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電影戲劇
李政亮
4 月 18,2021
【影像內外】《愛染桂》變奏曲
受日本電影影響的台語電影不在少數,1964年的《不平凡的愛》便受戰前膾炙人口的《愛染桂》的影響。 《愛染桂》自1938年問世以來,因為人氣爆棚,接續有多個版本的演繹。不過,《愛染桂》雖然大受歡迎,但因當時日本已進入國民精神總動員的狀態,因此《愛染桂》在當時受到官方與媒體的批判,《續愛染桂》(1939)與《愛染桂完結篇》(1939)被迫加入戰爭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愛染桂》...
音樂藝術
Join
12 月 10,2021
【聽那些女孩唱歌】 冷冽冬日,曖曖寒陽──迷惑之星與霍普.桑多瓦爾Mazzy Star & Hope Sandoval
冷氣團降臨這個島嶼的冬日凌晨,光線曖昧的微明時分,與其和帶著殘存體溫的床褥繼續繾綣,我經常寧可選擇起身,披上一條披肩走出臥室外,到陽台上深深吸一口殘留著鬱靛夜色的冷冽空氣,望著籠罩在幽寒之中、因而顯得靜謐的城市;畢竟在這地球暖化的時節,在這個總是躁動不堪的亞熱帶島嶼上,一年難得幾回,能這樣感受指尖冰涼、頭腦特別清醒、心靈也格外平靜的美好時分啊。 而這種沁心寒涼的氛圍,最適合的配樂,...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11,2022
【被遺忘的歷史】蔣經國政權整肅台獨案的特例
蔣家王朝中國國民黨政權繼白色、紅色恐怖之後,從一九五○年代後半期因為雷震與台籍人士著手籌組反對黨,黨外民主人士趨於活躍,面對高漲的台灣意識蔣家王朝竟開始將台獨汙衊為「三合一敵人」,全面動用軍警特進行擴大整肅,於是,一堆台獨案便成為當時政治案件的大宗,極權濫捕亂判的行動如火如荼展開,搞得風聲鶴唳,一直持續到解除戒嚴。 在紅色恐怖雷厲風行時,蔣家王朝像邊蜘蛛網一樣到處「牽絲」,...
全球脈動
施芳瓏
7 月 23,2022
LGBT+ 課題:少一點仇恨,多一點包容
1972年的7月2日,在倫敦開啟了第一場同性戀的抗爭(protest)遊行 ,由同志解放陣線(The Gay Liberation Front)主辦,約有2000位參與。50年後的同一天,也由同志解放陣線開走,也走相同的遊行路線,從海德公園(Hyde Park Corner)出發,途經英國政府的中心(Whitehall),走至終點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遊行後,...
歷史書寫
馬非白
8 月 11,2022
【國民黨的極權時代】極權下的海報叛亂與廁所革命 ——塗鴉、海報、傳單的叛亂案例
極權統治下白色恐怖之可怕,不僅是參與政治活動者有隨時繫獄的危險,更且是在於人人動輒得咎,只要不信仰三民主義的教條,不支持以蔣介石為最高領袖的造神運動,以及觸犯黨國所訂下的法西斯邏輯:「批評國民黨就是反政府,批評國民黨政府就是不愛國,就是叛徒」等等,另外,思想左傾或同情、支持共產黨就是匪嫌或匪諜,只要犯了任何一項,每個台灣人民都可能被逮捕、拷打成叛徒。 在眾多政治案件中,...
電影戲劇
李政亮
8 月 14,2022
【影像內外】《砂之器》的台灣之旅
近日,國立台灣文學館開始展出的「遺留下的指紋:松本清張與台灣推理小說主題書展」,與日本北九州的松本清張博物館、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兩館三地同步進行展示。 1909年出生的松本清張,前半生清苦,正式學歷也只有小學,生活就是不斷奔走以求最起碼的溫飽。在他55歲時所寫的回憶錄《半生記》當中,可以看到底層生活的煎熬與辛酸。1952年他的小說〈某《小倉日記》傳〉獲得芥川賞,...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施芳瓏
9月 11,2022
倫敦諾丁丘狂歡節:台灣地方首長選舉可以學到什麼?
有趣的是,「街舞」(street dance) 成為了台灣選舉的熱門行程,為候選人展現與年輕人在一起的方式喔。「街舞」,廣義為在馬路或廣場上等非正式場合,隨音樂而起舞。但約至1980年代,漸有了特定的指稱:美國黑人區的年輕人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在街道上發洩情緒的運動,演繹成的時尚文化,如: breakdance (霹靂舞)、locking (鎖舞)、popping、waacking等,其發展與嘻哈...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0 月 20,2022
【影像內外】台灣新電影40年,回望救國團式的青春《龍的傳人》
今年是台灣新電影40週年。台灣新電影不是神主牌,供人膜拜。相反地,如果我們對歷史多一點探問,挖掘人們未曾注意的歷史片斷,或許能更豐富台灣電影的風貌與社會變化的軌跡。 舉例來說,台灣新電影的「新」該如何解釋?台灣新電影非常有趣的地方,是起爆點─《光陰的故事》是來自於國民黨的黨營事業─中影。1970年代的中影,梅長齡1972年上任後不久台日斷交,中影於是啟動抗日題材的政治宣傳電影的拍攝...
歷史書寫
翁佳音
3 月 03,2023
【老番講古】臺灣人以前會不會吃牛肉?
吃牛肉的悠久矛盾傳統 前幾日三立電視台來問我:臺灣人吃牛肉的悠久傳統,老番(編按:作者本人)言談提到歷史上禁歸禁,但每年官方主催的祭孔,太牢三牲還是不缺大羹牛肉湯。 其實只要稍查文獻,傳統時代的官方刑律、民間莊規,以及宗教勸善,都不斷在嚴禁人民宰牛吃牛肉,「食了牛犬,地獄難免」,可是事實的另一面是「不食牛犬,功名不顯」。 顯然,臺灣文化中的「中華文化」...
運動休閒
阿宏叔叔
3 月 07,2023
【野球人生】棒球強權的起點:從強大的投手開始(二)
第一集連結 上一集我們提到投手的實力如何對一個球隊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強大的投手戰力最終能讓球隊在每一個面向都得到強化,在最後一段也說到,從高階棒球的投手水準可以準確看出一個國家棒球的強弱。 一個球隊想要擁有堅強的投手戰力,好的投手教練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如果讓阿宏叔叔掌管一個球隊,一定會對投手教練精挑細選,教練團薪水最高的不見得是總教練,反而可能是萬中選一、千方百計、...
‹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