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研究編輯、文字工作者。
相較於政府近來主導教科書課綱微調,欲藉由教育改變下一代對台灣歷史發展脈絡的客觀認識與灌輸大中國主義視角,近年在台灣民間最能展現常民文化的戲劇與電影等大眾文化傳播管道,卻逐漸有帶起重新認識與再現遭大中國主義批判、歧視與刻意忽視的日本統治時代與台灣常民生活文化的趨勢,並獲得不錯的收視效果。此一民間引領的無形「認識台灣」潮流,不僅持續扮演維繫台灣文化存續的重要角色,更是潛在建構台灣國族認同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近年以日本統治時代為取材背景製播的電影,較知名且獲較大回響的如敘述1930年代台灣嘉農打進甲子園冠軍賽的《KANO》、敘述霧社事件的《賽德克巴萊》、穿插敘述在台日本人引揚歸日的《海角七號》,以及2008年推出、以新竹客家人抗日為主軸的《一八九五》等。
戲劇方面,近日台視開播的八點檔連續劇《春梅》,也以1920年代台灣日本統治時代為背景鋪陳故事與呈現當時的社會樣貌。
這些作品皆以呈現當時台灣僅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及官方日語的語言文化環境,忠實反映1945年二戰結束前台灣人歷經不同階段日本統治時代背景的生活樣態,以及當時台灣人的國家、地域與世界觀及信仰等,除有不希望受異族統治下的反抗情節,也能以較貼近史實角度「再現」日本統治時代下常民生活樣貌,無形中讓觀眾更能了解日本統治時代下台灣社會生活的種種,非透過大中國主義視角,刻意否定與醜化日本統治台灣的50年。
從電影《KANO》可見台灣人1930年代已開始透過「收音機」(ラジオ)收聽日本甲子園比賽現場轉播及其他廣播節目、日本建造嘉南大圳大幅提高嘉南平原灌溉收成、嘉義市街呈現的台灣都市1930及1940年代樣貌、當時台灣縱貫鐵路南北連通風貌、基隆港扮演的台日交通樞紐重要性,以及更重要讓台灣人知道「棒球」並非無緣無故在台東紅葉少棒成名後才興起的運動,而是更早由日本人傳入、在台灣全島透過教育等管道發展下才有的根基等。
從《春梅》一劇,可見1920年代台灣人留學日本、接觸左派思想的社會運動、農民抗爭運動早已萌芽發展的社會樣貌,以及較富有台灣醫生家庭及較貧窮農家生活樣貌,如女性當時已在看流行雜誌、穿著「洋服」,男性也跟隨日本西化風潮,穿起西裝等西式打扮,一般民眾則仍是傳統農家打扮。而日本統治時代的社會控制機制「警察大人」,也在《春梅》及《賽德克巴萊》等作品中可見。
這些作品傳遞給台灣閱聽大眾的不只是戲劇張力、男女主角美醜或聲光效果而已,更是透過戲劇及電影等大眾傳播管道,無形將劇本呈現的時代背景「意義」傳遞給閱聽大眾,讓台灣人觀看這些作品時,能夠對日本統治台灣的50年有更多認識與連結,進而對祖先一脈傳承下來的生活文化及語言有更深入理解與認識。
這對台灣人認識台灣這塊土地「完整」的客觀過去,而非接受大中國主義視角片面對日本統治時代歷史的刻意抹滅、忽略及醜化,有很重要的娛樂兼教育意義存在,無形扮演讓台灣人透過戲劇與電影認識1895─1945年這段台灣歷史「斷層」的重要使命角色,進而讓台灣人產生討論、共鳴與進一步「再認識」的機會。
同樣的,能夠彰顯台灣常民生活樣貌的台語戲劇雖早年在老三台時代已有,但都在非熱門時段且時間短,不過近年主要八點檔時段卻可見台語劇愈來愈普及趨勢,從早先民視、三立製播台語八點檔開始,逐漸到老三台中的台視與華視也自行製播台語八點檔,同樣獲致不錯收視效果。
此一民間興起的台語劇趨勢,即使仍遭部分親中媒體與民眾輕蔑及醜化,但在演員們以台語演出台灣常民生活樣貌下,經過電視、網路等媒介高收視率的傳播,讓民眾更熟悉於台語的對話及生活樣態,無形中確保了台灣語言文化的存續,甚至無形帶起部分外省民眾學起台語的現象。但除了台語之外,同樣希望客語及原住民文化也能透過更多大眾傳播管道維繫,以維持台灣這塊島嶼本是多元的移民社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