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太平洋戰爭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 月 15,2021
【被遺忘的歷史】南方澳間諜冤枉事件的真相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末期,由於日本軍在東亞戰場已經敗象畢露,因此,對於台灣的控制和壓迫愈趨緊縮、升高,在最後幾年內,非常神經質地羅織了好幾件牽連廣泛的間諜案。 比較轟動的這類案件,有基隆炸彈案、眾友會叛亂案、東港事件、瑞芳事件、蘇澳案等等;其中的蘇澳案,台灣近現史的研究者普遍稱之為「蘇澳間諜案」,本文根據當年的報導將之稱為「南方澳間諜冤枉事件」(註一)。...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鳳氣至純平
3 月 05,2020
《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 文宣與雜誌如何為戰爭服務?
進階版的荒謬決戰生活 《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是《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神國日本のトンデモ決戰生活,遠足文化,二○一八年八月)的續集。如書名所示,本書想告訴讀者,戰爭時期的日本政府如何讓民眾更加「愛國」,以及他們如何看待「愛國」這件事;換言之,他們認為哪些行為才算是「愛國」。這本書所介紹的內容,其實比上一本還要「荒謬」,甚至有許多內容不禁讓人產生這種感想:「這些宣傳、...
歷史書寫
Will Lu
2 月 09,2020
【戰地眺望】 戰火流離:高雄新庄仔的故事
今日的高雄巨蛋旁,如織的遊人們在繁華的街道上行走著,卻不見得會注意周圍有一條名為「新庄仔」的道路。「新庄」可能是個全台都有的菜市場地名,而這個幾乎已完全都市化的地方,似乎也很難發現什麼獨特的歷史地景。但當你拿出歷史地圖系統一比對,會發現這個「新庄」可是大有來頭──這個聚落的出現,跟高雄城市的近代發展史可是有很大的關聯。 「新庄」的誕生 在述說新庄仔的故事前,...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1 月 10,2019
【被遺忘的歷史】辜振甫的真假「台灣獨立事件」
二次大戰終戰到1952年《中日和平條約》期間,台灣歸屬處於不確定狀態,可是,中國國民黨政權竟在終戰第二年開年就頒布所謂的《漢奸總檢舉規程》,開始濫捕台灣人民,至少有上百名台灣人被扣上「漢奸」罪名受難,知名的富豪辜振甫、林熊祥、許丙等人也同時被捕。 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才成立不久,就迫不及待在1946年1月16日根據《漢奸總檢舉規程》發動「漢奸總檢舉」,要求「...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01,2019
【被遺忘的歷史】錯亂時代下的台籍老兵自焚者:許昭榮
暗暗的時陣看海的形影 海的形影起落的形影 暗又擱明暗又擱明 若親像失落佇過去的人生 擱干若返來咱土地的人生心 ——李敏勇 他是台籍日本兵,也是中國國民黨蔣政權的台灣技術員兵;在日本受過訓,也在中國受過訓;曾參加國共內戰,更被蔣政權派往美國接收軍艦;竟成了蔣政權海軍第一件台灣獨立案件的政治受難者,刑滿還遭到兩次非法拘押...
歷史書寫
Will Lu
8 月 25,2019
【戰地眺望】戰爭記憶可信嗎?從神風特攻隊談起
近期新聞報導一則趣事:一名花蓮豐田村的高齡阿嬤,在社區文史工作者的口述訪談中,表示村子在二戰時期,曾經在官方的指示下生產「咖啡」,供前線的軍人飲用,並且帶著訪談人員前往村內「咖啡廠」實地勘察。然而根據過去的史料,該地區並沒有在戰時生產咖啡。一輪雞同鴨講後,真相終於大白,原來當時村內是利用樹薯粉炒熟、作為前線軍用咖啡的替代品。村民並未接觸過真正的咖啡豆,只是將這種替代而成的飲品叫做「咖啡」。原來,...
歷史書寫
Will Lu
7 月 14,2019
【戰地眺望】媽祖要我出來選?
2019年4月,在大選前一片煙霧迷漫之際,台灣首富郭台銘突然喊出:「媽祖要我出來選!」宣布投入2020總統選戰,為政壇投下一顆重量級震撼彈。我們並不知道媽祖是否真的有跟郭董託夢,但回顧台灣史,媽祖身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在每一場重要的戰役中,似乎從未缺席過。 台灣史上無役不參的媽祖 1661年鄭軍攻台,艦隊在鹿耳門因水淺而進入台江內海,相傳在鄭成功設祭壇稟告媽祖後,潮水大漲,...
歷史書寫
Will Lu
6 月 20,2019
【戰地眺望】從天空遙望戰爭:美軍航照裡的台灣戰史
1941年日軍攻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太平洋上的台灣島,自然成為盟軍眼中的目標之一。隨著戰爭越拉越久,原先勢如破竹的日軍也逐漸疲乏,在盟軍反攻的號角逼近之際,從空中收集情報的偵察機也出動了。那些空中的眼睛緊緊盯著地面上的一草一木,用相機完整記錄,再將送回營地讓專業人員分析相片中的深層符碼:究竟是機場?還是營地?或是工廠?還是一個經營中的要塞地帶?任何變化都難逃這個法眼。...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17,2019
【被遺忘的歷史】台灣人成為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戰犯(上)
可能很少人知道台灣曾經有過這種法令,而且是使用在台灣人身上。該條例制定於1946年10月15日,同年10月24日公布實施,不少台灣人因而冤枉受害。 從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自日本殖民政府手中接管台灣之日起,除了無止境的劫收豪奪,暴露外來政權的猙獰面目之外,就是以《戰爭罪犯審判條例》漫無標準地處理一批一批的『台籍戰犯』,到了一九四七年尤其達到最高潮;有關這方面的悲慘遭遇卻少見有人撰述...
歷史書寫
Will Lu
3 月 14,2019
【戰地眺望】尋找失落的日軍寶藏
2018年7月,媒體曾報導「高雄壽山偷挖寶藏」的新聞。高雄壽山南側一處施工中的山腰,碰上當時的強勁西南氣流,整處山壁大規模崩塌。在崩塌前,工人僅向附近民眾表示,只是在做水土保持工程。事件後議員披露,這處工程竟然是依照「國有埋沉財產申請掘發打撈辦法」合法申請的挖寶事件;同年底,時任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拋出「壽山挖寶藏」的口號,再度引發台灣各地是否還埋藏日軍寶藏的話題。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