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專欄作家
開往台灣的慢船 | 史努比
本文作者為前媒體工作者,相信慢經常比快還好一點點,相信真理經常在兩端之中靠左一點點,相信台灣人只要努力多一點點。
所有文章
教育文化
,
時事想想
,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2014-07-20
【開往台灣的慢船】宥勝談蘭嶼小七的另類視角
蘭嶼小七的新聞最近鬧翻了天,如果我沒搞錯,藝人宥勝和作家劉克襄分別在個人部落格和報紙專欄發表意見之後,這件事才躍上頭條新聞,如雪球般愈滾愈大。非正式的觀察,贊成由當地住民自行決定的比例,遠高於如宥勝和劉克襄等民眾對蘭嶼開設7-11的憂慮。於是,憂慮者反而變成公共輿論砲轟的對象。 先說個人立場,關於這件事確有值得憂慮的理由,但因為對住民自決的支持,我贊成由當地人決定。不過,...
時事想想
2014-07-14
【開往台灣的慢船】 台灣的世代政治傾向圖像,將於2020年翻轉?
7月8日《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出生年代如何影響你的政治觀點〉 (How Birth Year Influences Political Views),引用民主黨資訊分析機構Catalist和哥倫比亞大學共同研究成果,採用新軟體針對數十萬筆選舉人資訊,進行美國不同世代的政治傾向分析。 這項研究的假設,建立在「一個人的政治和投票傾向,都是基於人生事件和經驗的累積」之上。研究結果發現,...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司法人權
2014-07-06
【開往台灣的慢船】 台日憲法的宿命與哀愁
近幾天的亞洲新聞,除了香港佔中行動,或許就屬日本安倍晉三政府在內閣會議解除長久以來對集體自衛權的禁制,最令人關注。 這項爭議性舉措,美國、菲律賓舉雙手雙腳贊成,越南表示歡迎,中國與韓國持審慎保留態度,雖不是很高興,也沒出現太多攻擊。至於台灣,官方態度模糊,馬英九稱「密切關注」,民間一般分析則是此舉加強美日安保體系,對台灣似乎更添一層保障。 持較為負面看法的,則有人說它象徵著日本將重返...
2014-06-29
【開往台灣的慢船】客房服務:拒中抵抗線持續下修的警訊
2007年11月,美國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一場聽證會中,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加州眾議員蘭托斯(Tom Lantos,2008年2月辭世)對出席聽證的雅虎(Yahoo)主管說:「你們是科技和財經的巨人,卻是道德的侏儒(While technologically and financially you are giants, morally you are pygmies.)」。...
2014-06-23
【開往台灣的慢船】What’s in a name:從華盛頓紅人到馬英九的不惜撤展
最近,美國專利商標局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取消美式職業足球聯盟 (NFL)華盛頓紅人隊(Washington Redskins)的六項聯邦商標權。這項看似商業的處分,其實潛藏著北美地區長久以來的種族岐視問題,因為商標局援用的理由是,該商標「對北美原住民構成岐視」。 這個決定,伴隨著要求紅人隊改名的各界強大壓力,紅人隊老闆史奈德(...
2014-06-15
【開往台灣的慢船】世界盃足球賽在台灣:不要問,很可怕!
或許台灣人天生對四年發生一次的東西特別迷戀和瘋狂也不一定,例如總統大選、縣市長和立委選舉,例如世界盃足球賽。 世界盃足球賽在距離台灣十萬八千里遠的巴西開踢,台灣人們四年一度的足球奇幻之旅也再度展開。是的,這很奇怪。從某方面來說,那簡直就像生在2月29日的人,卻為自己四年才能過一次生日而感到開心一樣的奇怪。 幾乎可以預期的是,接下來的一個月,全國上下,從官員、立委到路邊檳榔攤,...
時事想想
2014-06-08
【開往台灣的慢船】台灣人真的__ __嗎?
要將一個民族以簡單的幾句話定性,其實很不容易,或許也很不公平,許多時候這樣子的說法,更帶著岐視性的意味,例如大家都知道、在民間普遍流傳的,對原住民、外省人和中國人乃至日本人的形容。 那麼,台灣人自己又是什麼樣子?日治時代的臺灣民報記者黃旺成(1888-1978),曾歸納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1857-1929,民政長官任期為1898-1906)的「治台三策」,...
時事想想
2014-06-01
【開往台灣的慢船】民主信心正在走回頭路嗎?
自從李登輝的「寧靜革命」以來,台灣和台灣人民就以它的民主自由自豪。時至今日,多數調查都發現,面對不帶善意的崛起中國,台灣人最不願放棄的,就是民主與自由。尤有甚者,這一年來台灣社運學運勃興,我們之中有不少人為台灣的社會政治運動形式和抗爭精神得以「輸出港澳」感到欣慰。 現在這一代的台灣年輕人,特別是在解嚴之後出生的人們,自小在民主自由的土壤上成長,...
2014-05-25
【開往台灣的慢船】北捷案後的思想與言論犯罪思考
台北捷運殺人案,對殺人者、罹難者甚至台灣社會,都是一項悲劇。慘案發生後引起的社會討論不一而足,諸如學校和家庭教育、存在人心中的暴力因子,乃至廢除死刑。然而這些討論之中,可能有一項受到了大家的忽略。 成立鄭捷粉絲團、在社交媒體和論壇上對鄭嫌行為表示尊敬與嚮往,以及留言說要「在高捷上來一下」、「淡水線就交給我」,都遭到公共撻伐,同時遭警方偵訊。 根據警方表示,...
2014-05-18
【開往台灣的慢船】馬英九的下一個打席
美國職棒史上有著一個傳頌至今的知名傳說,發生在1931年紐約洋基對芝加哥小熊的世界大賽,主角正是鼎鼎大名的全壘打王貝比魯斯(Babe Ruth)。 世界大賽第三戰,魯斯面對小熊投手魯特(Charlie Root)的第三個打席,兩好球之後,左打的魯斯舉起他的右手,向中外野方向指了指,彷彿暗示著他將把球擊向該處。接下來,...
‹ 上一頁
…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