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想想】酷愛流浪的以色列人

友善列印版本

孔子曾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中國歷代都用孔子的「孝」字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在家族為尚的羈絆下,傳統上,中國人對出遠門,或前往不確定的目的地,總添上一縷陰霾。除非活不下去,否則農業社會的老百姓盡可能不「逐水草而居」。

即便至今,在當今台灣現代化社會中,面對年輕人是否出國旅行打工,仍有頗大的意見和爭論。但對自西元70年,被羅馬軍團以屠殺式血腥滅國後,流離失所2000年的猶太人而言,居無定所的「漂流木」生活,已是基因的一部分。

一般人的血液中,除了有血紅素、血小板、白血球。除此之外,以色列的血液或許流動著「旅行」的元素。

《創新企業之國》一書即解釋,受阿拉伯國家的集體抵制,令以色列被困在阿拉伯國家打造的地緣政治牢籠裡。在此氛圍下,逼得以色列年輕人用「腳」來反抗周遭阿拉伯國家的「囚禁」。「越關我們,我們就越要跑出去」的性格,和出國流浪剛好相輔相成。

當然,以色列國內高不可攀的物價、吃掉薪水一大半的房租,都讓以色列人想逃離得這片來不易的「奶與蜜之地」。

更深層的文化因子或許也來自這個移民國家。許多人的父母、祖父母被來自國外。他們往往只快速收起行囊,就前往一個陌生之地,重啟人生之旅。他們先天就是冒險家,不怕人生「砍掉重練」。

我認識的以色列年輕朋友中,幾乎每個人都有去過六、七個國家以上的海外旅行經驗。他們的足跡遍佈全世界:中亞、歐洲、非洲、南美洲(以色列人頗愛)、南亞、中國等地。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愛德華.勒特韋克還曾估計,從21歲退伍到35歲,以色列年輕人造訪過的國家高達12個以上。

一位以色列當地人告訴我,以色列人還完兩、三年的兵役債後,國家通常會給予一筆類似「退伍金」。這筆錢,足以應付上大學第一學期的學費。但更多年輕人卻寧可把這筆錢當作流浪客的第一桶金。

這群以色列年輕人全是背包客,出門流浪宛如苦行僧,盡去一些偏遠落後,被台灣人視為「鬼地方」的國家。更甚者,以色列的私人公司還會提供某些奇特的出國流浪工作機會,針對剛退伍的年輕人,招募他們上船當「漁夫」,去美國阿拉斯加捕撈帝王蟹;或前進非洲、印度洋區域當警衛、保鑣,對抗猖獗的海盜,風險極高,但獲利頗豐。

這群以色列背包客一旦出發,少則一個月,長則一、兩年。口袋空了、錢不夠用了,就在當地尋找打工機會,就地當「以勞」。這也讓以色列的大學生年紀普遍比台灣的更大。30歲才念大學的,更絕非異類。

以色列年輕人勇於走出生命之路的舉動,在台灣傳統父母眼裡,恐怕會被冠上「不務正業」的罵名。但以色列父母卻把「勇闖世界」的信念,在生活實踐中灌輸給下一代:「父母在,更要遠遊」。

和東亞文化圈不同地,許多以色列人的生涯「標準程序」會是:高中畢業、入伍服役、退伍出國旅行或工作,再進校園進修。

也正因為如此,讓以色列人比許多東亞國家的人,更早、更深入地進入國際社會和市場:他們擁有豐富的國際視野、善於和異文化打交道、不怕陌生環境。

我認識的一位以色列朋友包瑞斯(Boris),他自從去年在中國旅行三個月後,就決定學中文,甚至還下載了中國最「夯」的網路通訊器「微信」,積極找懂中文的人每天練習中文。包瑞斯還用彆腳但充滿誠心的中文要求我:「請跟我講中文,我想練習」。

不難看出,以色列年輕人對於接受外來挑戰和文化的包容度。正因許多像包瑞斯這樣對世界充滿好奇、興趣的以色列人,以色列企業的觸角已在全球的許多市場中站穩根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