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Emma),資深PTT鄉民。
甘比亞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相關評論與斷交原因臆測頻出;馬英九堅不死心,一相情願認為與中國無關,還想挽回甘比亞的心。今日,馬英九終於拍板定案:斷交。
坦白說,「斷交」、「建交」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中,並不是一件新鮮事。
自從中華民國軍隊在1945年代表二次大戰盟軍接收台灣以後,台灣和中華民國就產生了千絲萬縷的糾葛。下方的圖表是1945年以後,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數量變化。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唯一的中國合法代表後,中華民國邦交國數量迅速萎縮。扣除甘比亞,中華民國僅剩22個邦交國;相較之下,中國目前則有172個邦交國。
中華民國邦交國數量變化
年份 | 邦交國數量 | 年份 | 邦交國數量 |
1946 | 46 | 1971 | 54 |
1947 | 51 | 1972 | 42 |
1948 | 52 | 1973 | 38 |
1949 | 43 | 1974 | 32 |
1950 | 35 | 1975 | 27 |
1952 | 37 | 1977 | 24 |
1955 | 38 | 1978 | 23 |
1957 | 42 | 1981 | 24 |
1958 | 41 | 1983 | 25 |
1959 | 42 | 1984 | 26 |
1960 | 50 | 1985 | 24 |
1961 | 52 | 1987 | 25 |
1962 | 58 | 1988 | 24 |
1963 | 63 | 1989 | 27 |
1964 | 59 | 1990 | 29 |
1965 | 57 | 1991 | 30 |
1966 | 62 | 1993 | 29 |
1967 | 64 | 1997 | 30 |
1968 | 67 | 1998 | 27 |
1969 | 68 | 1999 | 29 |
1970 | 66 | 2001 | 28 |
2002 | 27 | ||
2004 | 26 | ||
2005 | 25 | ||
2006 | 24 | ||
2008 | 23 | ||
2013 | 22 |
(註:1979年1月與美國斷交,當時只剩22國;9月與土瓦魯建交。1980年2月與哥倫比亞,當時也僅剩22國;5月與諾魯建交。)
退出聯合國以後,彈性外交成為中華民國對外關係的準則,李登輝時期更改為務實外交政策,陳水扁延續李登輝政策但被批評為烽火外交,馬英九上台自稱活路外交,實際上卻是休眠外交。
對於甘比亞與中華民國斷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回答很簡單:「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支持中國實現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
「一個中國」其實也是馬英九的主張,只不過馬英九很自我安慰地說:「各自表述」。但國際間很清楚,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政府也一再聲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在過去漢賊不兩立的兩蔣時代,我們都認為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的中國、中華民族唯一的合法代表,共匪只是「竊據大陸」。如今,堅持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一中各表的馬英九,在沒問過台灣人民意願的狀況下,就一相情願認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在馬英九這種一相情願邏輯上,甚至將中華民國官方已經在1946年承認並與之建交的蒙古(44個台灣大),視為中華民國領土。
此外,在中華民國的外交邏輯與政策上,邦交國承認中華民國主權,必須承認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邦交國和中華民國建交就只能和台灣做朋友,不能和中國正式往來;但是馬英九自己卻和中國熱烈擁抱,放棄中華民國主權。這點,要如何說服邦交國呢?
因此,這實在令我有點相信甘比亞賈梅總統的聲明:「覺得台灣已經不需要我們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馬英九在面對中國時完全放棄了中華民國主權,自我降格為「先生」都無所謂。然而,甘比亞卻不是這樣的性格。
甘比亞長期在WHO和聯合國為台灣發聲對抗中國惡勢力,總統賈梅在2007年還批評說:「當甘比亞在聯合國替台灣發言時,台灣卻有前總統候選人(指連戰)到中國訪問,相形之下,甘比亞替台灣發聲的作為顯得無意義,也備受外界質疑。」
馬英九上任以來的作為就是對中國一相情願,已經不需要這些有道義的小朋友在國際間為台灣仗義執言(註:道義是指拿錢也有辦事)。似乎,連大家口中的小朋友甘比亞總統都看不慣馬英九的作為,身為middle power(中等國家)的台灣人民,面對月領薪水47萬卻可月存48萬、但不知道在幹嘛的馬英九,你還看得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