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農說書】誤以為黎明的悲劇──談《重構二二八》

友善列印版本

二二八屆滿七十周年,該關注的不僅於它由險學躍為顯學(有嗎?),更須留意二二八是否有更明確的例證,以及論述是否有新穎突破之處。可喜的很,二二八前夕由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出版的《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衛城出版,2017年2月),就完全符合了上述要求,謂之為二二八研究的新旅途,一點都不為過。

新穎突破,首先在於個人的破繭而出。基本上,《重構二二八》係陳教授舊作《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時報出版,1995年2月)的異樣翻新。該書是以作者博士論文改寫而成,著重於戰後國民政府派系鬥爭,致使戰後台灣的治理彼此牽制、窒礙難行,事件過程與後續發展都因派系間的狠鬥、猜忌、私心自用,悲劇由此鑄成。這於二二八事件得以公開討論的初階,確實有別立新局的用意。

但彼時陳翠蓮尚未將國民黨的權鬥賦予更深刻的中國統治模式,所以派系之爭除讓人嫌惡,仍透顯不出背後的陰森鬼林是如何的纏繞、造業。經由本書的大幅改定,軍統、中統、CC派、政學系、孔宋集團、三青團…猶如亞馬遜叢林裡不同類屬的植被,互競穿插、遮蔽晴空,卻又源遠流長、分枝茂密,形構出一幅無所不在的共生食物網,進而改造台灣既有的政治文化、生態。如此見樹又見林的析解,下文還會再進一步闡述。更值一提的新穎突破處,是美中體制的確立、運用與重組,這是本書重點與立異處,別無分號。

從來,獨派堅守「台灣地位未定論」主張,多由國際法入手,強烈質疑開羅宣言以降的台灣安排;但對於國際強權美英等國如何理解、制定相關的對台政策,乃至隨著時局變遷改絃易轍,這都必須深入脊髓、微血管探幽,絕不能固著、本質化。準此,陳翠蓮勤敏於史料爬梳,道出美國由戰前的奪島計畫、軍事占領,再到同意由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占領台灣,美方內部既有不同意見,且不斷調整策略;反之,中國政府在確立中美體制(美主中從)的前提下,無論是蔣介石或陳儀等人,全都一點一滴偷渡中國主權及於台灣的主張。

也就是說,戰後治理台灣的美中體制固然符合國際法要旨,國民政府不敢也不可能違逆這一安排模式;但國民政府卻是順水推舟、借殼上市,表面上奉從美中體制,因為若沒有美中體制為表,國民政府部隊無法整編來台事實占領;但實質上則全力輸出中國統治模式,特別是以特務系統為先遣部隊,透過半山、在地黑道分子迅速滲透台灣社會,達成生米煮成熟飯的用心。

鄙意以為,這是採自「陽儒陰法」而新創的「陽美陰中」治理模式!國府經由特務布線、意識形態的反覆宣傳(「台灣光復」、「復歸祖國」),美國的主導角色漸次消失隱遁,從此台灣人遂以為「光復」、「復歸」是何其順理成章的先驗命題,以致任人洗劫日產、爭權奪利,台灣人祇能乾瞪眼,還得為天上掉下來的漢奸罪名緊張惶恐;但這在島內還可以瞞天過海,但是戰後海外台灣人(無論是中國、南洋或日本)的遣送,依美中體制可是排在日人、朝鮮人之後。身分游移未定的在日台灣人,經歷了「澀谷事件」後,方知台灣人的邊緣性。「澀谷事件」重創了國府形象,台灣人的不滿情緒可以和二二八事件遙相連結,背後首要檢討的就是「陽美陰中」的欺妄性,而陳翠蓮開啟了如是的思惟空間。

由於美國的默許,台灣成為中國的禁臠、新樂土,中國統治模式全盤移植過來,其特色是:一,「特務機關保密局最早進入臺灣,在各地建立調查站、密布眼線,並配合警備總部、警務處、各地警察局進行社會控制。」;二,「統治集團方面以長官公署為主,由陳儀治閩班底、軍統、孔宋系統及半山人士所組成,其中,陳儀班底主宰政治、軍統掌軍警、孔宋系統主財經,而半山人士則具有樣板作用。另方面,CC派與三民主義青年團未取得有力職位,乃積極發展組織,結合民間力量,擴大勢力範圍。CC派以國民黨臺灣省黨部為根據地爭奪日產、吸收黨員,並扶植民間團體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三民主義青年團最早進入臺灣,成員多為日治時期左翼抗日人士,在各地設立分支。兩大派系形同在野勢力,吸收在地力量,牽制統治當局。」(頁191─192)

中國統治模式的移入是二二八悲劇肇生的催化劑,這自是廣義的文化衝突論之一環;然而,陳翠蓮並非本於「中國=前近代=落後VS.台灣=近代=文明」角度詮釋二二八,她發現「無論左派、右派莫不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國民黨臺灣省黨部及相關外圍組織,在新秩序下尋找機會。日治以來追求的自由、民主,很快被黨國文化、派系政治所取代,而人們在學習、適應中國式政治行為模式的同時,也捲入複雜的派系鬥爭生態。」(頁461)

台灣人在戰後快速融入中國統治模式,正是導致二二八事件複雜化,無法取得更高視野、更具組織性的成因。陳翠蓮以相當的篇幅述說陳逸松、劉明、蔣渭水等人的角色扮演,他們既隸屬不同的派系(蔣渭川的「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屬CC系,陳逸松和劉明則為軍統保密局所用),且彼此牽制互鬥。更可議的是半山系統裡的特務如林頂立、劉啟光等人,則是執行安插許德輝之類的流氓進入「忠義服務隊」,名為維持秩序,實則帶頭搞騷亂、製造紛爭;進而捏造情報(奸黨作亂、台人奴化、獨立叛國)、誇大危機;21師調來台灣後,特務系統也迅速組織別働隊進行「密裁」惡行。至於前述陳逸松諸人,再如何配合官方行動,最後也祇證明他們係遭利用的棋子,最終就是狡兔死,走狗烹。

近來,共產中國和統左成員不斷強調共產黨(王添灯的智囊祕書潘欽信、蕭來福、蘇新等都是地下黨人)在事件中扮演樞紐角色,意味著二二八事件係由中共主導;但陳翠蓮經由史料比對,確信陳逸松才是草擬〈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組織大綱〉和〈八項政治根本改革方案〉(其後發展為〈三十二條處理大綱〉)的關鍵人物,蘇新、陳明忠、楊渡之類的紅色觀點祇是「三人成虎」的手法罷了。就因為中共心虛無料,所以今年二二八七十周年的紀念活動虎頭蛇尾、自討沒趣。

歷來研究二二八事件,總會遇上孰為元凶的大哉問,尤其是陳儀與蔣介石的角色最具關鍵。準此,陳翠蓮以中國統治模式入袋(依恃武力、迷信暴力,以維護自身權位利益為最高目標),據而指出陳儀的兩手策略;一方面對處委會的各項要求虛與委蛇,另一方面急向中央請兵(請兵電文「寅冬亥親電」業已由國史館新近彙編的叢書公諸於世),證明陳儀自始就將事件定調為「奸偽煽惑」,請求出兵並非無奈所致。

至於蔣介石方面,有人以二二八前夕,國民黨大軍在山東萊蕪慘敗,山東問題遠優於台灣內亂,致使他的出兵決策係受陳儀蒙蔽云云;但陳翠蓮以蔣氏日記為本,具體指出蔣介石從未相信共黨力量是動亂源頭,反倒是「政府武力空虛」、「軍隊調離」才是台灣陷入全島動亂之因,所以儘管他對陳儀作法內心實感不滿,公開場合卻絕對力挺到底。至於他對台灣用兵,更有著「台民初附,久受日寇奴化,遺忘祖國,故皆畏威而不懷德也」的新殖民心理。此外,蔣氏為首的國民政府深懼外國勢力藉此干涉台政,所以派兵鎮壓並以綏靖、清鄉手法有計畫的清除台灣各界菁英,這一切皆是蔣氏渴望並具體而行的策略。

另外,國防部長白崇禧來台「宣慰」一事,過往曾被美化,特別是白氏的小說家兒子白先勇著書替先父「表功」;陳翠蓮則說白崇禧的宣慰行徑,只是政治展演的作用,實質的救恤功能十分有限。更且,白崇禧同意警備總部將暴動相關人犯以軍法審判,亦以維持政府威信為要。凡此,無論陳儀、柯遠芬、彭孟緝、張慕陶、白崇禧這些中央與地方要員,都具體而微展現中國政治的「前近代性」,致令已習於法治秩序的台灣菁英天真過度,終致一個個難逃死劫,至於劫後餘生者也從此喪志失神,整個台灣社會對政治、統治當局未敢再強烈與聞。

陳翠蓮也以一個篇章闡述美國與二二八事件的關連,這其中的關鍵人物乃是葛超智(George Kerr)。葛氏常被獨派人物視為台灣之友,左統人物則嚴厲抨擊葛氏製造民族分裂、居心叵測,實則依陳翠蓮剖析,儘管葛氏在事件前後對國民黨政權全無好話,其後並力主託管論調;但他的言論從未獲得主管(不論是台北領事館、南京大使館和美國國務院)青睞,且他展示的是一種「美國利益優先的愛國主義者」姿態。陳翠蓮言外之意不在褒貶葛氏,反倒是在講陳美中體制裡美國的本位心態──台灣及台灣人心所嚮,從未是他們決策焦點,且從來都是如此,這也反映出陳翠蓮對美國的戒心與不信任。

當然,二二八事件有太多未窮盡之處,例如從吳濁流到陳翠蓮都點到半山的爭議。林頂立、劉啟光之流的醜行固已漸次出土,但像黃朝琴、連震東、李萬居之人到底扮演何種角色?李友邦、張邦傑在事件後又如何思考他們的祖國情?這恐須更多史料搜羅以及民間資源的匯入,甚或戲劇小說的展演才可能悟到一些心得。

還有,「反抗運動分裂為談判路線與抵抗路線,菁英分子以談判為主,部分地區青年及學生收奪武器、組織抵抗行動,兩者之間缺乏聯繫管道,更無整合機制,甚至出現彼此對立的態勢。其次,無論是談判路線、抵抗路線,都缺乏長遠與完整的行動規畫,及因應各種可能發展方向的方案推演。」據此,陳翠蓮直指「於今視之,缺乏權力運作與政治鬥爭經驗的臺灣人,在事件中顯露了直率躁進、短視近利的政治性格。」

但鄙意以為,若不回溯1920年代左右派的紛擾,以及把30年代後期推動的皇民化運動與戰爭動員納入思考範疇,恐無法理解各方人馬各自為政、權力傾軋的荒謬原委,且不該以島民的狹隘性輕易定奪。歷史研究之難在於:史事要全面揭露,真相要躍出,都是難上加難,更因它還影響到今日,所以二二八的失敗,絕對是今之台灣人該戒惕的難關。

總的來說,陳翠蓮揭櫫美中體制,是要告訴眾人:二二八不是中國純粹的內政,而美國主導的方向則隨著時局而變易,台灣人的意向卻非重要的考量因素。至於中國統治模式的嵌入,則是悲劇難以避免的主因,除非治理思想全面民主化、理性化,否則光是政權轉移是難以剔除這種統治模式的幽靈。祇盼讀者能善體作者用心,二二八才有柳暗花明的新徑拓出,不致淪為洞穴之囚。

相關連結:
【書摘】《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請兵/欺瞞兩線並進(上) 

【書摘】《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請兵/欺瞞兩線並進(下) 
 

關鍵字: undefined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