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主權兩岸
洪榮一
10 月 12,2013
房裡的大象:台灣的戰略重要性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任處長司徒文 ( William A. Stanton) 2013年10月11日在台北以〈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aiwan)〉為題發表公開演說。 除了耳熟能詳的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司徒文由地緣戰略 (Geo-strategy) 的視角再出發,針對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間的特殊戰略位置,重新描繪了「...
徐子軒
10 月 28,2013
茶黨運動的啟示:為何台灣也應該關政府
不久前美國因歐巴馬健保法案的爭議,兩黨遲遲無法妥協,導致共和黨人決定在眾議院擱置新預算案,使得美國部分職能部門關閉,震撼世界。在這過程當中,茶黨(Tea Party)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有論者譴責他們綁架共和黨,歐巴馬更稱這是一種「勒索」,也讓茶黨的力量再度受到矚目與討論。 甚麼是茶黨?台灣一般人大概非常陌生,她並沒有民主或共和黨般正式的政治組織,相反地,她是來自民間的草根運動。...
林琮盛
10 月 30,2013
【中東想想】為生活而憤怒的以色列人
30歲的Ady說,他年底要去日本和印度工作了。 這位道地的以色列年輕人,學的是舞蹈。日本人和印度人需要他把舞蹈和表演專案結合為一。這點,Ady帶著以色列人普遍的自信口吻說:「這就是我的工作」。 「我不想繼續待在以色列了」,說到理由,Ady卻搖著頭抱怨,只要有機會,以色列年輕人絕不放棄出國工作的機會,哪怕打工也好。 「玩樂嗎?」,坦白說,我的問題很「白目」。 「不、不、不,...
林琮盛
11 月 06,2013
【中東想想】酷愛流浪的以色列人
孔子曾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中國歷代都用孔子的「孝」字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在家族為尚的羈絆下,傳統上,中國人對出遠門,或前往不確定的目的地,總添上一縷陰霾。除非活不下去,否則農業社會的老百姓盡可能不「逐水草而居」。 即便至今,在當今台灣現代化社會中,面對年輕人是否出國旅行打工,仍有頗大的意見和爭論。但對自西元70年,被羅馬軍團以屠殺式血腥滅國後,...
沈政男
11 月 06,2013
【時事想想】過度忌口是一種自虐儀式
你有沒有什麼東西不吃?不是為了口味與偏好,比如美食節目大口吃台灣裡的日本主持人阿松那句招牌吩咐「不要香菜」,也不是為了宗教或民俗理由,比如不少台灣長輩不吃牛肉,而是為了養生保健,怕三高怕傷肝傷腎怕罹癌而刻意忌口。新上任的食品藥物管理署長葉明功就是這樣一個人。媒體報導,他因為妻子罹患高血脂疾病,近十年來在家吃飯都不吃油,鹽和醬油。 豬油、味精、泡麵,大概是三大養生敵人吧,...
杜弘毅
11 月 11,2013
你不能不知的《台灣關係法》 (上)
前言:本文內容均非原創。筆者從沒上過密蘇裡艦與日本簽訂條約,也沒幫蔣介石總統照過相,更沒有替美國政府草擬台灣關係法。以下資料早在二戰結束後就存在,並且已獲得廣泛民間團體、學者、以及政府的討論,筆者將資料細心彙整,再次呈現於大眾。 第一章:台澎人民擁有台澎的主權,但台澎不是也不屬於任何一個主權國家 不管你今天認為台灣是獨立的國家,又或你認為中華民國早已是個獨立的國家,...
李蔚
11 月 12,2013
張懸「被台獨」背後的僵固結構
不管「張懸這個人」的歌聲多麼撫慰療癒,面對中國女學生的抗議的態度如何從容得體,都不能避免「張懸這件事」已經成為一把利劍。狠狠割開了從「APEC王張會」、「國共論壇」到「紫金山峰會」以來,共產黨和兩岸政商集團張起的一塊寫著「兩岸和平一家親」的脆弱布幕。 「 No politics tonight!」一句驚天抗議,連同後續網路上中國憤青長篇累牘的叫罵,像循著蜜糖而來的蟻群。...
新一
11 月 13,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一頁荷蘭「寬容」史:話說「多元成家」引起的「包容」爭議
含括同性婚姻、伴侶制度與多人家屬制度的「多元成家」法案,在網路引起各種正反兩造的連署對壘。持異見者的藝人,受到支持多元成家的網友鄉民攻訐,於是便有人以自詡多元與包容性大的台灣,不該圍剿持異見的藝人云云。 記得,末法時代,魔王波旬發大願,要求徒子徒孫披上袈裟毀壞魔法,本師聞之淚下。於是,披上袈裟,口頌阿彌陀佛者,可能是魔不是佛。同樣的,要求寬容或反歧視者,...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1 月 16,2013
《首爾想想》:台灣鯛事件採訪後記
還記得台灣鯛事件嗎?韓國媒體拖拖拉拉,經過兩週之後,總算在11月15日晚間做了澄清,還台灣鯛一個基本的公道,但並未對台灣或業者道歉,台灣當局似乎也不了了之。 這事件起源於韓國電視台Channel A報導現地店家以吳郭魚(台灣鯛)謊充真鯛製成生魚片販賣。他們取景廢棄魚塭影射台灣鯛養殖環境惡劣而造成養殖業者損失,但影片中出現抗生素廢瓶,又被毫無專業的台媒指責「韓國抹黑業者使用抗生素」給模糊焦點...
國防外交
艾瑪
11 月 18,2013
【時事想想】又少了一個小朋友
甘比亞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相關評論與斷交原因臆測頻出;馬英九堅不死心,一相情願認為與中國無關,還想挽回甘比亞的心。今日,馬英九終於拍板定案:斷交。 坦白說,「斷交」、「建交」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中,並不是一件新鮮事。 自從中華民國軍隊在1945年代表二次大戰盟軍接收台灣以後,台灣和中華民國就產生了千絲萬縷的糾葛。下方的圖表是1945年以後,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數量變化。1971年...
‹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