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介】鐵的歷史:《張發奎口述自傳──中華民國第四任陸軍總司令回憶錄》導讀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張發奎口述自傳──中華民國第四任陸軍總司令回憶錄
口述:張發奎
訪談紀錄:夏連蔭
中文譯註:胡志偉
出版:臺北: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

張發奎,字向華,一名逸斌,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清化鄉矮嶺村(今隘子鎮彩嶺村)客家人,家族流傳自稱唐始興伯張九齡之後。張發奎生於前清光緒22年(1896年),家貧而16歲從軍,民國元年考入粵軍廣東陸軍小學,同學有薛岳、黃琪翔、余漢謀等,在校期間秘密加入國民黨。

直升武昌第二軍官預備學校畢業後回鄉投入粵軍,因守衛的廣東省士敏土廠被選中為護法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府,成為孫中山侍衛。軍政府改組為七總裁制,隨援閩粵軍陳炯明驅逐廣州陸軍部長兼廣東督軍莫榮新桂軍。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與薛岳、葉挺同任警衛團營長。陸軍總長陳炯明叛變後,張發奎一度率部眾於始興打游擊,從此為廣東鄉人稱為「大王」。

孫中山回任大元帥,張發奎投入建國粵軍,後改稱中國國民黨黨軍。孫中山逝世後,黨軍改稱國民革命軍,蔣中正為總司令,東征陳炯明,張發奎時任第四軍李濟深部獨立旅旅長。蔣中正在惠州遭遇廣東督辦林虎,被圍於五里亭頂,張發奎率官兵光身突破敵陣,大敗林虎,繼而又於南征瓊崖護軍使鄧本殷中立功。張發奎勇救蔣中正,為蔣感念終生,張雖一生三次兵變反蔣,卻從未遭蔣依律懲處。國民革命軍北伐前夕,張發奎升任第12師師長。

張發奎於國民革命軍北伐中與兩湖巡閱使吳佩孚作戰中名震天下。他率所部黃琪翔、葉挺等在湘江東岸作戰,連下醴陵、平江等地,吳軍於湖北省咸寧縣汀泗橋天險佈陣決戰,張發奎得農民之助,涉汨羅江強攻之而大敗,第36團黃琪翔部居首功,第12師進而於賀勝橋之戰再勝,吳佩孚親自督軍亦不可敵。國民革命軍直抵武昌城,圍攻40日而下,獨立團葉挺部居首功。第四軍因之獲得「鐵軍」之稱,張發奎則被稱為「鐵軍英雄」。張發奎於攻克武昌後出征江西,於馬回嶺之戰全殲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主力蘇軍第四師謝鴻勛部,與李宗仁號稱鋼軍之第七軍合取九江、南昌。

張發奎升任第四軍副軍長,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再升軍長,黃琪翔為副軍長,蔣中正另於南京建立國民政府,並發動清黨,武漢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張發奎於河南省臨穎縣血戰大敗安國軍主力奉軍張學良部。武漢國民政府分共後,張發奎被擢拔為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東征討蔣。後經談判,武漢國民政府遷往南京,國民政府恢復統一。民國16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和蘇聯支持下,以張發奎旗下葉挺、賀龍等部為主,開離武漢在江西南昌發動兵變,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並一度另立國民政府。紅軍初建以第四軍為番號,抗戰時期成立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表明繼承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鐵軍勇武的光榮歷史。

張發奎率軍前往南昌討伐,工農紅軍由葉挺指揮退守粵東,取消自立之國民政府中央,另建各蘇維埃地方政權。張發奎懷疑國民政府清黨分共,有違孫中山聯俄容共路線,也對於共產黨人的處境充滿同情,因此在鎮壓南昌暴動中,有縱放其第四軍屬下共產黨軍人的情形,這些人包括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的葉劍英、賀龍、林彪、陳毅、聶榮臻、朱德,但葉挺也遭共產黨內部檢討存有溫情主義,沒有在第一時間解決張發奎。

武漢與南京國民政府合組中央特別委員會恢復統一,張發奎與黃琪翔由南昌轉向直撲廣州,發起第一次護黨運動,自立為護黨救國軍,擁護汪精衛復任國民政府主席,是為廣州政變或張黃事變。張發奎出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廣州政治分會臨時軍事委員會主席。惟第四軍參謀長兼教導團長葉劍英竟於蘇聯支持下發動廣州暴動,擁護張太雷出任廣州蘇維埃政府代理主席兼海陸軍人民委員會委員長,張發奎倉促之間乃指揮第四軍教導第一師薛岳部與聯合李福林第五軍進行鎮壓。此事導致國民政府與蘇聯斷交。張發奎捲入國民政府內部政爭,又使共產黨勢力坐大,受國民革命軍各軍圍剿,乃被迫下野。

國民政府北伐成功統一全國後,旋又因軍隊編遣問題爆發中原大戰,張發奎擔憂第四軍縮編為第四師後遭到裁撤或消滅,乃復出號召第二次護黨運動,出任桂系李宗仁護黨救國軍第三路總司令,戰敗而退隱赴歐美。民國25年,為蔣中正延請出任國民革命軍閩贛浙皖邊區清剿總指揮而復出。抗戰爆發,任第三戰區第八、九集團軍總司令,參與淞滬會戰;任第九戰區第二兵團總司令兼第八集團軍總司令,保衛大武漢;任第四戰區司令官,負責兩廣防務,阻敵於廣西桂、柳、崑崙關;任第二方面軍司令官,反攻兩廣。日本投降後,任廣州香港海南受降官,對於國民政府官員四處接收變成劫收的貪污情形,深深不以為然。張發奎有意收回香港與澳門,則藉追懲漢奸和戰犯屢屢施壓於殖民當局。

張發奎於戰後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廣州行營主任、國民政府主席廣州行轅主任,主持兩廣軍政復員。他是代表國民革命軍的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國共內戰爆發後,在粵東剿共失利,改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在廣東始興同額競選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但見三大戰役國軍潰敗,為堅守廣東,張發奎挺身呼籲廣東人大團結與粵人治粵並為之運作奔走,民國38年1月蔣中正總統下野前夕,任命薛岳代替宋子文出任省主席,張發奎繼而也為代總統李宗仁任命為陸軍總司令,期限三個月,構想防衛湘贛粵邊區計畫。惜縱以張發奎、薛岳、余漢謀等廣東名將皆難以救大廈於將頹,張發奎三個月滿辭職,由參謀總長顧祝同兼陸軍總司令,行政院長閻錫山率各部會遷移廣州,蔣中正集中軍力用以保衛廣州中樞,防衛湘贛粵邊區計畫遂作廢,胡璉兵團沿梅江撤往臺灣,解放軍則越過五嶺,以摧枯拉朽之姿長驅直入廣東,行政院再遷四川省成都市,薛岳避走海南,張發奎則黯然避秦隱居香港。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月底金門古寧頭大戰由湯恩伯、胡璉聯手鎮防獲得大捷,年底,中華民國退守臺灣,兩岸自此分裂。

張發奎軍事成就的巔峰在北伐時期,汀泗橋一戰根本性地使國民政府擴展至華中,奠定國民革命的勝利基礎。抗戰時期他戍守兩廣,安邦定國,功勳卓著。張發奎自評在抗戰中未打過一場勝仗,但曾達到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目標。

他雖對於蔣中正的心胸器量嘖有煩言,卻充分肯定蔣中正領導中國堅持抗戰的決心。蔣中正於戰後接受共產黨提議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卻又一面積極布局消滅共產黨,和平談判與軍事征剿兩手並舉,張發奎深不以為然。他認為陳誠解散滿洲國軍隊和主持戰後軍事整編過於意氣用事,以致許多未獲安置的退伍軍人為生計而投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張發奎對蔣中正以國民黨總裁身分擅自干涉軍政大計亦忿忿不平,他擔任國軍陸軍總司令時,往往無法全盤掌握國軍部署與動向。但張發奎仍承認是蔣中正的堅定和耐心,終於能在李宗仁棄職之後,力挽狂瀾,使中華民國得以保有臺灣基地。

張發奎作為一個廣東客家軍人,他所處的歷史和地緣關係,則根深蒂固地決定著他一生的命運。廣東,是孫中山護法運動和國民革命的根據地,聯俄容共的起點,而國民政府東征後第一個拓展的版圖東江行政專區,是粵東客家人和潮州人的故鄉,這一由周恩來擔任東江各屬行政委員負責領導的地區,卻也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發展農民運動和土地改革的地方。張發奎和廣東和客家籍共產黨人之間存在著太多難以切割的愛恨情仇,這也使張發奎的革命事業和戎馬生涯備受羈絆牽扯。

正因如此,從客家研究的角度,張發奎鐵軍的興亡浮沉,就成為廣東客家子弟兵在中國近代史以及外省客家軍人在臺灣現代史上的重要見證。在第四戰區、第二方面軍、廣州行轅時他庇護了不少的中共地下黨員,當中許多人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黨國或廣東省黨政領袖。他的客家部將李漢沖、吳奇偉投共,在閩西和粵東被退出江西的胡璉第12兵團打開了去路。

張發奎流亡香港後,和前行政院副院長顧孟餘共同領導李宗仁幕後支持的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這是由中國青年黨李璜、左舜生、中國民主社會黨張君勱、國民黨張國燾、許崇智等各方人士組成的第三勢力,戰盟曾經由陳深率領由香港蒲台島對廣東發動過兩次海上游擊行動,惜因天候和香港水警所阻而失敗。戰盟擁護憲政民主,以民主中國運動自許,對國民黨在臺灣的違憲亂象批判不遺餘力,對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暴政更不予認同。

在此同時,美國則另支持前國防部第三廳(作戰)廳長蔡文治組織自由中國運動,自由中國運動曾拱張發奎擔任其海陸空軍總司令,但為其拒絕。李宗仁在美國宣稱任命張發奎為華南游擊部隊總司令,也為其公開否認。自由中國運動曾經由日本空投游擊隊到中國大陸數省,但當朝鮮戰爭爆發,冷戰結構大勢已定,美國轉而完全支持蔣中正政府,第三勢力遂日漸式微,戰盟即於1954年自行解散。1958年張發奎參與創辦《聯合評論》週刊,六年後因資金來源緊張而停刊。直到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領導國民黨政府革新保臺,張發奎才訪問臺灣。

張發奎生於亂世,投身軍旅,受到三民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啟蒙,堅定反對帝國主義,一心希望中國主權獨立與民族復興。張發奎因此多次企圖挑戰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殖民地、租界或國家特權。張發奎在北伐途中,曾揮軍直入武漢租界,造成外交事件,最後竟迫使外國撤離。抗戰勝利後,張發奎也曾經試圖以斷絕水陸供應收復香港與澳門的主權,但因美國對香港的戰略地位有興趣,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基於外交考慮,仍讓香港維持原狀,連帶澳門亦暫不收回,沒想到此舉,竟讓張發奎的後半生得以在英國的保護下安居香港。要認識香港在近代中國的歷史地位,張發奎的證言不得不看。

張發奎的反帝立場,也使他對於越南獨立運動寄予同情和長期支持。越南是共產國際在中南半島發展的重心,國民政府作為共產國際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中國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堅定成員,自然也吸引了許多越南志士前來投靠,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副主席阮海臣、總理范文同、副總理武元甲、越南共和國總統阮文紹等,都在中國留學和組織越南反殖民勢力,得到張發奎的保護。張發奎第四戰區司令部更是越南革命同盟會的直接支持者。

越革以聯合全越民眾及中國國民黨打倒日、法帝國主義為其宗旨,日本投降後,越南民主共和國獨立,北越由國民革命軍接收與受降,越革阮海臣即隨同回國與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合組聯合政府。國共內戰時,張發奎雖然自顧不暇,仍然關心著法越戰爭的戰況,接待越南民主共和國工商部長阮德臣,為之爭取中國的援助。後來勘亂失利,廣西國軍黃杰第一兵團三萬官兵由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命越南人武鴻卿為總司令組成越南建國軍撤往越南富國島,後轉赴臺灣。這是張發奎所種的善果,活人無數,為中華民國保存了一支勁旅,黄杰日後出任臺灣省政府主席,榮陞國防部長。武鴻卿於一九六零年代曾經參選過越南共和國總統,曾與張發奎聯絡,表示一旦當選總統,將請張發奎協助其與胡志明進行和議。

最後,我們要特別提醒的是,對於當代全球客家運動而言,張發奎是一位重要的奠基者和領導者。民國55年,香港崇正總會擬邀請擁有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的張發奎出任理事長,他堅持要崇正總會拿下高懸會所的五星紅旗才願考慮,事成後謙讓香港珠海書院監督、監察委員林翼中,自己則退居名譽會長。民國60年9月30日,香港崇正總會舉行創立50週年慶及崇正大廈落成典禮,張發奎泐碑揭幕,在全球各地47國客屬人士前,登高一呼,倡議發起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呼籲「海內外數千萬愛國僑胞支持反共國策,發動國民外交,以為我政府外交之後盾」,而以當次大會為首屆,復利用63年在臺北市召開第二屆大會的機會,成立了世界客屬總會,推舉薛岳為總會長,將永久會址定於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

張發奎推動全球客家運動之時,正值中國大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之際,張發奎始興祖墳為共產黨毀壞,親族橫遭迫害致死,昔日屬下葉劍英時任廣東省長,坐視不管。張發奎對此深感痛苦憤怒,而將對家鄉親族的思念,轉化為對客家認同的擁抱。第29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又將於民國106年在香港舉行,隨著兩岸關係的演變,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已不再有張發奎時代的反共色彩,而純然為維繫全球客家鄉親認同的盛會,僅就發起倡議此一點而言,張發奎、薛岳一代人對全球客家運動的貢獻功不可沒,也為在臺灣展開的客家文化復興運動,早就鋪墊好全球化的準備。

民國64年,李宗仁自美返回中國投誠,張發奎歎其晚節不保。民國69年,張發奎在香港去世。總統蔣經國發布褒揚令,讚譽張發奎「安內攘外,屢著勳勞,……執節懷忠,擁護國策」。

本書的英文原稿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韋慕廷(C. Martin Wilbur)主持近代中國名人口述歷史工作的成果,由傑出的華裔女學者夏連蔭(Julie Lien-Ying How)親自到香港訪問張發奎四百多次、並在香港和臺灣兩地專訪有關軍政人員予以核實後整理而成的。

夏連蔭本名蓮瑛,祖父為上海商務印書館創辦人、第一任經理夏瑞芳,父親夏鵬亦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經理,夏連蔭為夏鵬獨女,以論文《陳獨秀的政治思想》(The Development of Ch’en Tu-hsiu’s Thought, 1915-1938)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歷史學碩士,出身十里洋場書香門第,對近代中國人物可謂如數家珍。夏連蔭擅長於引導老人家說故事,但也會挑戰受訪者的記憶。她做過王正廷、陳光甫、左舜生等人的口述歷史,民國56年開始訪談張發奎,張發奎的真誠和認真,讓夏連蔭的訪談欲罷不能,著迷其中,她以張發奎私人日記、電報、信函、公文為線索,按年代詢問張發奎在每個歷史事件中的親身感受與目擊真相,且與有關歷史人物的訪談記錄、歷史文獻核對考證,最後完成的初稿達1089頁,但也因積勞成疾罹患癌症,而於1982年在美國去世,得年55歲,再也無力進一步整理出版。

韋慕廷於1985年將《張發奎口述自傳》全書微縮膠片捐贈予中國社會科學院,該院教授楊天石曾翻譯本書第六章〈第二次北伐與南昌暴動〉三分之一,憾舛錯甚多。2002年,筆名鄭義的香港民間史學者胡志偉,為了研究第三勢力,央請在哥大任教的張之宇、張之丙教授姊妹影印寄來《張發奎口述自傳》第20章〈創建第三勢力(1940-1954)的努力以及類似的牽連〉,胡志偉將其譯成中文並加註釋,於2003年12月發表於《中國近代史資料》第107期。胡志偉深感史料之精采與珍貴,乃發願於2004年起著手對全書進行譯註,並於次年7月赴美領取萬人傑新聞文化基金會第13屆新聞文化獎時,經張氏姊妹之協助,而在哥大講座教授夏志清陪同下,徵得哥大版本與手稿圖書舘(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館長珍.艾胥頓(Jean Ashton)的同意,購得中文的翻譯著作權。

胡志偉先生亦出身上海望族,父親即上海茂昌眼鏡公司創辦人胡賡佩,後流亡香港,重振家業。胡賡佩曾和至交嚴家淦在上海合開海龍咖啡館。胡志偉因家學淵源,博覽群書,洞燭幽微,心智早熟,青少年時因偷聽美國之音廣播,以現行反革命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逮捕監禁20年之久,但他守志不渝,自學不輟,1979年終於脱離樊籬,赴港與父親團聚。

38年來他以寫作著述維生,文史兼修,曾任香港作家總會會長,香港筆會會長、香港特別行政區藝術發展局委員暨文學委員會主席,現任香港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著作至今有一百二十多本。胡志偉的本書譯註工作由2002年開始,窮經皓首、焚膏繼晷,每日投入18小時,到2007年冬天始大功告成。胡志偉考慮到張發奎為客家人,對張發奎有關客家和家庭生活的談話盡量保存方言的原汁原味,在翻譯時還原了客家的語意。胡志偉讚譽《張發奎口述自傳》為有史以來最佳的口述歷史,而胡志偉在翻譯之外,又殫精竭慮為書中人物加注簡歷,配印一百多幅珍貴照片、作戰地圖與戰鬥序列表等,本書訪談者和譯者的朝乾夕惕舆業精於勤,使《張發奎口述自傳》擁有了最貼近他祖國同胞和客家鄉親心靈的最佳中文譯本。

2008年,胡志偉將本書定名為《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由其摯友李波(迄今仍因銅鑼灣書店出售禁書一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绑架覊押於浙江寧波)主持的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胡志偉很早就想在臺灣出版,但因人謀不臧,為洪喬所誤。由於大陸盗版印書猖獗,2012年,譯註者委託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所屬的當代中國出版社以《張發奎口述自傳: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回憶錄》為名出版了簡體字大陸版,不幸内文被刪去了張發奎對共產黨的批評字句八萬多字。儘管如此,這一不完全的版本,仍然在次年在《新華網》與中國圖書商報社聯合主辦的《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評選活動中,從40萬種書籍中脫穎而出,在傳記類書籍中,得票排名第三。

《張發奎口述自傳》對客家源流、風俗作了詳盡的描述,也對客家人在國民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歷史表現有所月旦褒貶,傳主、訪談者和譯著者面對歷史的誠懇虔敬態度,在在令我們感動,為避免在中國大陸因政治因素而被刪去的段落永遠湮滅,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乃特別情商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不惜巨資,在中華民國重新校訂編排出版第三版《張發奎口述自傳:中華民國第四任陸軍總司令回憶錄》,我們願意向臺灣和海內外客家研究學界鄭重推薦本書,這是《張發奎口述自傳》至今最完整與忠實的版本。我們也要藉本書的出版,做為獻禮,呈現給全球客家運動策源地香港舉辦的2017年第29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更要利用此一機會,向黄泉之下長眠的民族英雄、全球客家運動發起人張發奎將軍致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