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作者簡介
Will Lu
打狗人,志願是梳理台灣未盡的歷史。專長為戰爭遺跡與地圖研究。
專欄作家排序權重:
0
所有文章
2020-03-19
【戰地眺望】沉默的衛兵:戰地有刺植物的故事
自然環境對軍事部署的影響極為重大。一座防禦工事的興建,需要依據設施的不同需求,考量視野、火力、掩蔽能力等各種要素,在自然地景中再三尋覓適合的地點,才能取得制敵優勢。然而,軍事設施的興建卻也同時在改變自然環境,例如砍伐原有森林、挖掘山壁、興建硬體設施等等。其中,駐守的部隊也常會藉由自然的力量築起防禦工事──種植大量渾身帶刺的植物。這些植物在陣地中看似渺小、往往卻會繁衍出不容忽視的防禦力量...
2020-02-09
【戰地眺望】 戰火流離:高雄新庄仔的故事
今日的高雄巨蛋旁,如織的遊人們在繁華的街道上行走著,卻不見得會注意周圍有一條名為「新庄仔」的道路。「新庄」可能是個全台都有的菜市場地名,而這個幾乎已完全都市化的地方,似乎也很難發現什麼獨特的歷史地景。但當你拿出歷史地圖系統一比對,會發現這個「新庄」可是大有來頭──這個聚落的出現,跟高雄城市的近代發展史可是有很大的關聯。 「新庄」的誕生 在述說新庄仔的故事前,...
2019-12-19
【戰地眺望】我們需要怎樣的軍事古蹟觀光?
對於軍事古蹟觀光,你有怎樣的想像? 據2019/12/04《自由時報》報導,高雄市代理市長葉匡時前往今年5月剛開放的「鼓山洞」遺跡,卻在參觀後質疑此地「洞內空空蕩蕩,沒有吸引力,走一下以後不會再來了。」 筆者曾於今年7月拜訪此地,在過程中體驗並無覺得此處空蕩。反而是內部的景觀,令筆者覺得相當深刻。雖然臉書粉絲專頁「戰史檔案」質疑此地歷史考證不清。但畢竟此處還是個有經過整理、...
2019-11-03
【戰地眺望】小心炸彈!那些二戰未爆彈的故事
2019-07-17據中央社報導,淡水發現一枚未爆彈,新聞描述如下: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戶住家後院發現疑似未爆彈,冒出陣陣白煙及火花,警消不敢大意急劃出警戒區,軍方晚間到場確認二戰期間黃磷彈,初估無爆炸危險,已載回軍營處理。[1] 無獨有偶,該月底又發現了炸彈,這次鏡頭轉移到了宜蘭: 宜蘭縣三星鄉蘭陽溪床大洲段香瓜田,今天傍晚5點多發現2顆未爆彈,...
2019-09-19
【戰地眺望】那些年,登高望海好困難!
一日,我到北美館欣賞展覽。在紀念品區販賣的眾多明信片中,我看到了熟悉的高雄景色──那是陳瑞福的《高港燈塔》。這幅繪製於1988年的畫作,從打狗英國領事館的角度望向另一端,位於旗津島上的旗後燈塔。在該幅畫中,珊瑚礁質地的旗後山拔出海面,氣勢凌人;而燈塔就像聳立於峭壁的潔白堡壘,凝望著進出高雄港的船隻。 從今天的角度看,這似乎只是尋常的港都美景,但當我回想到一篇曾經挖掘過的史料後不禁發現,...
2019-08-25
【戰地眺望】戰爭記憶可信嗎?從神風特攻隊談起
近期新聞報導一則趣事:一名花蓮豐田村的高齡阿嬤,在社區文史工作者的口述訪談中,表示村子在二戰時期,曾經在官方的指示下生產「咖啡」,供前線的軍人飲用,並且帶著訪談人員前往村內「咖啡廠」實地勘察。然而根據過去的史料,該地區並沒有在戰時生產咖啡。一輪雞同鴨講後,真相終於大白,原來當時村內是利用樹薯粉炒熟、作為前線軍用咖啡的替代品。村民並未接觸過真正的咖啡豆,只是將這種替代而成的飲品叫做「咖啡」。原來,...
2019-07-14
【戰地眺望】媽祖要我出來選?
2019年4月,在大選前一片煙霧迷漫之際,台灣首富郭台銘突然喊出:「媽祖要我出來選!」宣布投入2020總統選戰,為政壇投下一顆重量級震撼彈。我們並不知道媽祖是否真的有跟郭董託夢,但回顧台灣史,媽祖身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在每一場重要的戰役中,似乎從未缺席過。 台灣史上無役不參的媽祖 1661年鄭軍攻台,艦隊在鹿耳門因水淺而進入台江內海,相傳在鄭成功設祭壇稟告媽祖後,潮水大漲,...
2019-06-20
【戰地眺望】從天空遙望戰爭:美軍航照裡的台灣戰史
1941年日軍攻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太平洋上的台灣島,自然成為盟軍眼中的目標之一。隨著戰爭越拉越久,原先勢如破竹的日軍也逐漸疲乏,在盟軍反攻的號角逼近之際,從空中收集情報的偵察機也出動了。那些空中的眼睛緊緊盯著地面上的一草一木,用相機完整記錄,再將送回營地讓專業人員分析相片中的深層符碼:究竟是機場?還是營地?或是工廠?還是一個經營中的要塞地帶?任何變化都難逃這個法眼。...
2019-05-05
【戰地眺望】洞窟裡的幽冥:談戰爭遺跡裡的鬼
據媒體報導,位於台中鰲峰山的「清水鬼洞」歷經兩年整修,終於在四月重新開放,新聞內容摘錄如下: 清水鬼洞是鰲峰山歷史景點,昔日拿著火把、攜伴探險鰲峰山鬼洞,是老清水人童年共同記憶,但鬼洞前年封閉至今已經兩年,很多遊客撲空。市府建設局進行修繕工程,並新增照明、消防、通風、逃生及監視器等設備,三月五日整修完工,並擬訂管理辦法,將自四月起開放參觀 。 過往的台灣再造,...
2019-04-09
【戰地眺望】二戰末期的台灣全島要塞化
「……雖然戰局已經接近第三期(1945年),陸軍還計畫將偌大公用地築構成為陣地,透過保甲組織強迫日、臺一般民眾每戶都得派人從事公差……最莫名其妙的是叫做「波行」的工程,計畫由桃園地區穿過丘陵地帶,挖一條直達臺北東南外廓之蜿蜒長大的地下隧道……。」 ...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