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威權與社會安全

如果對事實和邏輯沒有一些正確的理解,許多事情再怎麼討論也很難有理性的結果。

例如「國小隨機割喉案」和前陣子「竹東霸凌致死案」,不論主流媒體的名嘴,或網路上的鄉民,往往都在還沒進入審理程序前就先腦補很多既定成見批評法官,說得好像要不要判死刑是憑法官高興說了算,如果沒判死刑就是隨便找一些什麼有被告有悔意啦、精神狀態有問題啦(何況正確來說患有精神疾病是無法脫罪的,必須以行為時有無意識為斷,連這都不知道就在批評,實在很令人無言)之類的爛理由故意忽略其惡性的恐龍法官。

【時事想想】 緬甸人的洛興雅恐懼症

前年,跟一名緬甸華僑友人談起緬西種族衝突的問題,正巧,他才去過衝突地若開邦的首府實兌,準備開發附近一塊離島,並保證離島決無衝突問題。華僑在當地叫車,和司機談到前不久發生的種族械鬥,司機馬上亮出放在後座的長刀說,不自備刀械自保將非常危險,言談間也訴說洛興雅人如何強悍。

由於問了許多洛興雅人的問題,華僑忽然好奇:你好像對「這些印度人」(緬甸華人有時會稱呼皮膚黝黑的族群,包括洛興雅)有一種同情?我回答說,沒見過有人像這樣被對待的啊,可能覺得他們快被滅族了吧!我仍記得曾在曼谷一場活動上,看到許多像狗一樣被綑綁殺害的洛興雅人照片,不清楚兩方族群之間要互相殘殺,而這些人為什麼只能逃到海上?

第一次聽到「洛興雅人」是在2009年,當時正在曼谷的我看到《曼谷郵報》頭版的照片,一排洛興雅青壯人士抱頭趴在地上,他們因非法抵達泰國領土,最後被迫回到沒有引擎的船隻,讓海軍推回海上,只給少量的食物與水。

現代文的讀寫能力,與身體健康關係密切

看貴刊最近兩文〈古文應佔課綱比例多少?〉(許又方)〈高中國文可以這樣教〉(朱宥勳),再上網去找,看更多有關這題材的論文。最近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以下簡稱「國聯盟」)記者招待會,更多媒體版面。不少的討論相當兩極化,就像古文應佔課綱比例多少,從以白話文為主(應>70%),到文言文為主(應>70%)的不同。

二戰70週年,台灣要有新思維

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70週年,這70年的時間,東亞的局勢已經完全不同。當年在太平洋上廝殺最激烈的美、日兩國,戰後成為西太平洋最堅定的軍事同盟,甚至在今年合作訂定了新版的「防衛合作指針」,美國太平洋司令也由日裔的將領出任;但另一方面,中、韓對於右派色彩濃厚的日本首相安倍預計發表的終戰紀念演說特別關注。同時日本今年新訂定的歷史教科書中關於二戰過程的描述,以及預計將國內23個明治時代的工業革命遺產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都引起中、韓的抗議。再加上原本就是敏感問題的靖國神社、慰安婦等二戰遺留的爭議,二戰對於中、日、韓三國關係的影響,短時間內仍無法解決。

在兩岸,馬英九已同意國防部7月在湖口舉行「抗戰勝利70週年」戰力展示,北京則預計9月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大型的閱兵儀式。兩岸舉辦這種閱兵活動被視為爭奪二戰勝利話語權的一部分,同時間,台灣內部關於二戰也有不同的聲音,被討論最多的當然就是二戰時期身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到底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

傅星福

作者研究所讀台文所。對台灣歷史的一切都有興趣。

 

Ambar Kaur

作者為曾在泰緬生活多年的文字工作者

 

性‧公娼‧文萌樓的故事──性邊緣地景保存的困境與看法

2015.5.24,在台北市歸綏街的文萌樓辦公室內,舉辦了一場有關於前公娼暢談這十八年來的抗爭生涯與講述保存文萌樓古蹟之意義的座談會。在這場座談會中,多數的參加者為對社會議題極為關心的大學生、日日春發展協會工作人員、前公娼、老嫖客,以及對此議題有興趣的社會人士。這場座談會的主軸,其目的是希望讓來參加者更能了解文萌樓的保存意義、性工作者對於自身職業的意義詮釋、感受等內容。

以民間劇劇力抗官方課綱微調

相較於政府近來主導教科書課綱微調,欲藉由教育改變下一代對台灣歷史發展脈絡的客觀認識與灌輸大中國主義視角,近年在台灣民間最能展現常民文化的戲劇與電影等大眾文化傳播管道,卻逐漸有帶起重新認識與再現遭大中國主義批判、歧視與刻意忽視的日本統治時代與台灣常民生活文化的趨勢,並獲得不錯的收視效果。此一民間引領的無形「認識台灣」潮流,不僅持續扮演維繫台灣文化存續的重要角色,更是潛在建構台灣國族認同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近年以日本統治時代為取材背景製播的電影,較知名且獲較大回響的如敘述1930年代台灣嘉農打進甲子園冠軍賽的《KANO》、敘述霧社事件的《賽德克巴萊》、穿插敘述在台日本人引揚歸日的《海角七號》,以及2008年推出、以新竹客家人抗日為主軸的《一八九五》等。

戲劇方面,近日台視開播的八點檔連續劇《春梅》,也以1920年代台灣日本統治時代為背景鋪陳故事與呈現當時的社會樣貌。

愛爾蘭同性婚姻公投過關,台灣呢?

愛爾蘭於當地時間5月22日舉辦修憲公投,由公民決定是否同意將憲法第41條修改為「婚姻可由不限性別的2人合法締結」(Marriage may be contr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law by two persons without distinction as to their sex.),歷經15小時投票,愛爾蘭政府於23日晚間近7時宣布公投結果,62.07%贊成、37.93%反對,投票率為60.52%。愛爾蘭正式成為全球第20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也是第一個透過全民公投方式,賦予同性伴侶結婚權利的國家。

當修憲相關程序完成後,愛爾蘭預計最快今年九月以前出現首例合法結婚的同性伴侶,這對遲至1993年才將同性戀除罪化、1995年才透過公投讓離婚合法的保守天主教國家愛爾蘭而言,人權進程可謂跨越相當大的一步。

陳沂庭

作者曾任廣播記者,目前旅居愛爾蘭。時常有莫名偏執,期望透過文字的力量,對社會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