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邱振瑞
6 月 24,2018
【日晷之南】我們必須給歷史分期嗎?
日本的史學界對於近代史的分期向來存在著分歧。一般而言,將明治維新以後,稱為近代史,江戶幕府體制時期則歸入封建社會。不過,有日本學者提出質疑,幕府晚期已逐漸出現近代化的曙光,感受歷史躍然的萌芽,這種歸類似乎失之精準,很可能導致論述者偏離軌道,無法順利抵達歷史的深處。因此,我們考察這時期的思想史發展,即會遇見這傳統性學術的規範,而為了克服此挑戰,看來我們必須給歷史分期,至少做出歷史性的概括,將此思想...
歷史書寫
張肇烜
6 月 19,2018
【人心人術】永遠的台灣人!呂道南神父:要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
他從義大利而來,卻將一輩子青春和歲月都奉獻給台灣。呂道南神父,28歲那年就來到台灣,因為醫療的需求,40歲又回義大利學醫,學成後再回台灣,從此不再離開,他說:「需要我的地方就是家鄉」!晚年因為疾病因素,無法言語,他仍堅持留在最愛的家鄉台灣,直到終老的那一刻,他已是永遠的台灣人...... 6月17日的宜蘭羅東,好多人來送他最後一程。...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鄭麗玲
6 月 12,2018
【書摘】《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社會運動與女性
書名:《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 作者:鄭麗玲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8年6月 1920–30年代台灣的男子普通中等學校、師範學校、工業學校、商工學校,甚至是台北高校,學生運動風起雲湧,從台北師範學校、台中師範學校、台北工業學校、台北商工學校、台中一中、台北高校,幾乎每年都發生規模不一的學生罷課或抗議事件。1922年2–...
歷史書寫
邱振瑞
五月 30,2018
【日晷之南】誰的「戰爭肯定論」?
在臺灣,廢除出版法後,出版書籍變得自由寬廣,思想言論不再受到壓制和審查。就此意義而言,著書立說這種抽象思想行為,終於變成實質的力量,掙脫了極權之手的控制,朝自由的方向發展,的確是令人可喜的事情。然而,檢閱言論的幽靈雖然已退出歷史舞台,現今以反日為基調的讀書評論,仍然存在晦澀的氛圍,也就是將日本右翼思想家的著作譯本,視為洪水野獸和極度危險。而林房雄《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本奇書,...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凌宗魁
五月 22,2018
【書摘】《紙上明治村2丁目》:從學校到國會
書名: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 作者:凌宗魁 繪者:鄭培哲 出版日期:2018年5月30日 第五章 學校:純真年代的集體記憶 從學校到國會 一八九八年,總督府頒布《小學校令》,明定小學校的就學資格為八歲以上、十四歲以下的日籍兒童,將教育延伸至六年,並增設兩年的高等小學校。次年再頒布「高等女學校令」,獨立於男子就讀的中學校之外,...
歷史書寫
邱振瑞
五月 20,2018
【日晷之南】在文字的晴空下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對於這個日子有深刻體驗的日本國民而言,內心遭逢到兩種極端力量的撕扯,而且情感上的震撼多於悲泣的纏繞——昭和天皇宣詔戰爭結束。這一天,日本的各大報紙上,紛紛以醒目的版面篇幅,並以崇高的悲劇性的詞語,又不失莊嚴立場來呈示這個嚴酷的歷史事實。每次讀到這段歷史,我愈發覺得日本語的修辭真是深奧,它宛如迷宮般的曲折難測,若沒有全面掌握真正的歷史狀況,以此作為辯證的基礎,...
歷史書寫
陳智豪
五月 16,2018
德國小說家湯瑪斯・曼與台灣翻譯家彭淮棟—連結二十世紀的兩個生命
知名翻譯家彭淮棟於今年二月逝世,這個消息對台灣人文社會學界來說是相當令人震驚與哀傷。彭的譯作橫跨文學、歷史、社會科學,而近來所譯的《浮士德博士》( Doktor Faustus, 1947)更是從英語翻譯橫跨德語翻譯的傑作。 談到《浮士德博士》,我們同樣會想到彭淮棟早期翻譯的《魔山》( Der Zauberberg, 1924),兩本著作都是德國小說家湯瑪斯・曼( Thomas...
歷史書寫
趙崇任
五月 06,2018
無法伸展手腳的1950年代美國女性
隨著1945年的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場士兵各自回到自己的母國,重回正常的生活。然而,男性在戰爭期間四處征戰,內需工作都由女性一肩扛,任何職場領域,如企業、工廠、醫院、學校都有女性職員的身影,而這些女性在男性回到原先的崗位後該何去何從? 二戰期間,堅強的美國女性體會到自己並不比男性遜色,許多過往男性從事的工作在此期間都由她們接手。然而,...
歷史書寫
秋禾
4 月 16,2018
「日本推理之父」江戶川亂步故居
位在東京西池袋的立教大學,望眼即知是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正門入口聳立的耶誕杉和綿延校舍紅牆的常春藤,美不勝收。平日上下課趕教室的大學生,將校舍內外擠得水洩不通。校園側面,卻有一條僻靜的小道,通往一戶和洋風混合的私邸。這裡原是推理大師江戶川亂步生前的邸宅,如今已成為立教大學管理的「大眾文化研究中心」兼「亂步紀念館」,每週只開放兩天。 江戶川亂步(1894-1965),...
歷史書寫
老番
4 月 15,2018
【老番講古】最早的演戲與拜拜記錄
曾經學生問老番:荷蘭、西班牙時代,台灣有無戲劇表演? 我的答案:有啊!怎會沒有?! 過去,因為關於原住民文字史料不足,我們學歷史的人無法插嘴原住民的戲劇表演。關於歐洲人在台灣,畢竟過去來台灣的人數太少,料想也可能頂多只是隨興表演。然而,台灣漢人,特別是福建南部移民到台灣的漢人,倒是有荷蘭語的資料曾經紀錄台灣漢人的戲劇演出。1651年11月11日的《日誌》...
‹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