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眺望】引進光芒:日軍防禦工事的開窗

友善列印版本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台灣在二戰期間的歷史了。無論是想了解那個烽火年代的故事,亦或是尋找傳說中日軍遺留的寶藏,也可能是關注戰爭遺蹟本體遭到破壞的文化資產議題。在大家的印象中,這些當年為了防禦美軍進攻的設施,不外乎是「陰森」、「幽暗」的,這在戰火連綿的年代實屬正常。然而隨著時光演進,後到的使用者也會展開「再利用」工事,讓這些遺蹟的內部產生變化。

本文試著就文獻與田野調查的資料收集,觀察戰後國軍改造日軍防禦工事,這個鮮少被關注的「開窗」小故事。

遁入幽暗深處: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全島要塞化

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軍在台構築許多防禦工事。從早年的露天陣地,轉變為構築具掩蔽性的框舍、穹窖、地下坑道等軍事設施[1],自此軍人常常需要鑽入地底,在不見天日的環境中備戰,坑道內僅有微弱的燈火可以照亮路徑。

從美軍繪製的日軍砲堡配置圖可以看到,一個砲堡為了防止被砲擊與破片射入殺傷人員,除了應有的砲口、排煙孔、觀測孔、人員與砲車出入口外,設計上盡可能減少開口,而使得砲堡內部顯得是密不透光的。

引進光芒:日軍防禦工事的開窗

二戰後,中華民國國軍接收日軍遺留的工事,曾要求台灣各地區守備部隊調查日遺防禦工事,並針對一些保存完整的工事進行整修,以便後續使用。然而,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例如:戰爭方式、地區經營策略的改變,國軍時常在原有日遺軍事設施的周圍,增建新式的大型艦砲、榴砲砲堡加強防禦,而這些二戰時期的軍事建築顯得更狹小與不合時宜。

這些日遺建築物在實戰上可能顯得落後,但大多建築結構良好,對於國軍來說仍然是可以善加利用的好素材。將其改裝成臨時起居室、掩蔽部,都是可能的選項。而為了使用者的舒適度,這時內部格局也就會有截然不同的變化了。

例如將原有的日軍砲堡射口填補,改造成窗戶,使其具有照明與通風用的功能。位於屏東恆春關山的重砲兵小隊框舍穹窖,在戰後國軍將日軍設施重新改造,加入大量門與窗戶,讓原有的砲陣地變成了大型人員掩蔽室[3]。位於台東鯉魚山的日遺框舍,也可觀察到被改造成窗戶的砲口。

除了改造砲口外,國軍在封閉不必要的出入口時,也常會保留著頂部作為的孔隙,供碉堡內照明及通風使用。這種阻擋人員進入,卻保留了「窗戶」功能的改造。此在全台各地碉堡都很常見。

在台灣的戰爭遺跡中總能看見歷史的層層疊疊,唯有細心觀察才能看見。從牆壁上的精神標語,到地上遺留的酒瓶等生活殘跡,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訴說。如今許多日軍戰爭遺蹟的所在地已經解除軍事管制,而這些制高點往往自然景觀豐富,地方政府與社區積極爭取,想要將其變成觀光景點,以吸引遊人前來。

早年推動的文資保存,時常關注在某個時空背景,對於整體變化的脈絡較為忽視。然而近年文化部推動的「再造歷史現場」、「文化路徑」等概念,試圖突破過去文資修復聚焦在單一時空的問題。若未來的再利用設計,能針對此類戰後改造的「窗戶工事」加以描述,也是個頗有歷史意義的巧思。


[1] 框舍:由鋼筋混凝土構築,盒子狀的防禦工事,完工後可於頂部與周圍覆土掩蔽。除了防禦的功能外,亦具備完整的彈藥物資儲存、人員起居空間。

穹窖:可以說是地下化後的框舍。利用高地、山地地形,先挖掘山洞,再往內構築防禦工事。內部空間可繼續興建豎井、坑道,與其他的穹窖互相聯繫,形成完整的地下要塞 。

[2]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1945),Translation No. 58, 20 May 1945, Japanese deliberate field

fortifications. Report No. 3-d(47), USSBS Index Section 6。檔號:000007744448。

[3] 黃智偉(2015),《全島要塞化:二戰陰影下的臺灣防禦工事(1944-1945)》,臺北:如果出版 社。頁68-71。屏東關山砲穹窖的紀錄影片,可參閱「恆春半島四大地下坑道(3)關山坑道 全台最大野砲穹窖」:https://youtu.be/tivxsXTWRag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