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與法治作為兩岸關係新的突破點

友善列印版本

兩岸關係歷經陳水扁總統早期的「四不一沒有」,晚期的「一邊一國」、「制憲」;以及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到後來的「經貿整合」與「和平協議」⋯⋯等方針。其在國家層次上的戰略與政策面,一直不脫主權、軍事、認同與經貿議題之外。在馬英九主權上「擱置爭議」已成事實,且兩岸在軍事與經濟實力開始向中國方面傾斜之際,台灣當局該如何思索兩岸關係新的突破點?

今年7月,中國爆發多名維權人士被逮捕綁架的事件,加上長期以來中共當局以維持社會穩定和諧為由,監控迫害法輪功、藏獨、疆獨與民運人士。這些摧害人權的舉措大大影響中國參與國際社會的進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崛起中的霸權國,中國不可避免的要以大國的身份來參與國際事務,這也就驅使中國在國際間要承擔特定的角色扮演。面對以西方美國與西歐為首的國際社會結構,中國內部的人權保障問題就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社會不得不面對的障礙。在中國建立國際身份認同的國際社會化過程中,考量大國的格局與地位,人權議題自然會成為重要的攻防點。

2014年7月,歐盟領頭羊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訪中時於北京清華大學的演講中,便提到人權與法治的價值將是未來中德關係的的重要對話議題。事實上,中德之間不管是元首級或部長級的交流中,除了經貿與能源議題之外,德國方面最常提到的就是人權與法治議題。時隔一年,今年(2015)7月初爆發的維權律師遭逮捕綁架事件,也引起德國方面的關注,德國聯邦政府人權政策與人道援助專員(Federal Government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Policy and Humanitarian Aid)Christoph Strässer在7月14日正式對中方提出譴責[1]。而中共此次所援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也遭受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Zeid Ra’ad Al Hussein的批評與反對[2]

儘管人權議題已成國際社會對中國內政素行的關注熱點,海峽對岸的台灣當局仍未針對這項議題有元首層級的重大文告或宣示,只有涉及對岸事務的專責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有針對相關議題進行簡報或官方發言。一般而言,中華民國每任總統就任時的就職演說中,都會有一些段落提到兩岸政策的願景與走向,從第10、11屆總統陳水扁到第12、13屆總統馬英九皆用了許多篇幅在討論兩岸關係的「主權」、「統獨」、「軍事與和平」、「經貿」、「認同」等等議題,但針對中國的人權與法治議題則僅有第13屆馬英九總統就職演說中:「英九衷心期盼中國大陸的政治參與逐步開放,人權與法治日漸完善,公民社會自主成長,以進一步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短短一句帶過,且不談人權對於兩岸關係的實質意義,而只是用來彰顯國父思想在台灣的具體實現。

綜上所述,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人權議題愈加重視之際,如何將中國的民主、法治與人權議題,拉入兩岸關係的場域中去討論,使其成為具體實際的核心議題,而非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這將是未來台灣的領導人必須要審慎考量的因素。建議台灣政府可以成立觀察對岸人權發展的專責機構,並密切關注國際組織在相關議題的動向。在「經貿、交通、衛生、文化、教育、司法、金融」等議題的合作之外,正式向對岸提出人權與法治的交流與合作計畫,讓影響力可以擴及中國官方與民間社會。在兩岸關係的政治場域中,台灣在這些議題上具有象徵意義上的高度,如果可以將中國人權與法治的進步作為兩岸交流與關係改善的條件之一,將使得台灣獲得更多的發言權與軟實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