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想想】 王媽媽洗澡──洗澡曾經是大事

友善列印版本

「王媽媽在洗澡,小明小華在偷看,王媽媽嚇一跳,小明小華哈哈笑!」這是眷村常唸的一首童謠。由於我家隔壁姓王,王家唯一兒子就叫小明,真正的王媽媽聽到都很尷尬,小孩子更是哈哈大笑。

在光大一村,洗澡是家家戶戶大事。早期還沒裝設自來水,村頭、村尾各有一口水井,每家都得提水桶裝水,來來回回要走好幾趟。冬天更麻煩,還要燒熱水,童年的我也曾一個人練習點煤球生火。

我家也沒有浴室,每天就在廚房角落用一個大臉盆裝水洗澡。到了大姊、大哥漸漸長大,老爸才自製一個可折式遮簾,洗澡時遮光用。

離眷村幾分鐘路程,篤行路和五權路口附近有一家收費的大眾澡堂。妹妹還沒出生前,偶而寒流來襲,燒熱水緩不濟急,老爸會帶全家七口一起前往澡堂洗澡。澡堂分男湯和女湯,我們則到「家庭湯」大洗特洗,將一整年的汗垢整個清除,非常過癮。

眷村沒有排水溝,有些人家洗完澡污水就是往門外潑,爸媽則是規規矩矩走一段路,將汙水倒到村外水溝。

1966年,老爸決定在廚房做一道排水管延至村外水溝,乃自費找人施工。施工期間,得挖約三十公尺長的水管埋入巷子,當時還曾讓潘伯伯大發雷霆,認為工程影響他家出入,老爸一再擺低姿態說抱歉。

我家成為村內少數有污水排水管的人家,偶而一時排水流量大,或排水口被雜物堵塞,污水溢到巷子馬路,隔壁王家姊妹就會大呼小叫,老爸得趕緊善後。

不知一般台灣人家庭當年有沒有衛浴設備?我也不知沒有排水管的其他眷村人家又是怎麼洗?倒是有鄰居很羨慕老爸魄力,大膽又勇敢的為自己家做排水管。

多年後,老爸又想辦法在廚房後端加設現代馬桶,家裡終於有一扇門可以隔離的洗澡地方。雖然空間狹窄,也不是用蓮蓬頭沖洗的浴室,卻是一大革命。在眷村多數人家尿尿所還得出門找公廁,洗澡得提污水往外倒時,老爸早已走在時代尖端。

關鍵字: 浴室眷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