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31,2015
【學與業壯遊】程式小天才的誕生過程
「我們去某頂尖大學的資訊工程碩博班分享,台下學生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這些學生都沒上的『機器人與人工智能』 ,這個當時才剛升上國二的小男生修課通過認證,而且是特優。」 在當天的談話之中,我想我一定也常常作出不可置信、深受震驚的表情。 程式小天才,兩年前只是普通電玩小孩 廖爸的表情很平淡,沒有特別高興、欣喜,或是驕傲─和聊各種生活瑣事一樣的表情。也許他習慣了,也許他打從心底覺得,...
書評書介
顏擇雅
4 月 03,2015
我的白色恐怖
一九七九年三月,我讀小六,某日午休時間,修女把我叫出去,帶到一個密室,裡面僅有一名穿青年裝的陌生男子。教務主任說叔叔有些問題要問我,就留下我與對方獨處。 陌生男子嚴肅但不失友善,要我把名字寫給他看,然後就問我一串問題,並把一切問答都工整抄在直條本子裡。一開始是問我家裡幾人,爸爸媽媽哥哥年紀、學歷、職業,都問一清二楚。問完我家人才問起我的級任老師。 我的級任老師當時年未四十,...
文化研究
Jiru Piring
4 月 04,2015
【Yu'fafoinana逐路者】_ 先別管台獨了,你聽過原獨嗎?
歷史定位─原住民族根本無敵 對於台灣原住民族歷史上的「從何而來」、「從何發展」各有學派論述,百家爭鳴。有學派相信南島語族自五、六千年前從台灣島經菲律賓島擴散出去,而形成現有涵蓋「西至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東至美洲西岸的復活節島,北至台灣,南至紐西蘭共約1262種語言,2萬個島嶼,3億多原住民」的南島語族。不管何派、何學說,...
林莉菁
4 月 05,2015
【Formosa小賊獵影冊】都蘭小農見習記——野草與山豬
朋友小青定居台東都蘭,租了幾塊農地耕作,其中一塊就是OK faki(阿美語 : 叔伯長輩)的田。這塊築夢的小梯田,除了得耐心除草,有時成了山豬的遊樂場。
文化研究
陳茻
4 月 15,2015
販賣理想錯了嗎?──從「台灣吧」的商業化現象談起
最近在網路上迅速竄紅的「台灣吧」創始人之一、每集的文本設計者,歷史系畢業的Thomas,是我的高中同學。看到昔日的同窗好友如今能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他與「台灣吧」的成功故事,我除了有些羨慕外,更多的是欣慰。 「台灣吧」的誕生僅出於幾個社會新鮮人對歷史與文化的熱忱,最初並未有賺錢的打算。因此,當規模漸大,營利與否就成了一個兩難的問題。 Thomas跟我說:「身為一個文院學生,...
吳傳立
4 月 21,2015
解放的何止是乳頭?
很有很久以前,有個人喜歡說垃圾話;國王認為他說話「不衛生」,於是把他關起來打了一頓。這傢伙很不服氣,繼續到處主張「每個人都有講垃圾話的權力」,然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的陣營,認為「言論自由的確很重要,說垃圾話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應該予以支持」。雖然他只是單純地喜歡說垃圾話,但是他觸發了人類對於言論自由的追求,關於言論自由的論述也越來越豐富。 以上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郭展有
4 月 22,2015
仗著知識嘲笑人?──炎亞綸地震事件的一些反省
關於炎亞綸地震事件,由於他錯把暴雨當作地震的成因,引來許多人的調侃與嘲諷。筆者針對此一事件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與讀者分享。筆者的背景與教育機會公平、知識社會學有關,本文的討論會與上述概念的精神相關。 話先說在前面,筆者認為此一事件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來討論: 1. 炎亞綸不知地震是由板塊運動所造成 2. ...
文化研究
曾明財
五月 02,2015
【眷村想想】 王媽媽洗澡──洗澡曾經是大事
「王媽媽在洗澡,小明小華在偷看,王媽媽嚇一跳,小明小華哈哈笑!」這是眷村常唸的一首童謠。由於我家隔壁姓王,王家唯一兒子就叫小明,真正的王媽媽聽到都很尷尬,小孩子更是哈哈大笑。 在光大一村,洗澡是家家戶戶大事。早期還沒裝設自來水,村頭、村尾各有一口水井,每家都得提水桶裝水,來來回回要走好幾趟。冬天更麻煩,還要燒熱水,童年的我也曾一個人練習點煤球生火。 我家也沒有浴室,...
文化研究
曾明財
五月 09,2015
【眷村想想】佛前的一百個磕頭──眷村的宗教信仰錨點
農曆初一或十五重要節慶,村內只看到幾戶台灣人家庭會按傳統習俗拜拜。外省人鄰居除了幾戶篤信天主教,多數人家很少持香,更不曾參加廟會或到土地公廟拜拜。 我小時候知道天主教,是因隔壁王伯伯家是教徒,王媽媽每個禮拜都會帶女兒們上教堂。外國人神父會講中文,教堂距離眷村很近,在大雅路和文武街口,走路僅需數分鐘,內有繽紛漂亮馬賽克玻璃窗佈置,我曾隨王家女兒小媛媛、小辛如到教堂中庭玩耍。...
書評書介
馬欣
五月 15,2015
少來了,我們真的渴望自由嗎?──閱讀佛洛姆《逃避自由》
書名:《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恐懼與孤獨》 作者:埃裡希‧佛洛姆( Erich Fromm)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4月 小時候看過一繪本,女孩穿上了渴望已久的紅舞鞋,竟然如被下咒語般晝夜跳個不停,跳到她求饒仍無法停止,這頗像我們當今頌揚的資本主義社會,當我們擁有夢寐以求之物後,卻如紅舞鞋的詛咒一般,跟著它旋舞一生,如佛洛姆說的:「我們擁有之物,...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