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蔡錦堂
12 月 20,2018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美國駐臺北領事夫人愛麗絲的臺灣見聞錄
愛麗絲與美國駐臺北領事丈夫馬克斯.柯潔索夫 搭乘日本橫濱市的根岸線地方鐵道,在山手驛下車後,走上出口左前方的斜坡,就可以看到寫著「橫濱市根岸外國人墓地」的指標。位於橫濱仲尾台小山岡的這個外國人墳墓區,埋葬著從一八六○年代橫濱開港以來,因疫病等而命喪日本的許多外籍人士,其中也包括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關東大地震時死於橫濱的、當時美國駐橫濱總領事代理馬克斯.大衛.柯潔索夫(Max David...
歷史書寫
陳智豪
12 月 12,2018
「歷史都是真的嗎?」台灣當下的價值危機
一位友人的疑問 三個月前,我曾經在朋友的聚會中被一位已在社會上打滾多年的朋友問道:「你們歷史學所研究的那些歷史都是真的嗎?」原本我只是以一位歷史學專業人士的角度去回答這位朋友的問題:在以誠實為基本的學術倫理下,歷史只有詮釋觀點的問題,而沒有真假的問題。然而,接下來的一個禮拜裡,這個問題卻使我深深陷入了更深層、更廣泛的有關社會知識與價值問題。...
歷史書寫
徐子軒
12 月 11,2018
老布希的遺產(下)川普將如何打造未來秩序
往前閱讀:老布希的遺產(上)世界新秩序與迷思 老布希結束了冷戰,將美國秩序推向全世界。之後的柯林頓對於運用美國權力尚稱謹慎,但也顯露出美國秩序的雄心,像是處理南斯拉夫內戰,主要由北約介入,卻沒有透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 此外,波灣戰爭後,老布希選擇不推翻海珊政權,主因之一就是維持他的聯盟關係,讓蘇聯與中東國家不至於反對聯軍。柯林頓蕭規曹隨,僅在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建立了禁飛區,...
歷史書寫
徐子軒
12 月 11,2018
老布希的遺產(上)世界新秩序與迷思
當老布希在德州農工大學下葬,和他一起覆土的,還有他曾經的世界新秩序。葬禮上,歷任美國總統一字排開,除了早於老布希的卡特,從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到川普,正代表著後冷戰時期由美國主導之世界秩序的崩潰過程。 讓我們先回到911當天,不是那個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攻事件,而是在更早之前的1990年。在這天老布希向國會發表演說,聲稱全球將進入一個歷史性的合作時期,也就是他所謂的世界新秩序...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紹沖
12 月 06,2018
從《一八九五》到《賽德克·巴萊》——台灣的史詩電影
台灣,美麗的福爾摩沙(Formosa),雖然信史的時間不算長,仍有其屬於海洋的獨特脈絡。從12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引發的巨大爭議,便能得知於現代社會中,歷史其實是形塑認同的重大要素,如果再加上通俗讀物與大眾媒體威力,更如虎添翼,展現出其無遠弗屆的威力。 好比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與日前去世的武俠大師金庸所作的武俠小說,都是取材歷史,同時又讓史實發光發熱,...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Nam Quốc Văn
12 月 02,2018
【越南想想】孫文的越南情緣
孫文為19世紀末主張以武力推翻滿清的革命團體領導人之一。儘管藍綠紅陣營對孫文的評價不一致,目前中華民國政府仍將孫文視為開國國父。眾所皆知,當時的孫文為了推翻滿清,四處各國奔波以期藉由外國的支持協助推翻腐敗的大清帝國。孫文曾多次到日本、越南、台灣及東南亞尋求當地華僑及政府的支持,甚至於1904年以偽造的夏威夷出生證明取得美國護照以方便他在美國從事革命活動。 孫文與越南的關係遠大於台灣。...
歷史書寫
劉彥甫
12 月 02,2018
那個愛當兵的孫立人
隨著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五眼同盟(FIVE EYES)擴大與德法日共享對中情資、澳新馬紐英又在南海進行海陸空聯合軍演,都突顯臺海關鍵地位的動輒得咎。 透過通過國防授權法,持續強化臺美軍事合作的臺灣放眼歷史,目光都聚焦在參與多國聯軍大戰略、又能以少勝多震爍古今,那個愛當兵的孫立人。 這個幾乎被臺灣遺忘的「東方隆美爾」,不但是維吉尼亞軍校傑出校友、古寧頭大捷背後功臣、...
歷史書寫
邱振瑞
11 月 12,2018
【日晷之南】我的禁書之愛
三十年前,我到東京求學遊歷,前半年住在栃木県的小山市(家兄的公司宿舍),後來為了通車考量,經由好友介紹,在杉並區的阿佐谷找到了一間木結構公寓,總算有安居的處所。因為這地利之便,半年後,我就有較多機會到神保町古舊書街找書了。有時候若時間充裕,我必定會繞到鈴蘭街裡的「內山書店」和「東方書店」瀏覽一下。因為那兩家書店的書櫃上,販售許多中國出版的日本文學翻譯書籍。當時,我仍然熱衷於蒐集這類的中譯本,...
歷史書寫
陳威臣
11 月 11,2018
【鐵份補給】瑞士鐵道活化石——布洛奈.尚比鐵道博物館
歐洲的屋脊瑞士,面積僅有4萬1千平方公里,比台灣稍大,但全境皆在瑞士高原與阿爾卑斯山脈,地形複雜的結果,讓瑞士發展出獨特的鐵道文化。小小的瑞士目前擁有5千3百多公里長的鐵道線,讓瑞士人自誇「只需散步16公里,就一定會有火車載著你」。 堪稱世界鐵道密度最高的瑞士,自1844年瑞士境內開始出現鐵道以來,雖然在歐洲並不算悠久,但一百多年來的發展,堪稱一絕,尤其是必須應付多山的環境,...
歷史書寫
安井伸介
11 月 08,2018
《東京黑洞》:加害或被害?日本戰後的記憶延伸
一般人對日本東京的印象是什麼?不外乎認為其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都市,潔淨且井然有序,而在2020年即將舉辦的東京奧運,也使日本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然而,現在的年輕人眼中理所當然的東京,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 《東京黑洞》中所描述1945年日本戰敗後(日本人稱為「戰後」)的東京,與現今東京呈現強烈的對比。透過影片的觀賞我們能夠理解,原來東京也有過那樣慘烈的時代,...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