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互別苗頭 ,台灣何去何從?

友善列印版本

2012年東亞國家領袖峰會(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EAS)落幕,通過《金邊發展宣言》宣示將於2015年建立東協共同體,意味著東協諸國循歐洲共同體的模式,在金融、能源、教育、災害管理、公共衛生、互聯互通等六大領域促進各國的合作,建構具「亞洲價值」的經濟共同體。

與此同時,為減少亞太地區對西方國家過度依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計畫也展開與中國、印度協商。計畫中的RCEP以東協國家為主體,並納入中國、印度、日本、南韓、澳洲及紐西蘭等國。上述十六個國家的經貿產出占全球三分之一,RCEP一旦成形,將成為僅次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自由貿易區,對全球經貿往來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相對於RCEP,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1年在夏威夷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倡議推動成立「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旨在打破亞洲地區的圍籬,整合太平洋周邊國家。以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之姿形成地緣經濟圈的TPP於2002年開始醞釀,2005年由汶萊、智利、紐西蘭、新加坡發起,屬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性質;2006年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越南、秘魯加入;2009年美國表態願意出面整合談判過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隨即跟進;至此,TPP主要成員與入會磋商國,除越南外,都是資本主義體系的國家。

儘管TPP和RCEP看似為兩個架構重疊、接納的國家也高度重疊的區域經貿體系,兩者間仍存在著若干異同。就主導國而言,TPP由美國主導,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排除在外;RCEP則由東協倡導,視中國為最重要國家;就地緣經濟而言,兩者都看重各方的經濟利益與合作發展,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合;就地緣政治而言,兩者隱含著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玄機,是美中兩國爭逐西太平洋海洋霸權的場域。

中國、日本與南韓三方決定暫時擱置彼此間的領土爭議,宣布重啟三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這是RCEP成形與否的關鍵。對處在長期的外交和國際經貿困局中的台灣而言,TPP對中國的排擠,使得台灣加入TPP的機會相對增加,而台灣更也表達加入的意願,藉以突破北京的孤立與影響。問題在於,台灣目前還不是美國選定的磋商國家,加入TPP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至於RCEP,台灣根本不被東協諸國接納,未來又可能發展成為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夥伴關係,台灣勢必更被邊緣化。

通過催生TPP和RCEP兩個經貿圈,美、中兩國在亞太地區暗自較勁,前者在落實「圍堵與再平衡」的戰略想定;後者則運用「接納與開放」,展現「和平崛起」的經濟大國實力。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情勢,台灣在亞太地區經貿大棋盤上如何定位,需要更具體可行的地緣經濟戰略,一旦在賽局裡提前出局,台灣將自陷於何去何從的泥淖中,甚至成為區域經貿圈的「亞細亞的孤兒」。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