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4,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一)
胃裡似乎卡了什麼,輕輕地頂住喉嚨,每一個字眼,都要在腦海裡先重複播放兩三次,才小心地溢出嘴唇。語言若逃離聲帶便自有生命,不受控制,也不知會將我帶往何處──驕傲的或危險的?理性的或失敗的敘事。 自三年前在補習班授課以來,已經許久沒這麼緊張了,更是從來沒有遇過,這麼一場慘烈的、言說的自我鬥爭,每一個字,都說得這麼辛苦! 「今天要上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一樣,進入課程前,...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5,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二)
然而這一次,我不再是在台下捧著答案等老師批改的學生,而是講台上可以給分數,可以滔滔不絕,可以打斷同學說話的老師。隨著課程的進行,課堂的腳步走過二二八,走過外交困境,進入民主化進程。我們的腳步也跟著民主運動,走過雷震案,走過保釣運動,進入民國六十六年的中壢事件。 我說:「中壢事件之後,黨外人士開始集結起來,朝一個『沒有名字的黨』組織,後來這個沒有名字的黨就變成民進黨嘛!」 「...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6,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三)
我第一次對台獨有比較清楚的印象,是我國小六年級。 放學回家後的下午,爸爸在客廳看報紙。我看到報紙上斗大的標題有寫『台獨』兩個字,這兩個字當時常出現在廣播電視節目或報紙上,我對它並不了解,只知道似乎是個不好的字眼。我疑惑地問爸爸:「爸爸,什麼是台獨?」 爸爸不說話,只是皺著很深地眉繼續看他的報紙。大概過了三秒鐘那麼久,爺爺從客廳旁邊經過,回答了一句:「台獨就是沒有中華民國了啦...
古碧玲
1 月 30,2013
從電影「企鵝夫婦」談國家行銷
把一個地方的景觀、物產、風土民情透過電影、電視的置入行銷,雖已行之多年,但台灣真正把這種透過影劇媒介放送地方特色到淋漓盡致,可說是從警匪片「痞子英雄」開始,迄今也四、五年了,此後,幾乎無影不置入,惟獨成功的案例愈來愈稀少,且充滿鑿斧之跡,一眼就看出置入之痕。 現代的國家或地區如果不懂得行銷自己,很容易被世界舞台所忽略,特別是台灣這樣在國際上地位深受彼岸打壓的主權國家,...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3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二:穿上軍服當國父
上回談到邦克丘戰役,這回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回「倒帶」一些。 康科德‧列星頓戰役發生之後,民兵集結的同時,殖民地各州代表也正在費城的第二次大陸會議上忙著想該如何善後,若要繼續戰鬥下去,錢從哪來?軍隊如何組織,由誰領導?如何與外國聯絡取得外援?這都是迫在眉睫的嚴重問題。 就在人心惶惶的時候,身為維吉尼亞州代表的華盛頓,身著軍裝出席,他高大挺拔的外表,加上軍裝的打扮,...
江河清
2 月 09,2013
台灣勞工的悲慘世界
雨果的大作「孤星淚」,也就是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原著描述在貧富懸殊、階級不平的社會裡,老百姓因為肚子餓偷了一條麵包,卻因此被判重刑,接著主角在逃躲警察和司法的壓迫底下開啟一連串的悲慘經歷。 這個故事最吸引人之處在於本應維護社會基本正義的法律,卻被國家拿來迫害最底層的人民;應該要堅守法律正義的政府、警察,卻以宣稱執法,追殺老百姓;最後,本來只想要溫飽守法的人民,卻被迫屢次犯法求生存,...
楊緬因
2 月 11,2013
台灣異象事件簿(下):穿越「平行時空」之後⋯⋯
年節期間,友人發出哀嚎:為何家族齊聚看的是同一台新聞、同一個事件,卻有著天差地遠的評論,有如身處「平行時空」?不禁喟嘆:「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想想論壇與電視新聞,而是你讀完懶人包仍說干我屁事。」 台鐵熱心「代位求償」 2012年2月6日台灣標準時間晚間八點,許多「異象」在台灣不約而同發生了。除了上篇所述的現象之外,尚有一件亦屬不尋常、也可說是空前絕後(且令人欣慰)的怪事:...
司法人權
連若馨
2 月 12,2013
城市的輓歌——華光社區啓示錄(上)
華光社區,誰的世界即將分崩離析 「早上,戈勒各爾‧薩摩札從朦朧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大甲蟲。」 ──Franz Kafka 坐落在繁榮的台北市中正區,矮屋底下有一對夫婦這樣生活著:一個因糖尿病腳趾截肢,沒有行動能力、長期需要洗腎的老先生,以及,一個必須照顧丈夫、服侍起居而分身乏術的老太太。幾十年的年歲過去,僅僅靠著退休金維生,他們過著清貧卻也知足的日子,...
書評書介
吳介民
2 月 12,2013
如何破解反動的修辭?
《反動的修辭》 作者:赫緒曼(Albert Hirschman),吳介民譯,吳乃德、廖美推薦序 出版社:左岸(2013) 喧囂地,全世界幾乎都籠罩在新自由主義的氣焰中。福利制度在老牌民主國家備受攻擊,全球工薪階級普遍面臨薪資停滯,資本主義生產過剩、消費力不足。愈來愈多人,被甩到資本主義利益分配系統的外圍,...
余杰
2 月 17,2013
馬英九不要做鄭克塽——讀高格孚《中華鄰邦》(上)
古語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海峽兩岸的政、經、學各界人士,正因為身在局中、缺乏距離感,對兩岸問題的看法往往「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相比之下,反倒是冷靜的旁觀者看得真切、評得到位,比如《中華鄰邦》一書的作者、法國學者高格孚。 高格孚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台灣認同政治、台灣史以及兩岸地緣政治,以「歷史性比較地緣政治學」...
‹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