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外籍媽媽,官方身分是大學講師兼研究員,擁有太多在這個社會存活不必須的學位,嗜低俗文化,對沒有營養的電視和雜誌重度成癮,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書呆子,吃素、興趣廣泛而無一專精、有據說扭曲的幽默感,對很多社會議題有執念,非常囉嗦。
我原以為糧食浪費在台灣並不是個話題,我們這麼愛吃,網路上充斥著各地完整美食蒐集清單。和我同輩的朋友,可能都在不把飯粒吃完,以後會長滿臉雀斑、或娶麻臉老婆這樣的威脅中長大;再不然至少也都學過「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唐詩。直到看到引起各方討論的天下雜誌報導: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生產96公斤的廚餘、丟棄的食物價值高達30000元。報導說這樣的數量超越歐洲、亞洲地區,才想起我們也許會吃、懂吃、能吃,但不見得總是吃得乾淨、吃得節制、吃得永續。
在歐盟調查裡糧食浪費排名領先前茅的荷蘭,浪費總量雖然稍低於排在前面的英國和德國,但若考慮人口總數,說荷蘭是歐洲浪費之首大概也不為過。根據荷蘭政府公布的數據,2013年荷蘭總共有14%的食物,是採買後沒有被食用即被丟棄,平均每人每年浪費約50公斤、價值155歐元的食物。和台灣相比,仍顯客氣許多,只是在這樣的排名裡拔得頭籌實在不值得高興,被丟棄的食物不僅凸顯食物供應鏈的低效率,也造成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荷蘭政府希望在2015年減少20%的糧食浪費量,這幾年非常積極的協調產、官、學界和非營利組織,共同研究解決的辦法。
食物浪費的原因很多(註1),例如有效日期標示不清,造成消費者和商家預防性的將尚可食用的食物丟棄。也可能是一開始就過度生產,生產鏈沒能有效控管和反應實際市場需求。又或者是食物不符合市場行銷標準,在上游、農民將產品轉給大盤商前即被淘汰,這篇文章要討論的醜食物,便屬於這個類別,根據聯合國統計,有些農民甚至會主動丟棄他們1/5或2/5的作物,只因這些蔬果長得醜。
所謂的醜食物,是指那些不符合蔬果分類標準的食品,好比長了腳的紅蘿蔔、連體嬰狀似的蘋果、或過份駝背的香蕉。之所以會針對蔬果外型分級,是因各國政府為了消費者權益、食品包裝和控管便利,以提供訂價標準。歐盟早期為人詬病的幾條農產法令,便對蔬果外型提出非常嚴格的標準管制,細微到香蕉和小黃瓜彎曲的角度都有明確的準則,2008年修法之後,目前仍對10類蔬果:蘋果、葡萄、奇異果、檸檬、桃、西洋梨、草莓、萵苣、甜椒、番茄,保有分級的規定。除了熟成、寄生蟲、損傷、新鮮程度之外,也規定大小、外型、顏色等,不符合要求的蔬果,不得在市面上以新鮮蔬果銷售。
這樣的規定,當然也可能逐漸反應或影響約定俗成和商業銷售的習慣。就如同蘿蔔本來各式各樣的顏色都有,直到荷蘭培養出的橘紅色蘿蔔,突然成了強勢主流,紅蘿蔔便理所當然了起來。我們習慣看到圓柱狀的小黃瓜、圓形的蘋果、不會長到拳頭大的草莓,其他所有長得不一樣的個體,則因此顯得奇異而降低消費者購買慾,我們合理的懷疑,長得不好看的食物,想必品質也不是太好。
消費者身為最大的浪費來源,也許可以辯稱不是我們不吃,是因為市面上買不到這樣的醜食物。商家則怕沒人願意買,即使法令鬆綁,也依舊不放上市面。近幾年,荷蘭新創和食品業界在各方鼓勵推動之下,有幾個算不上革命性但倒也實際的做法,也許提供了一些折衝的示範。
2013年,兩個鹿特丹商學院的學生注意到食物浪費的問題,畢業後聯合創立Kromkommer,公司宗旨在於減少所有因為外型和過量生產被浪費的蔬果,透過販賣各種即時湯品,直接和生產上游合作,消費者並不會看到醜食物的原型,而是會直接品嘗同樣味美的產品。她們經過一年的努力,2014年底透過群眾募資正式推出產品,目前可以在荷蘭全國50個銷售點買到由醜食物製成的湯。可惜也許受限於銷售通路,還有和同類產品相比稍高的訂價,剛推出的時候雖然媒體多有報導,並沒有引起廣泛關注,暫時還沒有打入主流消費市場,購買產品的消費者也許仍侷限在本來就關心永續議題的群眾。
同樣在2014,荷蘭最大的連鎖超級市場Albert Heijn接受幾位實習生的提案,在阿姆斯特丹西區開了一間pop-up餐廳In-Stock,主打訴求是餐廳使用的食材,多半都是本來會被超市、旅館或啤酒公司,因為儲物管理、即期下架而準備丟棄但仍可食用的原料。為了更有效控管他們餐廳的食物流同時減少本身的浪費,當時只接受預訂。雖然不免會懷疑這個由超市成立的基金會投資的餐廳,為什麼不直接檢討自己的物流,從源頭減少浪費不是更快速嗎?這間餐廳一時之間蔚為風尚,後來擴大營業,在城的東邊找到永久地址。這裡的餐點以阿姆斯特丹的物價來說非常便宜,只要10歐元,便可享用包含主菜和前菜或甜點的午餐;料理很美味,不說不會讓人特別懷疑食物來源,幾次拜訪雖然談不上川流不息,至少也穩當的成了一個特色餐廳。
只是,這樣的手法也許過於溫和,雖然確實地推廣了議題,消費者並沒有受到直接的視覺衝擊,畢竟醜食物銷售的最大障礙在其外型,都料理完成了又有誰會在意而因此改變其他消費行為?同一間連鎖超市的另一個方案,可能更為直接一些。他們同樣在2014年底,接續在競爭對手Jumbo和有機超市Ekoplaza之後,試水溫的推出「失格食物箱」(Buiten-Beentjes),消費者可以約市價75折買到一箱新鮮的醜蔬果。可惜這食物箱只能在網路上訂,該超市寄送商品的費用亦不便宜,只是也許沒有當面看過衝擊比較小,比較能提高消費者意願購買醜食物?
也許是因為,歐盟將2014年訂為打擊糧食浪費年,一時之間醜食物似乎成為一個重要話題,好比法國某間超市去年也推出過類似且被廣為談論的行銷計畫。今年法國政府則進一步立法規定,所有超市都要將剩餘食材均贈給需要的食物團體或境內的食物銀行。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糧食浪費的問題出在消費者飲食和購物習慣,大概只有消費者改變行為,才能真正的突破困境,或許更積極的作法是鼓勵和提倡所有人對這個議題的關注。在某次訪談當中,發起上面In-stock餐廳的實習生說,他們當然也可以把食物捐給食物銀行,但是那並沒有辦法廣泛的讓食物浪費這話題引起關注,也沒有辦法突破特定族群,現在開成餐廳,餐點又便宜,也許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注意。
價錢似乎是讓醜食物被接受的唯一優勢,這間超市推出這些產品的時候表示,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嘗試長得不太完美的食物,尤其它們通常售價較為低廉,希望透過這個方式讓消費者知道該公司對永續議題的關注。我並無法確定這件事情對該公司的品牌形象會有多少幫助,倒是想了很多關於醜食物和低價的關係。也許我們對食物外型的判斷,就一如我們對彼此外表的批判,好比組織行為研究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長得漂亮的人薪水比較高、去面試時務必要穿著體面。我們總是在心裡對於美醜有個既定的標準形象,然後拿著那個標準去剔除所有不符合期待的其他。
為什麼同樣品質的醜食物就只能值比較低的價,當然有更複雜的市場機制牽扯。我自己買過上面說得那個醜食物箱,吃起來的確和其他新鮮食物滋味並無差異,但我得承認長了兩條腿和手的紅蘿蔔皮真的很難削,我當時一邊削一邊想,我這種把畸形削去的暴力削法,怕是也浪費了不少食物吧。
吃的習慣養成總是根深柢固,我想要是我小時候多陪父母逛幾次傳統市場、多拜訪幾次爺爺奶奶的田地,我會對各式各樣的食物原型更感親切習慣,而不會嬌貴的看著稍微畸形的蔬果不知如何處理。就如同我如果看過了更多的人、見識過更多的文化,我會知道美並沒有單一價值,不需要所有人都大眼高鼻擁有無敵長腿。
我想也許買醜食物是一種很好的寬容練習,學著不用外表評斷食物的品質,有一天,我們也會把這樣的溫柔,延伸到他人身上。你不醜,你只是長得不一樣,但我知道,你一樣好。你不是歪瓜劣棗、也不是奇形怪狀,你只是做自己、最美味。
註1:HBO由John Oliver主持的類新聞評論節目Last Week Tonight對食物浪費議題有頗為精闢的解說,雖然節目討論的是美國的狀態,但其實內容各國通用的,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