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正確答案」收到櫃子裡,讓學生彼此「評判爭辯」吧!

友善列印版本

在我大學的時候非常認真地上課,那時百分之九十五課程的形態,都是上課時安靜聽老師說的一切,快速記下來,以便在考試時重複寫在考卷上,那就是正確答案,我就能得高分。十幾年後,我才驚覺那是多麼令人髮指地浪費時間。

在教育的初始階段當然要有正確答案,例如小學算數。但是愈往高等教育走,拿「正確答案」當作教育的目標和主要內容,意義愈小,誤導愈大。因為公認的正確答案往往是很快就算得出來、查得到的,是世界上沒有價值的資訊。有價值的資訊,都是那些還沒有正確答案的事,例如:五年後房價會不會跌?哪個再生能源潛力最大?這樣的問題都是沒有正確答案的,但它們價值千金。

大學如果有任何意義價值,一定不在於它把什麼樣的「正確答案」教給學生,更不會是要求學生重複教授的見解看法(可惜,這卻是常態)。大學的意義價值必然來自於培養學生的評判能力──評判世界上各種不見得正確的見解,與各種見解對話與爭辯,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且在評判別人的過程中,不斷改正自己的看法。

訓練學生記憶課本上的資訊、套用公式求解、重複教授的想法⋯⋯這些事,都是台灣教育體制擅長的。但是說到訓練學生「評判爭辯」,大部分老師不但沒招可使,甚至打從心底抗拒。其實,這些招並不那麼難,我們來看看歐美大學怎麼做。

考試考什麼?考對別人的見解有所看法!

之前的作品中談到過的烏普撒拉大學〈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這門課程,它對學生的評分方式是每兩個星期的單元結束時的「網路研討會(web-seminar)」。網路研討會是一整天的測驗,一切在網路上進行──也就是學生各自的家中進行,當然可以自由地查資料。在這個測驗中,除了提出自己的意見,如何評判同學的意見也是考試重點。一個學生如此程述這門課的測驗方式:

老師會出A, B, C三個題目。上午九點時,所有同學會在信箱中收到三個題目之一,全班同學有三分之一學生收到問題A,另外三分之一收到問題B,三分之一收到問題C。同學要基於課程中所有教過的知識,寫一篇八百字以下的短文,作答時間,是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共六小時,作答時間到了之後,學生就把題目連同短文寄給老師。

下午三點的時候,學生會從電子郵件上收到兩分其他同學寫的答案─A組學生收到一分B組學生寫的答案,一分C組學生的答案。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學生要為這兩篇答案,各寫 200 字的評論短文─而且也要以課程中學到的知識與方法作為依據。作業由誰給點評?老師慢上,同學先來。

另一門歐洲大學的課程,老師在學期的中間按排一堂課讓學生給對彼此的報告初稿給評價意見:

學生將分組報告內容寫在海報紙上,貼在教室的牆壁上,同學很方便地看到彼此的研究目標、研究方法。接下來的時間就讓各組自由活動、討論每一組的議題,每個人的手上都有幾張便利貼,每個學生要針對每一組的報告內容提出回饋。下課的時候每個小組的海報上,會貼滿同學和老師的建議與見解,同學們看到各方評語後,會再次討論專題的方向是否需要修改。

同學知道彼此的專題後,也會互相提供資源。例如有一組作線上課程平台的相關議題,其他曾經有過線上學習經驗的同學,就會在便利貼上寫下:「這個主題我可以提供實際的使用者經驗給你們。」又或者是其他組同學曾經閱讀過相關的書籍或者影片,也都會分享出來。

在這門課之中,給作業和報告打分數,不是老師的專權,學生之間的互評也是主要的分數依據。只要繳交小組作業,同學就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彼此的作業,並且寫語。上台報告的時候,老師也也會要其他學生質詢提問。

考試和報告後,老師再給深入、充足、完整的回饋

讓學生給彼此意見、給彼此分數,這不是指老師沒事做,只要在同學說話、給彼此評語時點頭微笑。錯,正相反,老師的教學其實變得更具挑戰性,而非更簡單。

在台灣,考試和報告的常態是,學生得到一個分數,確認有得到學分或是需要重修,然後就結束了。殘酷、冷漠,一翻兩瞪眼,學生就認命接受宣判,對他的聰明才智、對他的努力成果⋯⋯進行宣判,沒有解釋,不得抗告。想進步只有一條路,就是回去「訂正」:順著「正確的」思考邏輯,校正自己的思考邏輯。

給一個數字分數就把學生打發,在歐美可不是常態。老師要對於學生的答案給回饋,對學生給彼此的意見給回饋,要教學生怎麼思考,同時教學生如何思考別人的思考。當學生出現爭執與意見不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找到共識,或找出雙方歧見的根源。老師回饋的方式可能是和學生面對面談,可能是錄影像上傳 Youtube 讓學生看,可能是在考卷上/報告上寫大量眉批。

拿掉教育中的正確答案,學生開始有空間思想,老師開始被迫用思想和學生追逐。這才是教育推動社會向前進步的動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