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想想】荷西‧黎剎級巡防艦:菲律賓海軍現代化的理想與現實

友善列印版本

至少從1970年代以來,菲律賓海軍就一直落後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更遑論其他海上強權。由於依賴美軍退役船艦加上高度關注內部的戡亂作戰,菲國海軍沒有反艦與防空飛彈以及反潛魚雷,實質上僅有巡邏加上兩棲運輸的功能。故當美國於2011年起提供退役的漢米爾頓級(Hamilton-class)海巡巡邏艦時,雖然僅有火砲與直昇機平台,仍然如獲至寶。

然而,隔年司卡博環礁(Scarborough Shoal,中國稱黃岩島)與中國海巡的對峙中,不僅暴露菲國戰術的錯誤,也顯示缺乏因應衝突升級的能力。於是馬尼拉開始有採購現代化巡防艦的計畫。在經過幾次招標,一度有印度廠商得標的報導,但是大概基於與美系設備以及跟韓國的軍售關係,由韓國現代重工以仁川級巡防艦基,以該國的民族英雄荷西‧黎剎(Jose Rizal)來命名第一艘巡防艦,第二艘則以菲美戰爭(1899-1902)中的將軍安東尼奧·盧納 (Antonio Luna)。

雖然這兩艘巡防艦無法徹底逆轉菲國面對中國南海艦隊的劣勢,但是可以起戰術與戰略的影響。就戰術而言,目前菲國海軍能執行的任務至多到限於火砲的交火,因為以飛彈為主海戰會立刻讓菲國海軍的船艦,無論大小,成為靶艦。所以實際的上限為對峙與衝撞,但是這些戰術目前主要是由海巡來執行。

換言之,僅有海巡能力的菲國海軍很難在西菲律賓海(菲國對南海的稱呼)有適當的角色。有飛彈戰力的巡防艦則可以成為海巡後方第二線的角色,一旦衝突升級且沒有陷入數量劣勢的狀況下,菲國無須一味避戰。巡防艦本身的聲納與搭載的反潛直昇機,則可以偵測穿越其群島水域的中國或他國潛艦,因為目前菲國對於潛艦是無設防狀態。

戰略上,菲律賓可於海軍的事務上貢獻盟友。目前為止,菲國海軍缺乏戰力加上船艦老舊使得除了參加環太平洋等國際演習外,頂多就是與馬來西亞與印尼執行反海盜巡邏,很難實質參與美國與盟國的國際行動,只有依賴的角色。當新造的巡防艦有著嶄新對空、對面與對潛的偵測、火力與防護,就能貢獻聯合作戰。這對於菲國因中國崛起而日漸緊張的地緣戰略環境來說,這有強化盟約的效果。當然,這樣的貢獻至少要在2022年親中的執政者下台後才有機會。

儘管有著這些正面的影響,這兩艘巡防艦卻因為經費問題而降等,幾項重要的武器被刪除,變成預留安裝空間。這個「降級」曾經被指控有貪污嫌疑,也可能是契約的法律問題。

無論如何,戰力大幅下降是確定的後果:中程防空飛彈與垂直發射系統,以及對抗反艦飛彈最後防線的近迫武器系統(Close-in Weapon System, CIWS,如方陣快砲)就只聞樓梯響,防空就僅能依賴短程的西北風防空飛彈。對於反潛重要的拖曳式聲納也沒有安裝,只能依賴艦體的聲納。因此,該艦對於各項主要威脅的反制能力大幅減弱,雖然沒有掉到只剩海巡功能,但實戰的生存力恐怕不甚樂觀。

跟區域其他的巡防艦相比,原有的規格可以媲美同樣韓國打造的泰國蒲美蓬·阿杜德級(Bhumibol Adulyadej-class)巡防艦與馬來西亞的馬哈拉惹里拉級(Maharaja Lela-class,以法國追風級為底),在火力上還因為近迫武器略強於新加坡的可畏級(Formidable-class,法國拉法葉級為底),拖曳聲納更強過印尼海軍的瑪爾塔迪納塔級(Martadinata-class,荷蘭Sigma級為底)與越南的丁部領級(Đinh Bộ Lĩnh-class,俄國的獵豹級),結果降級之後比這些鄰居都弱。湊巧的是,降級的決策是出現在親中的杜特蒂,是否有外交考慮實在耐人尋味。

無魚蝦也好。儘管可觀的降級,荷西‧黎剎級巡防艦仍是菲國史上不僅是最強,也是首次自購的重要水面軍艦,只是對於區域軍事平衡的影響與對於本國戰略的效果恐將有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