增加在巴勒斯坦的屯墾區數量。

美以關係弱化

至於和美國的關係,又更是一段精彩的故事。充滿斗膽、直言不諱的典型以色列人性格的納坦亞胡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是一組不對盤的領導人。兩人的私交可謂一團糟。雙方對自身國家利益的追求和意識形態,皆呈現天差地遠的隔閡。

在一次的白宮會見場合中,納坦亞胡甚至滔滔不絕地對積極想和伊朗尋求和解關係的歐巴馬,上起了一堂中東歷史課。納坦亞胡這個把美國總統當小學生耍的舉動,令歐巴馬十分光火。儘管美以的盟邦關係依舊堅固。但兩國高層關係遠不如外界想像的如膠似漆。尤其在歐巴馬的中東政策上(如伊朗問題、以巴衝突時的調停),以色列民眾更不時有「被背叛」之感。

以色列外長阿維多•利伯曼(Avigdor Lieberman)在去年的一場演講中就提及,以色列與美國的關係正在「弱化」。以色列需要擺脫「單向」的外交政策,轉而與其他不同的國家修好關係。

隨著以色列與歐盟的政治關係出現裂痕;美以關係也受到以色列內部的質疑,納坦亞胡政府就開始探索「如何安放雞蛋」的課題:尋求加強和成長速度快的新興國家,建立起雙邊關係,讓經貿關係多元化。

以色列期盼,這些新興國家更關心以色列的科技技術,而非以巴衝突的政治議題。

中國人只關心技術!

就以色列的標準,全球最大、人口最多的新興國家「中國」雀屏中選。因為,中國的投資者只關注以色列的三件事情:以色列技術、以色列技術、以色列技術。中國投資方絲毫不關心以巴衝突,也不在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如何擴建屯墾區。(即便中國同時也提供巴勒斯坦的警察組訓工作、出資修繕巴勒斯坦的基礎建設和給予部分人道援助)

中國人如此「在商言商」的態度,和性格務實的以色列不謀而合。

和10年前最大的不同是,2005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多以礦產、天然資源的擷取為目標,以供應中國能源所需;如今,中國的對外投資開始聚焦在「品牌」和「技術」兩大戰略領域。中國的製造業不只是要做一個擅長以更低成本仿製他人產品的「強國」,更積極躋身於全球重要投資者之林。

以色列的技術,成為中國投資者「覬覦」的對象。這也正是過去5年來,愈來愈多中國公私企業主,紛紛湧向以色列,希望藉由技術合作、併購、參股,甚至成為基礎建設的投資者,和以色列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

2013年底,納坦亞胡還召集了一個部長級工作小組,專門針對加強和中國的經貿關係,研議對策。2014年,中以兩國開始在農業、水利、能源技術、高科技領域加深合作力度。

中以經貿往前奔走

去年,以色列最知名、在以色列食品市佔率70%的乳業集團Tnuva,就被中國光明乳業集團併購。光明乳業獲得Tnuva過半數的股份,讓該公司成為實際的「中國企業」。因為這場併購,讓光明乳業直接獲得Tnuva在以色列、歐洲和美國的市​​場份額;另方面,這也有助於以色列推動Tnuva品牌和產品前進中國市場。

這樁併購案正是中以兩國「市場/技術」交易策略動機下的典型案例。

2010年,中國和以色列的貿易額不到60億美金。去年已經翻了一倍,增加到110億美金。雖然遠遠比不上以色列跟美歐的經貿份額,但中以兩國的持續加強經貿關係,應是朝「一路往前奔走」的趨勢發展。

以色列瞭解,即便再好的朋友、再親近、再民主自由的貿易夥伴,仍可能會透過經貿手段進行施壓,逼迫調整政治立場。為了不受限單一市場,平衡經濟風險,對外經貿「再定位」成為以色列不得不然的必要手段。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