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謝宇程
五月 19,2015
【學與業壯遊】 教改潰敗二十年,從未深究檢討大考中心
每當社會對教育失望,看見教改灰頭土臉,許多人的直覺反應是大喊:教育部長下台!教育部長換了一個再一個,變好了嗎?沒有。怎麼就沒人想到,教育部長是誰,也許不是關鍵,至少不是唯一的關鍵──除了歷任教育部長之外,還有什麼是台灣教育體系進步最大的阻礙? 舉手提名:台灣教育的沉淪,它有責任 在此提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它長期擔任大學入學考試出題單位,現在仍主辦指考/學測/英聽。 當然,...
文化研究
思其
五月 28,2015
性‧公娼‧文萌樓的故事──性邊緣地景保存的困境與看法
2015.5.24,在台北市歸綏街的文萌樓辦公室內,舉辦了一場有關於前公娼暢談這十八年來的抗爭生涯與講述保存文萌樓古蹟之意義的座談會。在這場座談會中,多數的參加者為對社會議題極為關心的大學生、日日春發展協會工作人員、前公娼、老嫖客,以及對此議題有興趣的社會人士。這場座談會的主軸,其目的是希望讓來參加者更能了解文萌樓的保存意義、性工作者對於自身職業的意義詮釋、感受等內容。...
社會安全
陳鄭為
6 月 01,2015
殺人償命的社會基礎何在
近年來,只要一有重大社會新聞躍升版面,台灣內部對於廢除死刑與否的討論便沸騰一回;個案的亡者越無辜、越弱勢,輿論的激憤程度就越高,兇嫌的個人特質與差異相對而言則不是左右輿情的關鍵,因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結論是:都該死。 對於你我,殺人償命是一組毫不陌生的字句,十分簡潔也毫無贅字。但殺人償命的觀念從何而來?又為何能為台灣為數眾多的人所接受?答案可能與社會如何看待生命本身的價值有關,...
歷史書寫
晏山農
6 月 01,2015
二戰修羅雨滄桑談──空襲的集體記憶
二十世紀的戰爭,全然改變了戰爭的形貌。除了毀滅性的武器逐一登場,一戰之後的「空權論」─由義大利將校杜黑(Gen Giulio Douhet,1869-1930)倡議,他主張飛機是犀利至極的攻勢工具,擁有獨立而強大的空軍,可爭取制空權以求戰略上的主動。他更強調「毀滅性轟炸」,即運用強勢空軍迫使敵人屈服─漸次發酵,飛機投入戰場後,戰爭已由平面而立體,前後方不再涇渭分明,從而就變成全民戰爭。換句話說,...
國防外交
賴怡忠
6 月 15,2015
蔡英文成功訪美對台灣的意義(三) ──鞏固台灣得來不易的戰略契機
不要忘了第三勢力的正面影響 蔡英文訪美期間,受到來自前主席林義雄為立委選舉協調的諸多質疑。但是第三勢力在小英訪美期間也扮演了不可忽視的正面作用。 就在小英出發訪美隔天,時代力量於五月三十一日召開「面對美中,蔡英文應彰顯台灣價值、捍衛台灣主權」記者會。黃國昌於記者會還提到「美國作為台灣重要的民主伙伴,應支持台灣民主自由與保障人權的普世價值,美國更應切實履行其一再公開表示的承諾,...
文化研究
萬宗綸
6 月 20,2015
招牌不僅僅是一面招牌:從中國的繁體字「整治」談起
《西江日報》前些日子報導,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的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局處對肇慶市的中心,端州區,進行戶外招牌的語言使用進行「檢查」與「整治」,當中有數家商家因為用了繁體字,或者是粵語字而違規。這個政策執行是怎麼來的?中國在2001年開始實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其中第13條規定,包含「招牌、廣告用字」在內的五項情形必須採用簡體字,根據另外一條1998年的暫行規定,廣告用語文字不得使用繁體字,...
張博鈞
6 月 25,2015
悠遊卡會是柯P的第六大案?
柯P打算取消持悠遊卡搭捷運享8折優惠,引起媒體報導以及網路討論,但是大多聚焦在捷運票價是要漲還是降,而忽視了根本性的問題,為什麼只有持悠遊卡才可享8折優惠?又為什麼不是由悠遊卡公司補貼,是要政府買單呢? 很多民眾或許不知道或沒有意識到,發行悠遊卡的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其實並不是政府機關,也不是100%由政府持有的國營事業,它的組成是客運業者持股25%,建置團隊與其他持股21%,...
史努比
6 月 29,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Time to say goodbye──向不民主的國旗與國歌揮手道別
今年二戰結束70週年,報導中再度見到六名美國軍人在1945年2月23日硫磺島戰役,於摺缽山(Mount Suribachi)頭奮力樹起美國星條旗的照片。它被形容為史上最知名的戰爭照片,被新聞報導、郵票印刷次數不計其數,應該已經達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這一切不只因為軍人的英勇,更因為它是美國國旗,在終戰依舊不見盡頭的1945年2月鼓舞了人心。 很巧的,還有另一面旗子最近聲名大噪...
囁
6 月 29,2015
誰該為八仙爆炸負責─一個早已失序的台灣安全體系
民國104年6月27日晚間發生一件令人悲慟萬分的意外事故,八仙水上樂園因活動管理疏失進而造成大規模粉塵爆炸,致使近五百人不同程度燒燙傷,據新聞媒體指出,其中一名年約18歲就讀大學的女學生朱利遭受全身面積約90%的燒燙傷,已面臨生命垂危的險境;然而,面對這樣的意外災難誰又應該為此負責? 政府、企業或玉米粉 自八仙意外事件爆發至今,各個媒體爭先恐後不顧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意願,...
林耀盛
7 月 02,2015
八仙粉塵爆炸事件的災傷時刻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人人相同,不幸的家庭人人不同。」年輕人利用週末至八仙樂園派對,青春洋溢的氛圍下意外粉塵爆炸事件,粉碎了近五百個家庭,造成不幸傷害。從此,事件受害者後續的漫長艱辛身心復健生涯的版本,進入台灣風險社會的敘事空間。 Ulrich Beck曾指出,當代社會產生著過量的風險,這些多樣的風險有時是相對化的、有時是互補的、有時又是對抗的。因此,在根本意義上,風險既是「...
‹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