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全力中年
3 月 28,2014
【時事想想】三月學運媒體戰與資訊戰的四個面向
三月學運和歷史上任何一場大型戰役一樣,儘管表面上的武力、肢體衝突是重點和被關注的焦點,背後永遠有另一場無聲戰爭進行著,而且很可能成為扭轉戰役勝負的關鍵。媒體戰和資訊戰,正是這場運動背後的X-factor;事實上在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的大型事件,它從來都是關鍵。 圖說:同樣也稱作三月學運的野百合學運照片。圖片來源:網路 學運爆發十天之後,...
余家炘
3 月 28,2014
【時事想想】致陸生,同在這塊土地學習的朋友
我的朋友,從3月18日學運興起之後,我發了許多文章,這些文章多數是與臺灣朋友的對話。我也在網路上看到很多文章,有來自支持《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朋友的回應,也有對於《服貿》支持者的再回應;有來自維護民主制度的訴求,也有期望社會秩序的呼籲。好多好多的對話,有些或許不夠理性與知性,但對話的過程絕對堪稱熱烈。直至今日,學運第十日,多數國人注意到了,連世界許多國家也注意到了...
Ko Tsì-jîn
3 月 28,2014
【我看台語片】318心法,無法回復的統治正當性
318占領立法院持續10天以來,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社會運動發散全台,多少影響了客層年輕的電影市場,整體票房略呈下降,《KANO》仍然壓過眾好萊塢強片居於首位,但票房已呈下降曲線,氣勢似不若《海角七號》,說是受學潮影響是可能的,因為很多KANO迷大概都去了立法院、行政院2、3、4、5…刷了! 圖說:立法院外面聲援的民眾。圖片來源:VOA(美國之音)...
劉克襄
3 月 29,2014
宜蘭在消失中
以前去宜蘭,最喜歡看大景。 好像不管站在哪個角度,都有機會遠眺阡陌交錯、田疇千里的開闊,還有銜接遠山含黛的壯麗。一個人尋常的生活裡,跟土地的關係,總覺得就是要有這樣一幅無可取代的風景,調節人生的起落。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那是身為宜蘭人的驕傲,也是外地人可以分享的幸福。你不一定要長住,但經過時,...
曾建元
3 月 30,2014
臺灣人民站出來--330 凱道集結是〈集會遊行法〉的新起點
〈集會遊行法〉旨在落實〈憲法〉保障人民集會遊行之基本權利,而為協調集會遊行期間之公共秩序所設。〈集會遊行法〉第九條規定室外集會與遊行須於六日前向活動所在地的警察分局申請,但該條第一項又復規定,因不可預見之重大緊急事故,且非即刻舉行,無法達到目的者,不受六日前申請之限制,這類緊急偶發集會遊行之申請,依〈集會遊行法〉第十二條第二項之規定,「主管機關應於收受申請書之時起二十四小時內,...
孫賢亮
3 月 30,2014
台灣民主:就算失望,不能絕望
反黑箱服貿的318學運轟轟烈烈,網上的輿論自也甚囂塵上。筆者有很多大陸朋友不解:民主為何沒能解決問題?為何民主了還這樣暴力?思緒一下子靠攏了中共不遺餘力塑造的形象:臺式民主等同於無效率、打架和混亂,這次索性從立法院內打到了立法院外。而3月24日淩晨的暴力清場之後,台灣朋友義憤填膺又心灰意冷,有一位這麽和我說:「對不起!臺灣的國家機器跟中國的一模一樣啊,根本沒有民主!」...
董恒秀
3 月 31,2014
沒有你的清晨是暗淡的黎明
Morning without you is a dwindled Dawn 19世紀美國隱居女詩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的詩句與21世紀台灣學生發起的太陽花民主運動竟在2014年3月29日新鮮的春綠裡相遇! 這個由台灣公民贊助,聶永真設計的紐約時報全版廣告,簡潔的美學、...
王聖閎
3 月 31,2014
【時事想想】給我臉書上支持服貿的沈默朋友們
我知道轉貼再多詳細精闢分析服貿弊端的評論、資料你們不會看,也知道你們會用「反黑箱」但不「反服貿」來做切割,並藉此強調自己理性慎思的立場。每週每月忙碌往返兩岸、國際各大城市的你們總堅持「自由貿易」、「競爭力」、「開放」等精神,認為台灣不能自外於這股全球化浪潮。 圖說:行政院大門指揮魏揚為清大人社學院之碩士生。圖片來源:Yam新聞 ...
萬宗綸
3 月 31,2014
【時事想想】反服貿的情感啟示
亂世出哲學,東西皆如此。經過這陣子的服貿運動,不少東西值得我們深深地重新思考,而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感情」。「談政治傷感情」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俗語,但在此之前從未體悟的如此之深,讓人不禁想思索,在這服貿議題背後的「感情」問題,展現出來的感情本質究竟是什麼? 我無意從心理學出發談「感情」,我所要說的感情本質,並不是指人類的感情傾向這種本質論的說法...
李維倫
3 月 31,2014
【時事想想】當公民到來,國家也就不遠了
一、 我一直以為,台灣人民(people)還不是公民(citizens),因為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 我是從「生活上的心理狀態」來區分人民與公民。人群活在世上,追求生活的保障以及維護共同生活的人情義理。這樣的一群人若可以用一族裔、地區、或國家的名字稱之,我們就稱他們是「某某人民」。而「公民」特指屬於一個國家的人民,這群人除了有上述特徵外,...
‹
…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