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想想】 台灣茶的未來:加入物聯網的全球革命

友善列印版本

上上週,「製茶魔術師」陳澄清巡完自己的有機茶園,回家後很高興地跟太太說:「下星期茶葉終於可以收成了!」隔了一個星期,他從田裡回到家,一樣笑嘻嘻地,不過告訴太太的卻是:「妳沒得吃了,都給蟲吃了!」

雖然種有機茶「吃的不穩定」,有「製茶界資優生」美譽的陳澄清在台灣茶葉界赫赫有名。他經營的如發茶園,位於台灣茶葉最大集散地南投名間鄉的松柏嶺,走的路線不是拼產量,而是拼技術。不但是茶葉比賽特等獎的常勝軍,對製茶品質要求甚為嚴格的「慈濟有機茶園」,也把烏龍茶及小葉種紅茶都交給他代工。陳澄清靠頂尖技術吃飯,可以看著自己被蟲吃個亂七八糟的有機田,笑瞇瞇地告訴我:「我十幾年前種田,每次灑完農藥後都身體不好,我就覺得這種東西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好,所以我做有機就是做功德,做歡喜。」

在國際農產品大軍即將壓境的前夕,從這位「茶葉資優生」開始,來談談「台灣茶葉的未來」。

15年前陳澄清就以自然農法栽種茶葉,不但不灑農藥,甚至不灌溉──因為灌溉必須抽地下水,所以他的茶樹樹根都很深,因為它們已經磨練到可以「自己吸收水分」了。這種種法,產量當然不穩定又稀少,在可以年收六次的「松柏嶺」,陳澄清的有機茶園一年最多只能收兩次,所以朋友和他打招呼,總是戲稱:「你的『大禹嶺茶』收成了沒有?」

自然農法栽種加上「魔術師等級」的製茶功夫,陳澄清追求的茶葉就是「台灣精品」。這樣的做法,讓他的茶園時時刻刻都充滿了來參訪的學者專家。但是即便如此,陳澄清仍然面臨混茶(台灣茶混越南茶賣)的危機──他的客戶,除了散客外,主要是賣給茶行。他將茶葉大包裝賣給茶行後,茶行再分裝出售,陳澄清無論多麼珍惜自己的產品,都無法控制分裝後的茶葉品質。

從產銷履歷,到今年開始推行的QR code,每一項他都去申請,但是陳澄清坦言:「茶行和中盤恐怕不會讓我把QR code貼上去⋯⋯」因為消費者一掃QR code,他的地址電話全部一覽無遺,「消費者只要打電話向我買就好了啊。」

「我現在真正缺乏的是⋯⋯」陳澄清頓了一下:「小農行銷的管道吧!」

消費者直接向生產者購買,看起來的確是解決食安問題,對抗外來茶葉的最好辦法,也符合未來產業的趨勢,但是,這個方式真的可行嗎?對茶產業來說,恐怕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茶是一種高低價差百倍的產品,一斤從100元到兩、三萬元都有,用比賽行銷茶葉的行銷方式,也與一般農產品促銷活動大不相同。換言之,茶葉的「技術成份」佔了價格的最大比例,比賽特等茶要價數萬,一般茶葉不過幾百元。所以現在的「小農市集」對茶葉都不管用。

小農行銷的成功關鍵,就是消費者對生產者及產品的認同,這一點,對茶葉更是攸關生死。所以,除了生產履歷之外,茶飲的試飲和口碑更是不可或缺。

其次,茶葉最大銷售量是平價茶飲市場,茶飲市場是由零售商面對消費者,零售商需要的是生產者提供完全安全的保障。所以,茶葉銷售並不只是「生產者對消費者」這麼簡單。

陳澄清的話,正打中了台灣茶產銷目前的結構性問題:「茶葉農的銷售管道在哪裡?」台灣茶要如何面對全面的QR code──「生產者對消費者」的時代呢?

當前全世界正面臨一場新的產業革命:物聯網的發展,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向生產者購買,中間的行銷、批發、配銷、零售都消失了。「零邊際成本」時代來臨,改寫人類的經濟史。

許多產業在面臨「零邊際成本」時代,都迅速地萎縮了,例如書店、唱片行等,剩下來的產業則必須向越來越少的顧客,銷售非常專門化的產品和服務維生。對茶葉產業來說,傳統的中盤、茶行在新的時代也應該蛻變,成為「物聯網經濟」時代的一部份。

那麼一個新時代的茶葉產業,需要哪些推手?

為保障產品安全,所以產品要能追溯產地、生產履歷、檢驗紀錄,要提供生產者及消費者服務的機制,讓兩方都能輕易地透過上網得到一切資訊;產品需要包裝,創造消費者認同,所以我們要會「說故事的人」,能夠讓土地長出的作物化為一般消費者能感同身受的經驗;除了這些以外,零售點將轉變為產品的體驗端,而不是定價者,零售點提供消費者產品經驗,在生產者和生產過程透明的時代,價格將由參與者共同決定。

聽起來是否十分遙不可及?但是,我們在過去的10年間,已經眼睜睜地看著網路通訊改變了我們所處的世界,當蒸氣機呼呼地推動的那一刻開始,人類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在這個過程中,許多舊產業會被碾碎,但是也有許多新生機不斷地冒出來。

我們可以選擇被拋棄在宇宙洪荒中,或是搭上這台物聯網的革命火車朝未來揚長而去。跟上新時代!這就是台灣茶的未來。

關鍵字: undefined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