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內外】《愛染桂》變奏曲

友善列印版本

受日本電影影響的台語電影不在少數,1964年的《不平凡的愛》便受戰前膾炙人口的《愛染桂》的影響。

《愛染桂》自1938年問世以來,因為人氣爆棚,接續有多個版本的演繹。不過,《愛染桂》雖然大受歡迎,但因當時日本已進入國民精神總動員的狀態,因此《愛染桂》在當時受到官方與媒體的批判,《續愛染桂》(1939)與《愛染桂完結篇》(1939)被迫加入戰爭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愛染桂》與續集也在殖民地台灣大受歡迎,台灣的熱況,意味著什麼?

國策電影開始當道

1937年前後,日本電影生態發生很大的變化,原本松竹與日活兩大電影公司相互競爭,然而,東寶自1930年代開始整併其他公司,1937年正式進軍電影業,此刻,可說是日本自電影問世以來產業最為鼎盛競爭、也最激烈的時刻。

與此同時,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緊隨戰事而來的是這一年10月開始的國民精神總動員,1年之後,第一次的近衛文磨內閣提出「東亞新秩序」。就電影來說,也在戰局之下,1939年10月,「映畫法」(電影法)開始實施,這個電影專法當中,最重要的部份莫過於「國策映畫」(國策電影)的製作。

所謂的國策電影,也就是符合國家政策的電影,自電影法頒布之後,戰爭題材的電影諸如《土地與軍隊》(土と兵隊,1939)、《五人的偵察兵》(五人の斥候兵,1938)等以及歷史題材的電影諸如《忠臣藏》(1938)開始成為國策電影的兩個主要類型,戰爭電影傳達前方戰場景況以及士兵生活狀態,歷史題材又以強調忠君思想的時代劇為大宗。

膾炙人口的《愛染桂》

步入國策電影的時代前夕,《愛染桂》成為例外。

《愛染桂》根據川口松太郎1937年至1938年於《婦人公論》連載的同名小說改編。這部松竹出品的電影由上原謙與田中絹代主演,內容是身份差異的都會愛情故事。上原謙所飾的津村浩三,是東京某醫院院長之子,本身也是年輕有為的醫生。父親希望他能娶名醫之女為妻,不過,浩三希望能自由戀愛。田中絹代所飾的勝枝,則是醫院裡的護士,醫院規定護士必須是單身,勝枝18歲時結婚,19歲丈夫因去世,留下一女,為了撫養這位5、6歲的女兒,勝枝保守祕密工作。

浩三與勝枝情投意合,浩三欲脫離父親的掌控,與勝枝相約私奔京都,不料,勝枝的女兒發燒無法趕到車站會合。浩三因此受到打擊,父親的醫院面臨經營問題,需要資金,希望浩三能與豪門之女同時也在攻讀醫科的未知子成婚。未知子是位性格獨立的女性,當她得知勝枝的事情之後,希望勝枝能追求自己的幸福。電影的最後,勝枝作曲的作品〈母之愛〉獲選唱片公司的徵選,勝枝成為歌手,在新歌發表會上,勝枝與前去聆聽的浩三相見。

愛情故事裡變化中的女性形象

從電影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部成功的都會愛情通俗電影,特別之處在於電影當中的女主角都有獨立性格、也有非傳統女性的工作,這樣的角色設定,或許跟隨著戰局開展,男性也開始徵召上戰場,女性也必須開始承接維繫社會運作的角色有關。

這種性別角色的變化,在同樣是松竹出品的《金色夜叉》(1937)的評論裡,也可以看到新的時代風向。《金色夜叉》的主題則是日本布爾喬亞家庭的一對父女在金錢與愛情之間的抉擇。男主角間貫一自小因家庭貧困由鴨澤隆三扶養。間貫一日後成為舊制高等學校的學生,舊制高等學校學生幾乎都可以成為帝國大學學生,可以說是未來的菁英。

也在高校生時,間貫一與隆三的女兒阿宮相互愛慕,隆三也有意將女兒阿宮許配給間貫一。然而,銀行家公子富山唯繼出現並追求阿宮之後,阿宮在金錢與愛情之間掙扎。此時,隆三也改變意向,他以提供間貫一留學歐洲的費用作為交換條件,希望間貫一成全阿宮與富山唯繼。間貫一自認敗在金錢,日後他成為放高利貸獲取暴力的人,金色夜叉,也就是金錢魔鬼之意。

電影版的《金色夜叉》從1912年開始,搬上銀幕多達24次之多,其中,戰前多達22次。有趣的是,阿宮的形象隨時代轉變。原本人們對《金色夜叉》的立場是同情間貫一的癡情,痛斥阿宮為了金錢背棄愛情。不過,1923年日本關東大震災以及1929年經濟不景氣之後,女性大量步入職場,這也改變了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1937年清水宏導演的《金色夜叉》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導演強化了阿宮的選擇的合理性:間貫一尚未完成學業,而即使完成學業,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也因此,阿宮也不再是背棄愛情,選擇金錢的背叛者角色,反而是基於現實理性考量的女性。

加入戰局元素的《愛染桂》

從《金色夜叉》到《愛染桂》,都可以看到相對獨立的女性角色。此外,日本戰爭初期軍需工業也帶來好景氣,1940年更是轉入泡沫經濟的階段。泡沫經濟下,因為連續的好景氣,人們多認為好景氣繼續前行,也因而大加投資,1940年日本代表性的大眾文化雜誌《國王》(キング)雜誌每期500頁豪華的份量便是很好的例子。

  這些也是《愛染桂》這樣的通俗愛情電影出現的條件。《愛染桂》當中,浩三/勝枝/未知子三人之間的感情,在電影中並未有結論,只有暗示浩三與勝枝的戀情有可能重新開始,如此安排似乎也是將有續集的可能。《愛染桂》在當時大為轟動,不過,卻也引來政府當局與媒體的批判,其主要批判內容在於忘卻前方戰事,電影與現實嚴重脫節。

有趣的是,《續愛染桂》當中,依舊是浩三/勝枝/未知子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不過,擦肩而過的愛情故事再度上演,結局變成浩三決心前往中國擔任與當地居民親善的工作。更為有趣的是,《愛染桂完結篇》,當中依舊是擦肩而過的戲碼,作為歌手的勝枝到中國戰地演唱勞軍之外,也找尋浩三的音訊。

《愛染桂》在台灣的變奏曲

《愛染桂》在同時期的台灣也掀起波瀾。《愛染桂》、《續愛染桂》、《愛染桂完結篇》分別於1938年12月、1939年6月、1939年12月於第一劇場上映。至於上映多久?按《聯合報》2000年5月25日「國民戲院一甲子 改置博物館」的採訪報導,曾在日治時期新竹有樂館(戰後為國民戲院)擔任放映師的林家章指出,日治時期一般電影放映一週下檔,但《愛染桂》足足放了一個多月,可見當時在台灣的熱潮。

此外,已逝的影評人黃仁的《日本電影在台灣》(2008)當中也提到日本的台灣電影研究者川瀨健一所作的研究。川瀨健一於2005年針對歷經日治時代的人們進行最喜愛電影的研究調查。他發出413份問卷,收回116封回信,其中,男性52人、女性62人,年齡從71歲到88歲,其結果是《愛染桂》高居第一位。

依所述資料推論,受訪者是1917年到1934年出生。就台灣人喜愛的電影類型來說,階級差異的愛情是其中之一,這類題材的作品,原來是上海電影較受歡迎,尤其1930年代隨著唱片產業的興起,台灣的音樂工作者為引進的上海電影製作主題曲或宣傳曲,在地化的音樂再加上辯士的解說,對台灣觀眾有親切感。

不過,此時的上海電影幾乎都是默片,1930年代也是日本從無聲電影進入到有聲電影的時代,台灣大城市的電影館也漸漸開始裝設有聲電影的設備。此外,1920年代接受現代化教育的台灣年輕一代開始出現,他們對日本文化的接受程度遠較父執輩高。此外,隨著1937年的戰局,中國電影禁止引進台灣,上海電影對台灣的影響也就劃上休止符。

在日本,《愛染桂》是國策電影與娛樂電影拔河下的娛樂變奏曲,在台灣,台灣觀眾愛看階級差異的愛情故事,《愛染桂》也成了取代了上海電影成為愛情變奏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