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陳怡秀
8 月 19,2015
【日本想想】 日本民間的終戰70週年──隨處可見又遙不可及
「登噔!」睡眼惺忪的我半瞇著眼,拿起吵醒人的手機,喔,原來是安倍晉三傳來的Line,他說他正在日本武道館。 當然我跟安倍晉三沒有深交,這是首相官邸的官方Line8月15日傳來的訊息,同時也提醒人們,中午時分保持一分鐘緘默,因為這天是日本終戰紀念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日上午於日本武道館進行追悼儀式,並且發表了談話,字裡行間中有值得玩味之處,許多前輩的文章已經做出各種分析與解釋,...
文化研究
梅格
8 月 20,2015
【荷事生非】 我很醜可是我一樣好吃──醜食物在荷蘭
我原以為糧食浪費在台灣並不是個話題,我們這麼愛吃,網路上充斥著各地完整美食蒐集清單。和我同輩的朋友,可能都在不把飯粒吃完,以後會長滿臉雀斑、或娶麻臉老婆這樣的威脅中長大;再不然至少也都學過「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唐詩。直到看到引起各方討論的天下雜誌報導: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生產96公斤的廚餘、丟棄的食物價值高達30000元。報導說這樣的數量超越歐洲、亞洲地區,才想起我們也許會吃、懂吃、能吃,...
歷史書寫
Mattel
8 月 23,2015
【島嶼邊緣】那些國民黨不敢開口的歷史
台灣是充滿多元歷史與多元文化的婆娑之島,台灣的歷任總統中,有人出生時是中國人,有人出生時是日本人,有人出生時是台灣人,也有人出生時是英國香港人,不過女兒卻是美國人。固然台灣的歷史非常多元,長期掌握教育與媒體話語權的中國國民黨,卻強力灌輸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的歷史觀,國民黨不告訴台灣人真正的多元歷史,而且還用只「講一半」的故事來包裝大中國史觀。 國民黨為了將台灣人「教育」成中國人,長期以學校、...
書評書介
朱宥勳
8 月 27,2015
李登輝的同代人──九位小說家筆下的亞細亞孤兒(上)
認識殖民創傷 李登輝在日本的一篇專訪,使得日治時期台灣人身份認同的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整整延燒了一週。能這樣延燒,意味著日本殖民帶來的創傷仍有餘痛未解。由於中華民國在台灣的70年間,並未對台灣人的殖民傷痕投注足夠的注意,反而一意壓制、忽視。然而,傷口並不會因為被掩蓋而自動消失,只會在暗處繼續化膿,遭遇壓力就漫漶而出。無論是對李登輝這番言論的狂熱反對還是狂熱支持,...
社會安全
陳亮甫、程羿
8 月 31,2015
兩個月後,還記得八仙塵爆當天的急診室嗎?
八仙塵爆第一時間造成500多名緊急傷病患,嚴重威脅原已人力不足、壅塞的緊急醫療系統。事發至今已逾兩個月,幸賴醫護人員日以繼夜的照護,傷亡人數逐漸穩定。塵爆事件乍似告一段落,媒體熱度也消退許多,但事實真如此海闊天空嗎?近兩年來造成大量傷亡的天災人禍越來越頻繁,整個台灣社會、政府是否有從中獲得警惕? 緊急醫療不能只是仰賴條件拮据的應急,應該平時就做好可能有意外事故的準備。然而,...
陳怡秀
9月 02,2015
【日本想想】 台灣忙波卡 看日本如何扭轉被屏蔽的女性情慾
黑暗中被手機螢幕亮醒,掙扎地睜開眼,發現是台灣新聞的app推播,告訴我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清晨4點多就銷售一空。先是翻了一下白眼──這件事有比我好好睡個覺重要嗎?閉上眼,卻又忍不住笑了出來,你看,台灣人真有趣,既保守又悶騷,議員嘴上罵手裡拿,標準「口嫌體正直」。 我想如果回到台灣時,看見可愛的爸爸在搭乘捷運時拿出波卡來嗶,或許不會意外也不會覺得奇怪。...
全球脈動
楊宗澧
9月 04,2015
如果歐洲難民危機在台灣?
對台灣這樣一個長期阻絕在國際人權體系的國家來說,各類人權議題對一般人都是那麼遙遠而陌生,一個連《難民法》都沒有的國家,對多數人來說,歐洲的難民危機是難以理解的,加上面對中文媒體有限的報導,你頂多只聽得到台灣一般人談論著「好可憐」,然後可能就再也沒有下文。又或者充其量台灣最美的風景是建立在同情、可憐的「慈善愛心」上,如果這世界有一種叫做「慈善愛心捐款比賽」的競爭項目,台灣肯定是高度競爭力大國。...
歷史書寫
Mattel
9月 07,2015
【島嶼邊緣】連戰從未背棄過連家
連戰前往中國參加九三大閱兵,對於外界的批評,連戰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連戰沒有對不起國民黨、沒有對不起中華民國、也沒有對不起國人。若翻閱連家在台灣的歷史,是否對得起國民黨等等,可能見仁見智;但連戰的行為,應該算是對起得連家從日本統治時期以來的家風吧! 台灣連翹載明御用文人與半山集團賣台醜態 《台灣連翹》是作家吳濁流的部份自傳,《台灣連翹》...
曾明財
9月 12,2015
【眷村想想】 我的少男時代:L和他的瑪莉蓮夢露姐姐
光大新村改建國宅之前,一村95戶、二村92戶、三村93戶,總共280戶,台灣人家庭佔很少數,加起來不到20戶,在竹籬笆世界堪稱異數。 日治時期,二村原為水湳機場宿舍,戶數不多,都是舖榻榻米的房屋,巷道寬敞,有廣場,還設兩座防空洞。1946年,中國空軍第三飛機製造廠遷來台中,二村房舍逐漸擴建。再過三年,為因應大量撤退來台軍人,才又陸續加蓋一村和三村。 戰後,...
文化研究
陳德愉
9月 26,2015
【內地想想】 嫁給南投、讓越南驕傲的美食總舖師
在網路上搜尋「南投」,除了日月潭、溪頭等等國際級景點介紹外,跑出來最多的資料,就是「南投美食」。在這裡,我要推薦一家非吃不可隱藏版的南投美食,一家會讓你感覺「撿到寶」的餐廳。 這家「好旺角美食」(註)開在名間鄉一條寂寥的街道上。旁邊一家飲料店,對面一家7-11,就是這條街全部的商店了。寂靜的鄉道上,偶而幾台車駛過,穿著吊嘎踏著拖鞋的阿伯走到家門口看街景,幾個阿嬤坐在門口搖扇子。...
‹
…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