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為什麼這麼愛拚經濟?

友善列印版本
馬英九為什麼這麼愛拚經濟,看起來似乎是一個不需要疑問的問題,身為一國的總統,拚經濟難道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嗎?然而事實上馬英九的拚經濟招牌,才是台灣政治最大的迷思所在。
 
今年三月,台灣政治圈掀起了一場反黑箱服貿的社會運動,抗議者佔領立法院議場抗議馬政府以粗暴的手段強行通過服貿協議之審查,馬英九則一再以兩岸之間的服貿協議是台灣經濟活路,試圖以其一貫的手法來將抗議者歸類為妨礙國家發展的全民公敵。
 
時間回到2008年總統選戰,猶記得時為總統參選人的馬英九,以「停止族群撕裂」、「拿掉政治枷鎖」、「經濟全面鬆綁」…等競選口號,力主理性有效益的經濟發展政策,排除族群激昂,熱血對立的前朝遺毒,呼籲台灣人團結起來走出去。
 
當時馬英九喊出「633」政策,主導「兩岸共同市場」,他的理由就是為了讓台灣經濟走向活路,上任之後更主張兩岸之間擱置政治爭議,攜手發展經濟。用開放取代鎖國,用兩岸之間「互不否認」的兩岸政策,取代民進黨執政時期自立門戶的「積極入聯」政策。
 
圖一:馬英九在2008年的廣告中指出「633不只是一個數字,更是政府的承諾」。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一連串的發展經濟論調,讓一直受到族群與兩岸議題所苦的泛藍陣營一片叫好,從此之後,拚經濟成為全民一致同意的台灣共識,而唱高調的馬英九自然成為台灣的救星、拚經濟的舵手。
 
有了拚經濟的光環加持,馬英九的總統之路一路順遂,至於台灣經濟表現到底好不好,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因為馬英九就是經濟發展的象徵,相信馬英九就是相信經濟好轉的保證。
 
這一系列象徵的政治神話之建立看似合理,其中卻有很基本的意識形態轉化過程被忽略且視為理所當然。
 
圖二:馬英九操作下「國家認同」與「經濟發展」的意識形態對比(作者繪製)
 
在馬英九的操作底下,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國家認同」價值,被貶低為政治激情,是特定政黨的政治利益,是封閉的鎖國政策,如果繼續追求國家認同的價值,台灣的國家發展將會停滯,機會將會被限制。反之,「經濟發展」是以全民普遍利益的追求來取代特定政黨僵固虛榮的幻想,國家發展的機會來自於開放務實有彈性且理性的經濟政策,而這是追求自由與成長的全民共識。
 
馬英九以「經濟發展」的政治論調,在象徵的層次上成功地鬥垮了民進黨的「國家認同」原則。在經濟發展成為台灣政治的最高指導原則之後,與中國的互動所會牽涉到的國家認同議題,就是不理性的堅持,應該予以擱置、割除。
 
儘管馬英九在第一任的任期之內,繳出來的經濟成績單並不及格,但其在任內所推動的兩岸經濟整合政策,已然成為台灣經濟發展不可否認的「定律」,任何質疑兩岸經濟整合的聲音,都會被馬英九斥為開經濟發展之倒車,是不理性的「政治語言」。
 
圖三:馬英九在2012年大選辯論中,承諾將帶領台灣人民「逆風高飛」。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九二共識」作為經濟發展基礎的加持之下,馬英九安然連任,其「經濟發展」的咒語已然成為台灣政治圈的宗教格言。不知不覺台灣政治圈開始迷信經濟決定的宿命論,此種反智識主義的政治迷思,在馬英九的包裝之下,已然深植在台灣人民心中。
 
追根究柢,馬英九以經濟發展作為追求全民普遍利益的象徵鬥爭,實際上是將經濟發展作為斂聚政治資本手段的一種委婉化的結果。馬英九一貫地宣稱以非個人利益的行事考量,表現為一種公共服務的經濟政策,真正服務的對象恐怕不是全台灣人民,而是國民黨與中國經營已久的「跨國政商聯盟」。
 
隱藏在經濟發展的背後,是馬英九的政治利益與算計,更是國共「先經濟,後政治」的統戰時間表,身為台灣人不得不反身思考這樣的政治迷思,否則不但賠了經濟自主性,更可能賠了國家尊嚴。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