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希的遺產(上)世界新秩序與迷思

友善列印版本

當老布希在德州農工大學下葬,和他一起覆土的,還有他曾經的世界新秩序。葬禮上,歷任美國總統一字排開,除了早於老布希的卡特,從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到川普,正代表著後冷戰時期由美國主導之世界秩序的崩潰過程。

讓我們先回到911當天,不是那個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攻事件,而是在更早之前的1990年。在這天老布希向國會發表演說,聲稱全球將進入一個歷史性的合作時期,也就是他所謂的世界新秩序。

從演說內容來看,新秩序是免於恐怖威脅、追求正義與安全,各國都能繁榮發展、和睦相處。乍聽之下不免有些空洞,比較具體的描述是,經由美國率領,全球將進入基於聯合國法治,而非國際無政府叢林法則的新時代。

這樣的說法與做法,透過波灣戰爭一役,似乎展露出新秩序的曙光。然而好景不常,進入單極世界的美國,很快地步上帝國擴張過度、逐漸衰弱的後塵。在對手環伺追趕之際,世界秩序也即將面臨翻天覆地的調整。

美國秩序的迷思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老布希獲得當時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的背書,共同譴責海珊魯莽的軍事行為,代表冷戰格局已被打破。嗣後經過許多外交折衝,美國組成了二戰後最大的多國聯軍,輕鬆取得勝利。此戰意義非凡,對內一掃越戰陰霾,對外則讓美國登上道德與權力制高點。

老布希任期的最後一年,發起了恢復希望行動(Operation Restore Hope),派遣軍隊至索馬利亞,目的在於保護內戰中的饑民。這項人道救援富有濃厚的新秩序色彩,以老布希的話來說就是從事上帝的工作,行動同樣經由聯合國授權、多國聯軍參與。

雖然後來美軍不幸在一場戰役中失敗,導致悲劇性的結果。後繼的柯林頓倉促下令撤軍,半途而廢的結果使索馬利亞局勢越來越糟,也有人怪罪老布希,但老布希當時的慈善決定,確實引起許多美國人與索馬利亞人共鳴。

成長於冷戰後期的X世代(1965-80年生)和千禧世代(1981-96年生),經歷了這些振奮人心的變化,眼見蘇聯垮台、中東歐紛紛民主化,再加上老布希的堅毅領導形象,很容易讓人有美國主導的秩序乃是世界唯一秩序的錯覺。

不過,對於沉默世代(1928-45年生)與嬰兒潮世代(1946-64年生)來說,美國秩序絕非憑空誕生,而是經過長期鬥爭與難以置信的運氣交錯所獲得的產物。

事實上,二戰後美國確實主導著世界秩序,但只是一半(或三分之一,如果硬要算入不結盟運動)的自由世界。在聯合國,西方與共產兩大陣營互相傾軋,安理會上動用否決權否決對方,讓聯合國成為一個半癱瘓的國際機構。

在西方陣營,美國透過馬歇爾計畫、IMF、世界銀行等財經安排,北約、雙邊協防條約等安全機制,穩定地掌握半邊世界的權力,同時也負擔著霸主的義務。然而,在共產則是完全不同的敘事情境,除了部分基本的外交關係,雙方陣營沒有任何交集。

直到蘇聯國力衰退、倏地崩解,共產陣營成員才各自逐漸融入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首先呈現於IMF與世界銀行的會員資格,蘇東波國家多半都是1992年前後加入,跟著波蘭等國也以安全考量,參與北約東擴,正式成為美國秩序一員。

共產中國算是特例,因為它繼承中華民國,很早就是IMF等機構成員,但冷戰時期也沒甚麼往來。之後又歷經天安門事件、台海危機,與美國關係數度僵持。中國真正進入美國秩序,應該算是2001年的入世,儘管它不願意承認。

無論如何,整個九零年代,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和科技等各層面上獨大。對手們如俄羅斯、日本都已無力競爭,國際體系成為一超多強(國),這才真正進入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

繼續閱讀:老布希的遺產(下)川普將如何打造未來秩序

作者