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事生非】阿姆斯特丹媽媽們(偶爾還有爸爸)

友善列印版本

一輩子總是會經歷個幾次身份轉換的挑戰,好比第一次申請學校出國、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談戀愛、第一次自己搬到全新的地方。這些對事過境遷的老手來說只是必然發生的過程,在第一手青澀的體驗者心中,卻是帶著冒險犯難又混著新鮮的想像,這時候大家通常會積極廣納各方訊息、汲取過來人經驗。我當年在荷蘭要成為外籍新手媽媽的時候,大抵就是這樣突然地陷入一種資訊焦慮的恐慌。

知道懷孕那當時,身邊只有一位荷蘭好友才剛生完小孩,片段得到一些資訊,但畢竟身份不同、荷文欠佳,她的經歷對我只有安撫卻沒有實質幫助。儘管大量的閱讀中文資訊、阿姆斯特丹在地的消息,尤其是醫療類,卻不知從何問起。後來,另位朋友推薦我加入一個名為「阿姆斯特丹媽媽們」的臉書社群,爾後,在那段新手媽媽的心焦歲月裡,社群幾乎成為我唯一的精神寄託。也許可以將它想像為阿姆斯特丹版本的批踢踢媽寶板,但說它是媽寶板好像不能凸顯這個社群的特殊之處。阿姆斯特丹媽媽們,雖然以臉書為基礎,其實是一個登記有案的非營利組織,而它所涉及的活動內容,也不單只限於資訊流通的平台這樣簡單。

這一切的推手,是一位當年也很焦慮的新手外籍媽媽,Emmy McCarthy。

不小心開始的社團

2010年四月,Emmy懷孕七個月,終於搬來阿姆斯特丹,在此之前她在倫敦工作,在這裡沒有熟識的人際網路。有天她的一位好友,突然邀集 Emmy在內的六位孕婦,說是要開一個懷孕媽媽早茶聚會。這六個人雖然本來並不認識,聚餐的時候卻相談甚歡,剛巧那時臉書開放了社群的功能,朋友覺得機不可失,便在臉書開設了名為「阿姆斯特丹媽媽們」(Amsterdam Mamas)的群組頁面,方便這六個朋友繼續在懷孕過程互相分享消息。也許因為是個公開的社群,又或是朋友的朋友之間口耳相傳,一直到隔年夏天,社群裡已有大概六十個成員。沒有人確實清楚這些人到底從何集結,但總之,她們在這裡彼此加油打氣。

那個時候Emmy的孩子已經出生,在社群裡充滿彼此支持的精神,但在網路之外,她還是覺得寂寞,有時候看到其他帶著孩子或懷孕的媽媽,總想著自己絕不可能是唯一在這城市裡感到失落的人。英文俗諺說養個孩子需傾全村之力(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阿姆斯特丹雖然早已不是村落的規模。她雄心壯志的想,要透過社群,創造一個城裡父母都可以互相依賴的聚落。

取得六位創團媽媽們的同意,在荷蘭經濟正消頹的當時,花了好幾千歐,正式向政府申請,將「阿姆斯特丹媽媽們」登記為有案的非營利組織。選擇非營利的結構,是為了保持獨立性的堅持,有成為新手爸媽經驗的人,大概都知道,換了身份投入全新的消費領域,突然之間好像所有人都想要你的錢,要有最好的嬰兒床、更寬的嬰兒椅、最新的推車、刺激發展的玩具、鼓勵興趣的課程,這可以買、那可以消費,正值資訊焦慮心理脆弱的時候,很容易失去判斷原則,就把大把的鈔票撒出去。Emmy希望大家可以信賴團體提供的資訊,是客觀地、由親身經歷而來,並非受到什麼贊助或品牌左右,於是選擇走上這條非營利之路。

2011年九月登記成功的時候,會員有約200人,Emmy提案時,希望五年之後,可穩定成長為500人,再用這個數量吸引廠商來合作,父母身份的消費者,誰不想要接觸呢?但計畫顯然低估了兩件事:大品牌不明白跟非營利組織合作的模式,「阿姆斯特丹媽媽們」也不知道要怎麼介紹品牌,還能同時保有獨立運作的初衷;更重要的是,她們徹底低估了社群成長的威力,2012年春天,會員已經以千來計算,大大超越當時的規劃,一直到2017年的現在,這個當時在茶會之後隨機開始的社團,光是臉書就有至少12,000人聚集。

開成了個社團,然後呢?

會員討論熱烈,社群不只資訊量大,更徹底發揮了村落的精神,路上看到什麼絨毛娃娃,照片立刻登到臉書,看是誰家的孩子掉的?逛街時不小心掉了婚戒,剛好在附近的成員街頭來回奔走尋找最終物歸原主;家暴逃出來的媽媽需要支援,各方湧入物資,搶著幫忙安頓彼此。事情這樣看來好像發展的很順利,在其他社群的眼裡,大概羨慕不已,但人群也帶來更多挑戰,Emmy和其他創始人員,並沒有做好面對群眾的心理或實際準備,突然需要管理人數上千的社群,出現很多執行上的問題。許多後來加入的會員,不明白「阿姆斯特丹媽媽們」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有人甚至覺得,這根本就是某種商業陰謀。有點規模之後,網站甚至不明所以地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她們疲於奔命,花了很多時間和心力,才彷彿達到某個平衡點,而社群卻還是一直在改變。

Emmy接受訪談時經常提到,她們組織內部需要學習更有效率的合作,畢竟大家都是義工,這些額外擠出來的時間本就不容易,要讓大家前進的步伐一致更是挑戰。她們需要更致力於開放坦誠地和會員溝通,也需要更用力地推廣她們寬容接納的核心精神。或許她身為創始人並對初衷有著頗高的期待,對現狀仍不滿意;但老實說,她是我看過最會經營網路社群的人。生養孩子這件事情,本來就各方說法和意見都多,阿姆斯特丹城市裡滋養的多元,總是原封不動地甚至加倍放大體現在網路社群裡。風風火火之間,Emmy總主張非常溫暖、坦誠地海納正反意見,當這世界出現很多黑暗的鳥事,各方極端派系將我們分裂,大家忙著辨識我者和他者的時候,她會跳出來,堅定而溫柔地提醒大家,在這村子裡,有我們,而我們,是基於愛。

將網路社群帶向實體連結

管理社群之外,阿姆斯特丹媽媽們更積極地將自己轉換為「親職」資訊終點站,所有的資訊都採英文溝通,這並非是為外籍人士設置的平台,社群裡其實充滿在地的荷蘭媽媽(所以有時候大家瘋狂抱怨荷蘭事時,都會有人要跳出來提醒,請尊重其他會員的感受),這樣做的理由是,在這擁有一百八十幾個國籍居民的城市,英文(而非荷文)才是最被廣為使用的語言。我對於大家,尤其是在地媽媽,就坦然接受這件事情始終有點詫異,實在很難想像在其他什麼地方,可以複製出這樣一個非使用在地語言,卻受在地擁護的社群。

除了網路,阿姆斯特丹媽媽們也積極舉辦可讓人面對面的活動。早期還是數千人小規模社群時,辦理許多諸如二手兒童用品交易、媽媽下午茶會等聚會。後來人數成長太快,社群分支很多更在地化和專題性的群體,好比以區域來分阿姆斯特丹東、西、北邊媽媽(有點像東區、淡水媽媽這樣的概念),或是以主題分專門討論教育、創業的社群。小活動分交出去,由有興趣的義工各自辦理,好比有一陣子,阿姆斯特丹的爸爸們,有感於身為社群弱勢,活動都沒有符合他們的興趣,自己組織了許多爸爸之夜,邀集父親們(非常符合刻板印象的)喝啤酒聊足球。阿姆斯特丹媽媽們的核心成員,則專注於更大型的活動,比如說女性創業研討會或鼓勵親子活動的運動會。她們也再三強化自己非營利組織的立場,轉介受虐女性兒童的安置,協助法律諮詢,這幾年難民議題沸沸揚揚,阿姆斯特丹媽媽便提供也介入幾次支援的活動。

說到底是個非營利組織,開發營運成本自然是個待解的難題。最開始和大品牌合作的想法雖不了了之,但接著好些年,她們積極地和在地企業合作,推出阿姆斯特丹媽媽們會員專屬的「村落卡」,會員購買卡片之後,到特定商家消費可享有折扣,主辦的活動也多有收費 。這其中的利潤便成為少數有幾職的薪水,還有其他行政的成本。但村落卡發行了幾年,去年底因為銷售業績不佳而正式停歇。阿姆斯特丹媽媽們,正面臨如何有效凝結12,000人之力的挑戰,尤其是現在網路使用的習慣早和當年不同,免費的資訊充斥網路,社群隨手可得,如何在大型社群中建立小社群般的緊密連結,也許是經營非營利組織或網路社群必然面對的難處。

在阿姆斯特丹的那幾年, 雖然不是非常積極活躍的社群成員,也參加了幾次活動,透過平台獲得不少讓人心安的資訊,讓當年覺得在異鄉孤軍奮戰的自己,有了情緒依附的起點,因此也覺得自己確實地成為一位阿姆斯特丹媽媽。後來即使搬離這城市,還是捨不得退出社群,只因這樣豐富溫柔的親職社團真的不多見。不管最後阿姆斯特丹媽媽們是否如願順利轉型、拓展規模,我都覺得,那個「集合所有迷失的人」的溫暖初衷,非常成功。

台灣網路社群貌似蓬勃、資訊往來通達,從早期的批踢踢到後來的臉書社團,或其他各式特定主題集結的論壇、網站,甚至到部落格,資訊隨手撈起,即查可用,不論找餐廳、生小孩,好像無論發生什麼天塌下來的大事,都有其他什麼人已經歷過,而且非常樂意鉅細彌遺地分享過程。在台灣遇到的,大概是完全相反的問題,人多意見多,在眾多互相抵觸的專家看法中,我們得學會爬梳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流程,然後在有時候越界的鄉民正義裡,找回一點對彼此的溫柔。

關鍵字: 家長荷蘭外籍配偶異鄉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