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眺望】來場旗津戰史小旅行

友善列印版本

2022年起因omicron變異株而起的本土疫情,在政府與民間合力下幾乎奇蹟似的被壓制,逐漸朝向穩定發展的方向前進。這段期間受災嚴重的高雄旗津,似乎重新綻放迎接觀光客的曙光。

從鼓山輪渡站搭乘渡輪,是遊客前往旗津最常選擇的交通工具。沿途往西邊的高雄港出口望去,可以看到高聳的旗後山上燈塔與砲台,與其對岸哨船頭地區的古蹟群。從這個角度望著近年陸續整修完成的「打狗英國理事館」以及「雄鎮北門」,更能遙想在清末時,通商口岸商船雲集的繁盛景觀,以及時局變化之洶湧。

你也可以望向打狗內海──也就是今日繁華的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及八五大樓的亞洲新灣區一側。在二戰末期頻繁的空襲中,大量船艦受損擱淺於高雄港內。戰後大量沉船阻塞了港口與航道,國民政府為了恢復各大港口之運輸機能,訂定相關的打撈沉船辦法,鼓勵民間參與港口沉船打撈工作。

戰火雖是無情,沉船打撈業卻也驅動了高雄港內的拆船、鋼鐵業蓬勃發展,也促進了高雄港內鹽埕一帶的繁華。這類相關拆船業在戰後形成了五金街(今日公園路一帶),如今在駁二一帶尚能看到相關的裝置藝術。

到達旗津輪渡站後,大多數的遊客會選擇從「廟前路」,也就是旗津老街出發。這條寬廣的道路上,有著繁榮的海產與小吃市街,同時也是旗後地區重要信仰中心──旗後天后宮的所在。去年方整修完畢的天后宮建築相當華麗,廟中彩繪與雕塑值得細細品味。而廟前放置的石碑,記錄著旗後地區遙遠的開拓史。想要前往海水浴場的旅客也會穿越這條道路,沿途繁榮情形可見一斑。

然而,穿梭在筆直寬敞的道路上,可能會讓你忘記旗後聚落其實發展歷史悠久,若想要體驗具有歷史氛圍的旅程,推薦前往小巷弄內遊歷。

狹窄的清代聚落與寬敞的二戰防空空地

旗後聚落發展悠久,跟台灣島內所見的傳統閩南式舊市街相似,僅考量防風、防盜賊等基礎機能,呈現迂迴而曲折,且路面狹窄通風不良的路網。日本統治初期的1908年,即指定相關的「打狗市區改正計畫」,欲將旗後、哨船頭等舊聚落,改造成符合現代樣貌的棋盤式路網。

日治初期,高雄市的市中心是旗後一帶。當時的哈瑪星地區,還是高雄潟湖的一部分。直到哈瑪星的填海造陸完成,商業逐漸蓬勃發展,旗後的繁華逐漸為了過眼雲煙[1]。隨著市區發展重心幾度轉移,旗後地區的都市計畫,除了幾條聯外道路的開闢外卻沒有實際執行。

直到二戰末期的1945年,為了防止美軍空襲造成聚落大規模燒失,旗後聚落開出了兩條明顯的防空空地:一條從渡船場開出一條寬敞的防空空地;另一條與之交叉,筆直通往旗後山腳。這個地表上大大的「十字」,分別是今日一部分的廟前路與通山路。

天后宮前的防空空地開拓時,並沒有拆掉廟宇建築,而是先拓寬天后宮前原有的廟前大路,再繞過廟埕邊緣切出去,這棟歷史悠久的古剎因而能夠保留在兩路交叉口。未曾實施的都市計畫輪廓,意外地因為一場戰爭而現身。

有趣的是,在旗後當地也有與「媽祖接砲彈」相關的民間傳說。二戰期間居民躲避美軍空襲,沿著當時尚未因築港而截斷的紅毛港,前往高雄郊區避難。等到回來後,發現旗後聚落早已處處彈孔、滿目瘡痍。神奇的是,天后宮卻意外在一片斷壁殘垣完整保存下來,傳說有人目擊一位身穿長袍的婦人,以衣裙將砲彈掃除到其他地區。媽祖接砲彈傳說流傳範圍之廣,也令人莞爾[4]

透過美軍航照觀察,似乎真能看見炸彈彈孔正巧全數繞過天后宮,此時的哈瑪星慘遭轟炸,高雄港內有大量沈船。這張照片似乎也說明著,為何這個傳說可以在當地保留下來。

防空空地所形成的路網,成為了今日旗津聚落道路開闢的軸線基礎。至今走在通山路上,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半拆的老宅殘跡,與道路線呈現奇特交叉角度。這些老屋有過去的清代紅磚三合院,也有部分洋樓建築,各自呈現著舊聚落的街道軸線。

走過二戰的煙硝歲月,如今濃厚的黑煙與鐵鏽已經退去。迎接著蛻變中的工業城市的是全新的科技與文化樣貌。街景中處處是可以探索的目標,不訪趁著機會造訪旗津一趟,細細品嘗台灣歷史留下的軌跡

旗津豐富的歷史建物與故事,等待你的造訪。

[1] 林虹妡(2011),〈都市中的流動空間—從發展歷程看高雄市街道地景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P.48。

[2] 引用自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典藏臺灣1944-1945航空照片網站,https://webgis.sinica.edu.tw/map_berkeley/,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3] 引用自美國國家檔案館典藏臺灣舊航空照片查詢系統,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fpmtw.aspx,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4] 郭銘怡(2014),〈旗津天后宮的廟宇建築與地方中心的空間營造(1948~2014)〉,國立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P.27。

[5] 本圖引用自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http://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page_id=438,美軍轟炸任務月報:321BQ, June 1945_TAKAO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