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歷史書寫
Will Lu
9月 19,2019
【戰地眺望】那些年,登高望海好困難!
一日,我到北美館欣賞展覽。在紀念品區販賣的眾多明信片中,我看到了熟悉的高雄景色──那是陳瑞福的《高港燈塔》。這幅繪製於1988年的畫作,從打狗英國領事館的角度望向另一端,位於旗津島上的旗後燈塔。在該幅畫中,珊瑚礁質地的旗後山拔出海面,氣勢凌人;而燈塔就像聳立於峭壁的潔白堡壘,凝望著進出高雄港的船隻。 從今天的角度看,這似乎只是尋常的港都美景,但當我回想到一篇曾經挖掘過的史料後不禁發現,...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賴慈芸
9月 19,2019
《臺灣翻譯史》導論:翻譯之島(上)
台灣與翻譯自始就難以分割。台灣初登世界舞台,就是在大航海時代,島名「福爾摩沙」即為歐洲語言的音譯。台灣歷史以移民和殖民為主軸,每一次不同民族的接觸自然都有翻譯活動。但早期與歐洲文化的交流,可供研究的翻譯文本有限;清治時期的翻譯活動以原漢通譯和傳教士的翻譯為主,與清帝國其他邊陲地區差異不大。日治以降,日本既為東亞最早接受歐洲文化的重鎮,台灣也不能自外於亞洲的現代化浪潮,翻譯局勢大開,...
文化研究
邱振瑞
9月 17,2019
【日晷之南】不幸中的幸運——中原中也
在日本詩歌的天空中,中原中也(1907-1937)是一顆不可抹滅的明星,值得同病相憐者和關注憂傷的人,向他投以最誠摯的目光。在他的詩行裡,尤其蘊藏青春與孤獨的糾纏,帶有濃烈的象徵主義氣息,引起讀者們的持續共鳴。這位國民詩人的生涯雖然短暫,但卻有跨越時空界限的抒情魔力。 按照中原中也的年譜來看,他於少年期間,即擅長作文和嚐試新體詩歌的創作。有一次,他在雜誌上看到譯自俄國白銀時代的安德烈....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15,2019
【被遺忘的歷史】原住民悲歌(上):中國國民黨殘殺鄒族菁英高一生
為鄒族付出生命 有愛,有恨,無悔 ——高一生的墓誌銘 一九五○年代,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極權政權在台灣的統治正當性,面臨黨內不同派系、台灣人民及國際高度質疑情勢下,遂行專制的『白色恐怖』整肅,台灣的原住民不但未能倖免,還曾遭到蔣政權利用原住民之間的矛盾與利益衝突,擴大層面將未能與中國國民黨政權緊密勾結在一起的菁英予以剷除。 1953年六月五日完成初判,...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9月 12,2019
【越南想想】為何越南中秋變兒童燈籠節?
中秋節並非中國人的專利,而是東亞漢字文化圈裡共有的文化習俗。雖然中秋節都在農曆8月15日,但各國、各地慶祝中秋節的方式也不太一樣。即便同一個地方,不同時代的中秋習俗也未必一成不便。譬如,當今越南中秋節就演變成以兒童為主的節日。當今越南中秋節的習俗大致為兒童提燈籠遊街、做玩具、舞麒麟(或舞獅)、唱「鼓軍調」(Hát trống quân)、送小禮物、吃月餅及賞月等。...
文化研究
咻子
9月 11,2019
【日本想想】颱風天不等於放假天?測試你的「社畜」等級有多高!
2019年9月8日晚間,日本關東正面迎戰了號稱史上最強等級的颱風「法西」,但對上班族而言,戰線還得延伸到隔天的9日,因為9日碰上星期一上班日,東京重要交通幹線紛紛於8日晚間公布隔日早晨的電車停駛。以安全考量完全能夠理解,但重點是,公司並沒有明確指出能放颱風假,上班族卡在車站與公司之間,上班之路成為一場修行之旅,如何達陣,完全測試出「社畜」等級有多高。 上班族的颱風假,...
文化研究
邱振瑞
9月 11,2019
【日晷之南】同在堤岸上的垂櫻
探討近代日本左翼和右翼知識人的形成和變化,應該是一趟穿越歷史的旅行,隨著探索其文化環境的深入,我們將得到更多線索,進而找到其知識的原型,因為原來這些成群而來的知識人,他們曾經同屬於一個研究機構,只是後來因政治思想歧異而分道揚鑣。而他們向左或往右的政治選擇,也構成了近代日本思想論爭史的底本。以設立在中國滿洲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為例,直到二戰結束為止,這個奇特的智庫都發揮著核心作用。換言之,「...
音樂藝術
Join
9月 10,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用歌聲燃燒生命的珍妮絲.賈普林-Janis Joplin
時序入秋。猶記得學生時期,在賃居的窄小房間中渡過整個暑期,一支電風扇伴著手提CD音響,總是吹不散溽暑的燠熱,和永無止盡的心頭打結的寂寥感受;直到九月一日降臨,才開始稍稍感受到些微溫度的下降,提醒著秋日又來了。而在這個日子,也總是要聽珍妮絲・賈普林(Janis Joplin)唱的 “Summertime”,在那悲涼無比的吉他、用盡生命的嘶喊中,稀釋自己的強說愁。...
電影戲劇
李宛霖
9月 10,2019
長大是充滿力量的一件事情:關於紀錄片《未來無恙》
這是一個用鏡頭陪伴兩位偏鄉青少女長大的紀錄片。陪伴從來不是簡單的事,它需要與時間對抗的亙古耐心,以及願意直視生命殘酷而不逃開的勇氣。 在《未來無恙》這部紀錄片中,導演把七年的陪伴時光濃縮折疊在一個多小時的片長裡,而我們透過導演的鏡頭,獲得一種嶄新的,深情的凝視眼光。這種眼光擺脫了以往對「弱勢族群」過於化約刻板的觀看方式,當鏡頭誠實且耐心的記錄生命的每一刻,...
歷史書寫
塩澤亮
9月 09,2019
從臺中雙冬疏散學校到內地復員:一位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教授在戰爭末期的紀錄
塩澤亮於1932年來臺擔任臺北第一師範學校教授。1945年3月應召入伍,同年7月5日突然奉令從臺灣第13863部隊退役,赴臺中州草屯郡草屯街雙冬的臺北師範學校女子部疏散學園擔任部長,帶領250多名疏散學生,在雙冬過著自立更生的戰時生活,終戰後一度受聘為學校留用人員。1946年由臺返日後,他利用就任宮城縣立女子專門學校教授之前一個月的閒暇中,以文字與圖畫記錄了雙冬的生活及日僑遣返的過程...
‹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