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孫賢亮
10 月 15,2014
遮打運動側記:散步在旺角彌敦道上
催淚彈,對陣雨傘。香港這一場被外媒稱之為雨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的佔領運動,也佔領了全球各大媒體的版面。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白宮、英首相卡梅倫、歐盟等等都對香港表達了關注與支持,馬英九也在雙十時對北京喊話,呼籲給香港民主。 近兩期時代雜誌封面,香港雨傘革命與黃之鋒。 「雨傘革命」在出口轉內銷後,有了更地道的版本——「遮打運動」。粵語中的「遮」...
寸心
10 月 16,2014
【時事想想】民主作為一種態度:以民主基金會執行長黃德福為例
台灣的選舉向來受到國內外矚目,任何人基於熱血或者其他原因,都有參與選戰、協助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之動機,卻往往刻意忽略輔選的身份角色是否恰當。而這些大大小小的違規,都和態度有關。 前陣子一位長期關心東南亞民主發展的朋友來台,和我聊到觀選這件事。他提到,由於他的觀察重點在於選舉過程是否合乎民主程序,所有觀選人員都必須嚴守份際,對候選人不得有任何偏袒,也不得介入選務。但是,...
佐瑪
10 月 16,2014
警察打人哪!論抗爭中的警察執法與暴力
香港遮打革命繼台灣的太陽花,再次讓台灣公民回想起與倒施逆行的政府抗爭的記憶。在把持著國家機器的既得利益者與廣大群眾的鬥爭之中,警察往往是處於十分尷尬的地位。位處於人民所對抗的國家機器的前端,又身為公民的一份子,他們扮演的角色甚至決定了抗爭行動的規模。但我們常在報導上看見警察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舉動,如港警對無辜路人噴灑胡椒噴霧、台灣警察對和平抗議的學生「拍肩」,明顯超越法律的界線。如此荒唐舉動,...
邱垂亮
10 月 17,2014
文明衝突的太陽花和雨傘
中國人壞事做盡,還滿口仁義道德;西方洋人也壞事做盡,但人家不會滿口仁義道德。這是東西文化、儒教和基督教文明,不同的地方。 理由很簡單。儒教認為人性本善,基督教認為人生出來就帶著原罪,人性本惡。 都是秦始皇 漢唐以來2000年中國儒教治國,成為國教。但那只是皇帝洗腦人民當呆胞的意識型態,非常有效的軟實力。其實,秦始皇的法家、嚴刑峻法,也是東方專制(Oriental...
歷史書寫
薛化元
10 月 18,2014
我所認識的張炎憲教授與台灣史研究
張炎憲兄是我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的學長,他研究所畢業後,赴東京大學留學,在1983年3月以「1920年代台灣的抗日民族運動」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我和他初次見面,則是他取得學位返國後,拜訪鄭欽仁教授時,不期而遇的。那時只知道他是一位關心台灣前途的學長。以後在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歷史學會、二二八基金會有了更多的共事、互動而熟悉。 我認識的炎憲兄對台灣史研究的態度,...
蔡亦竹
10 月 18,2014
【時事想想】正直和善良,leaving on a jet plane
最近台灣最紅的,莫過於食油風暴了。而你最常聽到的,也莫過於「台灣怎麼會變成這樣」,或是「社會病了」。 其實會說這樣的人,是你病了。社會不是一個無機體,不是你打開線上遊戲裏的NPC。社會,是由你和我、還有所有的台灣人所組成的。所以既然出現了病態,那就不要一副好像跟你無關地「社會病了」,病的明明是組成社會的你跟我。 而台灣也沒有「變成這樣」。台灣,過去一直都是這樣。...
Mattel
10 月 19,2014
【島嶼邊緣】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歷史自己寫
2014年雖然是台灣人很不平凡的一年,卻也是台灣人心情很不平靜的一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青年學子佔領立法院,拒絕讓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決定台灣的命運;正當台灣人慶幸年輕人為台灣站出來之際,我們卻失去了幾位為台灣前途與歷史奉獻心力的人。 從年初的蔡同榮,最近的曹永和、張炎憲、陳奇祿與蔡墩銘等人的辭世,無一不是台灣的重大損失。這五個人和台灣社會的關係甚為密切,蔡同榮(1935-...
環境經濟
藍弋丰
10 月 21,2014
【能源思考題】(最終回)當法國減核、Google找上三星
在第十五回,我們曾與各位探討過德國與法國的恩怨情仇,當時我們就暗示法國的核政策無法再延續,而就在這個系列即將結束的時候,2014年10月10日,法國眾議院通過法案,要在2025年前,將法國核能發電比例從75%降至50%。 這並不是因為法國總統歐蘭德的減核立場,雖然歐蘭德以減核為政見,但以歐蘭德如今低迷的聲望,他也很難指揮議會,...
書評書介
CHIU MEi
10 月 21,2014
諾貝爾文學桂冠:莫狄阿諾:用盡一生——只為找尋那個原點
十月九日下午一點,法國電台發出喜悅之聲「Cocorico」〈注一〉,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由作家巴特里克‧莫狄阿諾 (Patrick Modiano )獲得,主持人重覆放送這項新聞。 事實上,出版界並未預測法籍作家奪冠,儘管莫狄阿諾是法文學界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已譯成36種語言,1968年第一部小說《星形廣場》(La Place de l'étoile) 即得羅傑‧尼米耶文學獎,...
新一
10 月 22,2014
【打狗吹水】「清算」馬邦伯:「除蟻工程」的想像
今年八月,香港「有線電視」製作了一部中英聯合聲明三十週年的專輯,節目中有位不願曝光的受訪老中共黨員,以「白蟻政策」來形容中國對香港的滲透手法。所謂的「白蟻政策」意指中共派出大量如同白蟻的人員,鑽進香港這棵大樹的各個層面以為齧蝕。外表觀之,大樹依舊是穩重堂皇,但內裡早已被白蟻一點一滴蛀空蝕透。 同樣的,馬邦伯治台這些年,中國因素就像白蟻一般,大剌剌地挺進台灣,滲進社會各層面;因此,...
‹
…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